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震在熊猫之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1128387
  • 作      者:
    谭楷著
  • 出 版 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一幢幢楼房在瞬间坍塌,一个个生命在瞬间逝去。曾经的美好家园,如今片片废墟;曾经的美满家庭,如今支离破碎。这是怎样的一种悲恸啊!可是,我们却没有时间去舔舐上天留下的伤口。抗震救灾,一个个繁忙的身影正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br>    《大震在熊猫之乡》是一本以独特视觉记录5·12大地震的长篇报告文学。5·12是民族的灾难日,更是以争夺生命为目标的宣战日。死里逃生的保护区职工不仅要自救,还要冒死救熊猫。英雄的壮举,肢残儿童的命运,义犬救人的传奇,院士专家的诠释,构成《大震在熊猫之乡》多个精彩看点。
展开
作者简介
    谭楷,1963年大学毕业后在国防科委某研究所工作16年,在《科幻世界》工作25年。曾任该杂志编辑、总编。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历届理事、四川省休闲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著有熊猫题材报告文学集《孤独的跟踪人》(1987)、《我是大熊猫》(1992)等。现为中英文杂志《大熊猫》执行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以独特视觉记录5·12大地震的长篇报告文学。<br>    这是一场战争!是死神蓄谋千年的突然袭击。它以1250颗原子弹之力炸垮群山,抹平城乡,撕裂了熊猫之乡。5·12是民族的灾难日,更是以争夺生命为目标的宣战日。死里逃生的保护区职工不仅要自救,还要冒死救熊猫。英雄的壮举,肢残儿童的命运,义犬救人的传奇,院士专家的诠释,构成《大震在熊猫之乡》多个精彩看点。
展开
精彩书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个土地爱的深沉。
    ——艾青
展开
精彩书摘
    熊猫“秘密”翻越夹金山<br>    先说说夹金山。<br>    它出名,是因为毛泽东的《长征》诗中的名句“更喜岷山千里雪”,夹金山就是红军长征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br>    凉山州甘洛县马鞍山自然保护区的刘小元师傅,在5月14日之前,还不知道夹金山。那天中午,他正准备把他画有熊猫图案的卡车(当地人叫“拖板鞋”)开去修理,突然接到省林业厅十万火急的抗震救灾命令,立即去成都集合。一听说抗震救灾,他来不及作任何准备,在烂路上狂奔四百多公里,下午7点到了成都。省林业厅保护处仇剑说,任务是从宝兴拉竹子去卧龙救熊猫。由于特殊原因,任务是保密的。15日凌晨,刘师傅与来自黑竹沟、金口河、洪雅等自然保护区和雅安林业局的五辆“拖板鞋”会合。六辆车,在宝兴装满了新鲜竹子,便直奔夹金山。<br>    一上盘山公路,刘师傅就傻了眼。因为甘洛天气挺热,刘师傅还穿着短裤。穿着短裤上雪山,真是罕见!他的车,长期在山路上颠簸,“骨骼”松了,尾灯瞎了一只,空调坏了,还来不及修就奔雪山来了。他说,万万没想到,夹金山上正在下大雪,把我冷惨了!<br>    白雪如飞蛾般扑向车窗,雨刮器刷开一个扇面。被滚石砸烂,被滑坡埋了半截的废车来不及处理,一路上“陈尸”沟边道旁,更让人平添了恐惧感。不知为什么,前面的车突然急刹住。<br>    刘师傅的眼前,大雪坡上突然闪现出一些小黑点,小黑点在下滑,扬起一片雪雾。仔细一看,是好多人,从头顶的盘山路上滑下来,不要命地把雪坡当滑梯,滑到下面的公路上。<br>    原来是一群受灾群众,他们乘坐的大客车坏在路上,便弃车而逃,拦住下方的另一辆大客车。当刘师傅与大客车会车时,才看到扶老携幼,莲头垢面,有的缠着绷带,有的脸上有伤的受灾群众。<br>    翻过夹金山,来到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达维,已经是半夜。凛冽的风吹人欲倒。前面又有塌方,正在抢修。带队的仇剑下令休息待命。冻得一身发麻的刘师傅,在镇上的小旅馆租借了一床被子,裹在身上,总算熬过了最寒冷的几个小时。
展开
目录
序章 《国歌》永远清醒<br>第1章 地震撕裂熊猫保护区<br>“消息树”倒下的时候<br>蓝色星球上的熊猫之旗<br>地震撕裂了熊猫保护区<br>灾难的微观与宏观描述<br>第2章 卧龙回答世界<br>卧龙——生命孤舟<br>35名外国游客,永生难忘<br>团团、圆圆和茜茜<br>跟卧龙,生生死死在一起!<br>熊猫“秘密”翻越夹金山<br>鲜血,溅开一面旗帜<br>帐篷城琐记<br>山谷中响起巨大回音<br>第3章 北川人,与大熊猫在一起<br>大禹故里,又是熊猫之乡<br>保护区主任的悲欢离合<br>老县城就像原子弹爆炸的中心<br>为了丈夫的嘱托<br>保护大熊猫的队伍,集合<br>第4章 鞍子河的电视连续剧<br>“绿林好汉”快人快语<br>怀抱亡妻,送她最后一程<br>那一块碎玉,见证爱情<br>电视剧的中间几集<br>引水隧洞救千人<br>第5章 跟踪“盛林1号”的人们<br>尚涛的“5·12”日记<br>赵志龙孤身入险境<br>大裂缝,像巨蟒前堵后追<br>从野牛坪到神仙岗<br>第6章 生物圈的悲欢<br>张老汉的牛、猪、鸡和狗<br>对不起了,人类的朋友<br>北川,五只恋家的猫<br>第7章 橄榄绿,生命的颜色<br>我看到打不倒的中国<br>恸哭的老奶奶<br>为了抢出一本相册<br>空降卧龙的侦察科长<br>第8章 成都,熊猫之都,抗震之都<br>抗震之都彰显个性<br>的哥的姐感动中国<br>儿童医院,泪光闪烁的大楼<br>耿家巷29号院<br>世间流传的成都幽默<br>在大慈寺的茶馆<br>第9章 院士专家科学解读5·12<br>问题的核心是,能不能临震预报?<br>院士们走进了北川县城<br>1250颗原子弹爆炸<br>冲锋在极重灾区<br>遥望星空,反思地上<br>院士们的精彩发言摘录<br>如果中国出了今村明恒<br>大地震前的一本书<br>第10章 生命与春天不可阻挡<br>六月的心情六月的雨<br>走向大山,走出阴影<br>春天的消息:团团、圆圆台北安家<br>没有鞭炮声的春节<br>迟到140年的大熊猫身份证明<br>80岁的胡锦矗对我说<br>走向理性,走向成熟<br>尾声 清明前后,春雨霏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