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秘密”翻越夹金山<br> 先说说夹金山。<br> 它出名,是因为毛泽东的《长征》诗中的名句“更喜岷山千里雪”,夹金山就是红军长征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br> 凉山州甘洛县马鞍山自然保护区的刘小元师傅,在5月14日之前,还不知道夹金山。那天中午,他正准备把他画有熊猫图案的卡车(当地人叫“拖板鞋”)开去修理,突然接到省林业厅十万火急的抗震救灾命令,立即去成都集合。一听说抗震救灾,他来不及作任何准备,在烂路上狂奔四百多公里,下午7点到了成都。省林业厅保护处仇剑说,任务是从宝兴拉竹子去卧龙救熊猫。由于特殊原因,任务是保密的。15日凌晨,刘师傅与来自黑竹沟、金口河、洪雅等自然保护区和雅安林业局的五辆“拖板鞋”会合。六辆车,在宝兴装满了新鲜竹子,便直奔夹金山。<br> 一上盘山公路,刘师傅就傻了眼。因为甘洛天气挺热,刘师傅还穿着短裤。穿着短裤上雪山,真是罕见!他的车,长期在山路上颠簸,“骨骼”松了,尾灯瞎了一只,空调坏了,还来不及修就奔雪山来了。他说,万万没想到,夹金山上正在下大雪,把我冷惨了!<br> 白雪如飞蛾般扑向车窗,雨刮器刷开一个扇面。被滚石砸烂,被滑坡埋了半截的废车来不及处理,一路上“陈尸”沟边道旁,更让人平添了恐惧感。不知为什么,前面的车突然急刹住。<br> 刘师傅的眼前,大雪坡上突然闪现出一些小黑点,小黑点在下滑,扬起一片雪雾。仔细一看,是好多人,从头顶的盘山路上滑下来,不要命地把雪坡当滑梯,滑到下面的公路上。<br> 原来是一群受灾群众,他们乘坐的大客车坏在路上,便弃车而逃,拦住下方的另一辆大客车。当刘师傅与大客车会车时,才看到扶老携幼,莲头垢面,有的缠着绷带,有的脸上有伤的受灾群众。<br> 翻过夹金山,来到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达维,已经是半夜。凛冽的风吹人欲倒。前面又有塌方,正在抢修。带队的仇剑下令休息待命。冻得一身发麻的刘师傅,在镇上的小旅馆租借了一床被子,裹在身上,总算熬过了最寒冷的几个小时。
展开
——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