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27367
  • 作      者:
    王中德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西南地域山地环境的自然资源与社会人文构成,确定了城市化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由此产生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不同方面。王中德的博士论文《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正是希望着手于“系统性”与“复杂性”问题研究,综合地认识和理解西南山地城市设计问题,从而理清城市设计中社会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的关系。论文以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为切人点,在复杂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上,融合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山地城市设计的复杂性构成,解析成因,揭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演化与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以规划的适应性理论来解决复杂性问题,这对认识西南山地城市形态的构成,探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构筑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和宜居性,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
展开
内容介绍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围绕西南地域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表现出的复杂性与复杂问题这一客观现实,借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其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形态、系统演化与发展,以及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复杂适应性系统特征相互耦合、相互印证,提出了以适应性作为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体系搭建、规划对策形成以及规划管理保障的核心理念。借此从根本上解决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复杂问题与传统规划理论简单的线性分析之间的矛盾,化解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复杂作用机制与传统规划理论的控制论思想的冲突,调和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地域特殊性与普适性规划手段的失谐,最终促进和谐山地城市人居公共环境建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可供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经济持续增长下的公共时代背景
1.1.2 国家战略布局西南的客观发展现实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2 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阐述
1.2.1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界定
1.2.2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发展
1.2.3 复杂系统理论的相关阐述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对城市空间研究的梳理
1.3.2 对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城市规划研究的梳理
1.3.3 文献综述对本书研究的几点启示
1.4 研究内容、目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对象、内容与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3 本书结构与研究框架

2 丰富多样的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要素
2.1 城市公共空间要素的历史演变及分类
2.1.1 城市公共空间要素的历史演变
2.1.2 城市公共空间要素的分类
2.1.3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要素的分类
2.2 节点性公共空间要素
2.2.1 凸显山地特征的城市广场
2.2.2 发展迅猛的交通性节点
2.2.3 对山地城市节点性公共空间要素的分析
2.3 线性公共空间要素
2.3.1 网络化与单维化并存的公共交通空间
2.3.2 消融与增长并发的公共空间界面
2.3.3 对山地城市线性公共空间要素的分析
2.4 区域性公共空间要素
2.4.1 斑块分布的城市公共绿地及公园
2.4.2 复合高效的商业中心区
2.4.3 发展分异的住区公共空间
2.4.4 对山地城市区域性公共空间要素的分析
2.5 问题分析与总结
2.5.1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要素演化的新倾向
2.5.2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要素与城市公共空间结构

3 复杂多变的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结构
3.1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3.1.1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
3.1.2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层级与属性
3.1.3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研究构成
3.2 形态自由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物质结构
3.2.1 自然山地格局的物质基础
3.2.2 与山地紧密相连的依附式发展——以重庆为例
3.2.3 受山地条件限制的约束式发展——以昆明为例
3.2.4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物质结构特征分析
3.3 关联复杂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问的结构系统
3.3.1 有欠发达的经济基础
3.3.2 发育迟缓的社会结构
3.3.3 转型缓慢的文化体系
3.3.4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系统分析
3.4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发展
3.4.1 公共空间结构的演化
3.4.2 公共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3.4.3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的发展

4 网络化的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作用机制
4.1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4.1.1 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概念
4.1.2 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内涵意义
4.2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相关原理
4.2.1 体系的组织原理
4.2.2 演化的过程原理
4.2.3 发展的增长原理
4.3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4.3.1 经济是城市公共空问发展的根本动力
4.3.2 科技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推动
4.3.3 政策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导向
4.3.4 城市规划及管理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组织
4.3.5 社会人文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催化
4.3.6 自组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
4.3.7 特殊事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4.4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内在规律分析
4.4.1 普适性的原理与复杂的作用机制系统构成
4.4.2 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自构与他构

5 对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适应性理论解析
5.1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复杂性及复杂问题
5.1.1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复杂性表现
5.1.2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适应性作用
5.1.3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5.1.4 对复杂性及复杂问题的思考
5.2 CAS理论视角下对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解析
5.2.1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系统特征
5.2.2 CAS与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特征耦合
5.2.3 CAS与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作用机制对比
5.2.4 CAS与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主体辨析
5.3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适应性理论解析
5.3.1 CAS理论的固有“缺憾”
5.3.2 对于CAS理论运用的适应性分析
5.3.3 融合CAS理论思想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重构
5.3.4 适应性理论核心思想的价值辨析
5.4 基于适应性理念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适应性规划体系研究
5.4.1 适应性规划体系的理念原则
5.4.2 适应性规划体系构成及核心研究内容阐述
5.4.3 规划作为主体的作用与意义

6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适应性规划对策研究
6.1 适应性规划对策的基本描述
6.1.1 规划设计概念的多维拓展
6.1.2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层次划分
6.2 开放性与封闭性并重的宏观规划战略
6.2.1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宏观规划理念
6.2.2 多种情景模式规划战略
6.2.3 渐次时序模式规划战略
6.2.4 复杂境遇下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战略
6.3 确定性与不定性并存的中观规划策略
6.3.1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中观规划理念
6.3.2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功能规划策略
6.3.3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结构规划策略
6.3.4 小结
6.4 主动性与被动性并用的微观设计手段
6.4.1 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微观设计理念
6.4.2 适应性个体设计模式
6.4.3 个体与个体
6.4.4 小结
6.5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组织与运行
6.5.1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与当代转向
6.5.2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保障体系建构
6.5.3 面向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规划组织
6.5.4 建立多种适应性机制的规划运行
6.5.5 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的主要建设性结论
7.1.1 揭示了适应性是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永恒主题
7.1.2 形成了以CAS理论为基础的适应性理论思想与规划体系
7.1.3 提出了以适应性为核心理念的规划对策
7.2 结论的理论意义及其实践价值
7.3 必要补充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