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指自然万物、宇宙世界;“人”指人类,指自身。天人合一,是人与大自然、与世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高级的物类。人的本性生成于天地的本性。
这种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墨、道等学派中都有。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以“道”为代表的内在规则和规律,人类必须服从“道”的法则;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与和谐等,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肯定“精神和自然界的统一”。
“天人合一”、“人亦天地间之一物”,意味着人与万物都是整体天地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作为部分的人应该与其他物类一样,遵循天地这一整体的共通的存在法则(即天地之道),尽到人这一物类和部分对于天地宇宙整体的责任(即尽人道)。人作为天地万物、宇宙世界的一部分应当尽人之所应所能,是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效法天地,从天地之道中引出立人之道,是中国哲学各流派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哲学关于人的存在的基本价值取向。
老子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之道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都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在中国,“天”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具有某种不确定的动态变化性质,既不是人格神的绝对主宰,也不是对自然物的征服改造。“天人合一”既包含着人对自然之道的主观努力、能动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道”的被动顺从和崇拜。‘。’“天人合一”源于原始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对泛化的自然神的崇拜,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是各家各派共同的基础,是中国文化最基本和主要的观念,同时也是中国人人生追求的崇高精神境界。它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其他思想观念,都是在“天人合一”基本观念基础上引申、发展而来的。
“天人合一”,天人为一。虽然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无不处在变化过程中,但这种变化是循着“天不变,道亦不变”’、“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演化法则变化的。这其中,不变的“道”,演变遵循物极必反、整体平衡的法则(类似“一阴一阳之谓道”代表的变异遵循的内在法则),反映出中国文化观念中对整体、全局、不变的“一”的若注和把握。即天地的“道”根本上是不变的,变化是遵循整体平衡的法则发生的,认识“道”之所动,关注整体平衡,努力去把握整体平衡,成为“天人合一”总的观念下衍生出来的又一基本观念——整体观念。
中国人习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局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最终受内在的平衡法则支配。看待、处理问题时,善于把握相生相克、物极必反、一张一弛的法则,善于把握全局而不是拘于一端,着眼长远而不是一时一事。从整体、全局出发考虑和把握问题,注重事先的筹划和谋略,谋定而后动,注重长远利害关系,成为整体观念下中国人显著的思维观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