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艺社会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033138
  • 作      者:
    司马云杰著
  • 出 版 社 :
    山西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文艺社会学》是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社会学。
展开
作者简介
  司马云杰,男,1939年11月生,河南清丰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价值实现论》及《文艺社会学》、《文化社会学》、《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其中《文化社会学》获1987年度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一等奖;《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获第六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大道运行论》获第十届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文艺社会学》是关于研究“文艺社会学”的专著,包括从文艺生态系统看社区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艺欣赏是一种社会感受、社会文化教化与人物性格的多层次结构、现代社会文化与人物性格塑造、文艺社会感受的群体心理、从《悲惨世界》看“文以载道”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西方文艺社会学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一 社会背景
  文艺社会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文艺社会学是西方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学的产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并且经历了19世纪中期和晚期的历史阶段。我们若要考察它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能不简单地描述一下那个世纪初西方世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状况。
  经过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到19世纪3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经济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大规模农业生产代替了土地小私有制。进入成年的资产阶级不仅在本国管理着金融、商业、贸易、工业、交通等等,而且随着商业、贸易、工业、交通(包括航海)事业的发展,他们已经着手试图通过国际贸易关系确立国际市场,实行经济垄断了。西方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可以说,西方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使人和物都集体化、社会化了。工业的发展使小土地私有者纷纷破产,涌向城市,都市迅速发展起来了。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作为一门学科的文艺社会学
一  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  文艺社会学的研究任务、理论和方法
三  文艺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二章  西方文艺社会学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一  社会背景
二  实证主义-进化论的文艺社会学研究
三  西方文艺社会学理论的进步
第三章  西方文艺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
一  世纪交替与文艺社会学的发展
二  文艺社会学方法论的探索
三  文艺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
第四章  西方现代文艺社会学的发展
一  战争所提出的问题
二  文艺社会学的发展特点
三  文艺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文艺的产生是一种社会现象——从“突变论”看文艺的产生和发展
一  文艺起源问题的漫长探索历程
二  从“突变论”看原始文艺的起源
三  从“突变论”看现代文艺的产生和发展
第六章  文艺创作是一种社会行为
一  文艺创作不是自然行为
二  文艺创作不是生理行为
三  文艺创作不是“潜意识”行为
四  文艺创作是一种社会行为
第七章  文艺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文明因子——从系统论看文艺的社会职能
一  文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二  文艺作为社会历史结构体系的文明因子
三  文艺作为社会结构诸系统的文明因子
第八章  文艺作为一种社会信息系统——从信息论看文艺的社会作用
一  文艺是一种社会信息载体
二  文艺信息的社会反馈作用
三  文艺信息的社会交往作用
四  文艺信息的社会历史储存作用
第九章  社区文学和艺术
一  什么是社区文学和艺术
二  社区文学和艺术的特性
三  从文艺生态系统看社区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四  社区文学和艺术研究的意义
第十章  社会文化与人物性格塑造
一  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与人物性格的多种多样
二  社会文化教化与人物性格的多层次结构
三  社会文化变迁与人物性格发展
四  现代社会文化与人物性格塑造
第十一章  风俗·文艺与时代
一  论民俗学的文学功能
二  风俗·文学与时代精神
三  风俗·乐舞与历史盛衰
四  风俗·诗歌与天下教化
第十二章  论文艺作品人物的归属感——文艺作品与社会群体心理
一  归属感与群体组织
二  归属感与群体哲学
三  归属感描写与现时代
第十三章  文艺欣赏是一种社会感受
一  什么是文艺欣赏的社会感受
二  文艺社会感受的审美心理
三  文艺社会感受的文化心理
四  文艺社会感受的群体心理
五  文艺社会感受的政治心理
第十四章  文艺社会传播与控制的科学管理——从控制论看文艺社会传播与控制的机制
一  控制论与文艺社会传播和控制
二  文艺的专业传播与控制
三  文艺的群体传播与控制
四  文艺的文化传播与控制
五  文艺的政治传播与控制
第十五章  文艺家的职业
一  文艺家的职业特性
二  文艺家的社会教化
三  文艺家的文化积累
四  文艺家的职业道德
第十六章  论“文以载道”
一  “诗言志”即是作家有话要讲
二  从《悲惨世界》看“文以载道”
三  “文以载道”就是要贯通大道哲学的精神
四  论“文以载道”与作家的历史担当
五  用道体之光照亮人生的道路
六  用大美与崇高提升人的道德精神境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