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五子之歌》第5首又说道:“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政权最后都会走向瓦解,民心向背决定了历代王朝的兴衰,儒家对此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孟子·万章上》引《泰誓》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的视听意志是通过人民表达的,老百姓的满意或不满意就是上天的满意或不满意,所以儒家主张“敬天保民”,如果一个暴虐的政权以欺压人民为能事,就丧失合法性的基础,人民就可以推翻它。孔子效法周公,也提出“足食、足兵、民信”(《论语·颜渊》)等安民利民的治国主张。孟子将民本思想推向一个新阶段,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孟子·尽心下》),把暴君视为独夫民贼,“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甚至提出民本思维的根本在于“恒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将民本思维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当然,这个时候的封建社会,思想和学术环境相对宽松,百家争鸣只有那个时代才有,像孟子这样的民本思想只有那个时代才提得出、宣传得开,如果到了后来的专制社会,恐怕是此言一出,人头落地,朱元璋就下令拆除孟子的牌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时代,从“焚书坑儒”到“文字狱”,中国的思想文化几乎没有什么进步,也不可能有什么进步。<br> (2)中国的专制实践根深蒂固。秦始皇结束了封建社会,是专制社会的始作俑者。中国专制主义的特点是:范围特别广,权力特别大,历史特别长,根子特别深,生命力特别强,变种特别多,伪装得特别好。当然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对人民的权益(生命、财产、安全、自由等)进行的肆无忌惮的践踏,或赤裸裸地公然无耻,或伪装得道貌岸然。<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