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师要学苏霍姆林斯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500013
  • 作      者:
    雷玲主编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今天,有数以万计的学校在学习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孔子、马卡连柯等教育大师。那么,向大师学什么?怎么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与大师同行”系列读本,正是要把大师的经典理论通俗化,真实地再现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品读大师经典,与大师对话”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探索。读本以一个个详实的案例,让我们直接触摸到大师理念的本质,并学以致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个细节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雷玲,网名红袖子,曾在大学任教,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报社副总编辑,资深教育记者,37次获教育部新闻奖、北京市新闻奖、全国教育教辅奖等奖项。编著、主编、策划了30余本中小学教师专业用书。其中,编著的《故事里有你的梦想——18位名师的精神档案》、《教师的幸福资本——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谁来办好每一所学校——9位校长的办学智慧》,主编的《听名师讲课》、《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中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名师教学机智例谈》、《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等书,受到广大教师朋友的欢迎。
展开
内容介绍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座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宝库。教师们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大夏书系·教师要学苏霍姆林斯基》在讲述这些故事的同时展现了教师们学苏思想、践行苏教育理念的范例,值得每一位教师研读。
展开
精彩书评
  今天,我们最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的是——怀着一颗纯净朴素的心,从事纯净朴素的教育!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李镇西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有着大量艰苦、真诚而富有原创意义的教育发现和教育主张,他是一位教育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教育实践家、教育艺术家,他的教育哲学是行动的哲学,他的教育思想有着坚实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技术的支撑。很少有教育家能够让人如此崇敬、如此感佩!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王崧舟
  
  苏霍姆林斯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就是一位教育家的影响力!前几天我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了李镇西老师,我们见面就谈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育的人、用心做教育的人一定喜欢苏霍姆林斯基!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吴正宪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巨著以其经典型、全面性、现实性、尖锐性、实用性、深刻性构成了“教育丰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当之无愧的“教育百科全书”。认真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巨著,就会体味教育情结、激发教育灵感、反思教育行为、提高理论素养、引发深层思维、生发教育智慧、提升教育质量、创造教育的辉煌。
  ——全国著名德育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张万祥
  
  苏霍姆林斯基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靠的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的同情心、对鲜活生命的关注之情和对教育的敏锐性与观察力。在他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他的一生向人们昭示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肖川
展开
精彩书摘
  向中外大师学习
  我经常讲三句话: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创新在于学习。教育为什么要改革?因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死守过去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怎么能培养出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方法更是日新月异,教育处在不断改革之中,只有改革,教育才能发展。教育要改革,但不是走老路,而是另辟蹊径,不断创新。当然,创新不是胡思乱想,别出心裁,而是对过去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反思和完善。怎样才能做到教育创新?就在于学习,在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特别要学习教育大师的理论和思想,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领悟教育真谛,增强教育智慧,创造教育风格。
  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有过许多教育改革创新的教育大师。他们对教育有精辟的理论见解、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是我们今天在教育改革创新中最需要认真学习和领悟的材料。不是说要改革要创新吗?不是说不走老路吗?可是怎么又去学习前人的东西呢?改革创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前人的思想和经验中悟出来的。而且许多教育大师说出了教育的真谛,他们的教育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在教育实践中更显光辉。
  向大师学习,要领悟他的精髓,不能摘用片言只语,要与自己的思想和实践联系起来,讲启发,想体会,要和大师作心灵的对话,才能真有所获,才能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有所创新。
  《现代教育报》主编雷玲,选择了几位中外教育大师,征集了校长、老师从吾学、吾思、吾行三个方面来谈他们的心得和体会,谈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思考了什么问题,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践行,编纂成集。这给广大教师学习做了一个示范,也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
展开
目录
吾学篇
学校与管理
1 学校要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国化 / 李镇西 
2 校长、教师要像医生了解病人一样了解孩子 / 常生龙 
3 苏霍姆林斯基之校长观 / 王明华 
4 照亮学校的一座巍峨“教育丰碑” / 张万祥 
5 重温苏霍姆林斯基:从乡村教师到著名教育家 / 杨光富 
教书与育人
1 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 赵艳琴 
2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曾宝俊 
3 劳动是一种精神培育 / 许云超 
4 永远的老师 / 程彩娟 
5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叙事” / 杨海燕 
6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境界 / 曾宝俊 
教与学
1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 / 范存真 
2 “不要死背”和循循善诱 / 白雪 
3 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 / 杨朝莉 
4 智者的引领 / 程立畅许织云
 
吾行篇
学校与管理
1 构筑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 钱守旺 
2 和谐教育中全面发展 / 周步新 
3 做师生读书的点灯人 / 孙宝华 
教书与育人
1 红太狼变成了美羊羊 / 何玉霞 
2 爱情教育也得趁早 / 刘关军 
3 麦田的守望者 / 唐科 
4 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 陈小莹 
5 成长路上的那盏明灯 / 方西河 
6 那返回的不足50元钱 / 熊雪芸 
7 耐心的魅力 / 陈晨 
8 张同学与辩论赛 / 蒋美丽 
9 心会跟爱一起走 / 袁安 
10 我们班的班级管理“责任制” / 苏志芳 
教与学
1 跟苏霍姆林“司机”学“开车” / 赖建平 
2 一“挤”二“保”三“减”四“推” / 夏霞 
3 “凸现自主”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例谈 / 马彩芳 
4 唤醒学生根深蒂固的需要 / 汪久佳 
5 引领数学阅读,发展数学思维 / 赵云峰 
6 让课堂教学中多发生一些“意外” / 杨先武 
7 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 周步新 
8 关于“交接点”的数学解读 / 赵红婷 
9 乍看微不足道,却能放出异彩 / 黄书琴 
10 做一名幸福的教育研究者 / 陈健 
11 让沉寂的词语在儿童意识中“欢蹦乱跳” / 朱小萍
 
吾思篇
学校与管理
1 一个好校长首先是一个好教师 / 郭孝军 
2 打造名牌学校要从细节入手 / 袁光仁 
3 苏氏校长观对当前校长专业化之启示 / 王中华 
4 对学生幸福生活的思考 / 汪阳合 
教书与育人
1 给学生留下怎样的回忆 / 熊雪芸 
2 好教师,好校长,好教育家 / 邓志雄 
3 爱不是一个字 / 刘成华 
4 拨响“诗人”的琴弦 / 赵克明 
5 “设计人”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事业 / 王付旺 
6 教学生学会做人 / 李茂春 
7 我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 姚琛 
8 宽容是金 / 李昭平 
9 培养“后进生”记忆之“锚” / 郭运动 
教与学
1 “形”与“神” / 俞国平 
2 让学生插上创造的“翅膀” / 梁长生 
3 教育研究从小处着眼 / 郑立 
4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 朱凤然 
5 找茬找来的启示 / 石磊 
6 从记录教学故事开始 / 刘剑华 
7 好课在于让学生投入情感 / 王明姐 
8 学生思维处于怎样的状态 / 赵红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