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国维评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5797960
  • 作      者:
    刘恒著
  • 出 版 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王国维(1887-1927),字静安,晚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在中国文化转型的近代,王国维作为书香世家的后代,从一位感情浓烈的诗人和西方学术文化的介绍者,天才的成长为现代中国诗学、中国戏曲史、甲骨学、敦煌学、古器物学、古文字学、中国上古史、西北历史地理和蒙古史、元史等众多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从而成为获得广泛国际声誉的一代学术宗师。
    《王国维评传》重在总结王国维贯中西、兼通古今的特点,阐明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不回避有争议的问题,真实的展现他的友朋交往与生活情趣。书中运用大量第一手材料并首次刊出《人间词话》手稿。
    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其学识博大精深,著述宏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短暂的51年生涯中,他先后从事哲学、文学、戏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汉魏碑刻、汉唐史、敦煌文献以及西北地理、蒙元史的研究,著述60余种,在诸多学术领域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是现代中国学术传统的重要奠基人。
展开
精彩书摘
    《人间词话》不是简单地演绎西方理论家的某种思想,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得益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同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总起来说,王国维的著作中,有民族文化本位的思想。王国维取得这样的理论成绩,首先得力于他对中华文化的精华的把握,得益于他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领悟。古代中国抒情诗最发达。按照王国维“一代有一代文学”的文学进化的学说,词是抒情诗进化的产物。在这类抒情诗中,因原来就与音乐相联系,特别是与弦乐有联系,较多的用于表现爱情、友谊。在美学上,与宏壮相对,优美的传统在中国抒情诗中占主导地位。于是,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抒情诗用“境界”来概括其美的特质,无论在创作与欣赏中都是有意义的。这种“境界”的创造和接受中,艺术直觉、灵感的因素十分强烈。王国维的理论发现,显示了他与本民族文化有血肉般的联系。
    王国维的著作具有民族本位的思想,其根源也有赖于他本人的知识结构方面的长处。在王国维寻找西方最先进的文化时,他对中国文化已有广泛的知识,因此,他学习西方文化时,就时时与原有的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他没有,也从未想照搬西方文化,或者如后来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那样,径直鼓吹“全盘西化”。所以,西方的美学思想,他用来总结《红楼梦》的美学价值,用来讨论中国文化中的“古雅”的美。当他走上独立创造理论的时候,读者会感受到《人间词话》中有许多新的美学的意蕴,与当时中国传统的词话著作相比较,显然有全新的视角,有美学、诗学特征的新的把握,表达了当时对美学和诗学的新的理解,提高了当时的审美的水准。王国维写《人间词话》时的民族文化本位的思想,并非死抱住一切“国粹”,泥而不化,抱残守缺。他在新的历史潮流面前,努力开掘中国美学中有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的资料。王国维曾经尖锐地指出,只有懂得西方美学的人才能研究好中国美学。因为,没有世界的眼光,不知道西方美学的历史过程,就不可能在中国美学中把握住有世界意义的理论贡献。王国维独创的“境界”理论,继承了中国美学中的境界理论的传统,也吸取了严羽的“兴趣”、王渔洋的“神韵”这条中国美学史上的理论线索,总结了中国抒情诗创作和欣赏的审美经验。这些创作在世界上是有自己的独特地位的。与此相联系,总结这些创作的中国古代美学也有自身的独特地位。王国维在创作《人间词话》之前,已经指出了对西方高严的形而上学,他心向往之;又觉得限于自身的文化底蕴不能加入这个创造的洪流中去。
展开
目录
总序/张岱年1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钱宏(执笔)4
英文提要/1
第1章 寻找新路/1
1.1 钱塘江边/1
1.2 不再走科举之路/5
1.3 “体素赢弱,性复忧郁”/7
1.4 忧患意识/8
1.5 编辑《教育世界》杂志/10
1.6 第一篇文章:《哲学辨惑》/12
1.7 独学的时代/13
1.8 从哲学转向文学/17

第2章 早期美学思想/19
2.1 美育思想/20
2.2 美的本质和文学的起源/27
2.3 天才和美的创造/30
2.4 古雅美/33
2.5 喜剧观/38
2.6 中国的天才作家/40

第3章 《红楼梦评论》/42
3.1 叔本华哲学与《红楼梦》的价值/43
3.2 《红楼梦》的美学价值/44
3.3 《红楼梦》的伦理学价值/47
3.4 批判旧“红学”,建设新红学/49
3.5 学术论文新文体的创造/51
3.6 《红楼梦评论》的不足之处/52

第4章 《静庵诗稿》与《人间词》/55
4.1 《静庵诗稿》/55
4.2 《人间词》/57

第5章 《人间词话》/66
5.1 《人间词话》的发表和版本/67
5.2 自编《人间词话》选/70
5.3 《人间词话》的结构/72
5.4 “境界”讨论中提出的问题/75
5.5 《人间词话》中“境界”的涵义/78
5.6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82
5.7 “隔”与“不隔”/86
5.8 “自然”与“理想”/89
5.9 民族文化本位的观念/91
5.10 从西方文化中汲取创造的动力/98
5.11 以境界衡词/103

第6章 中国戏曲史研究/109
6.1 中国戏曲史研究的拓荒者/109
6.2 中国戏曲史的发展线索/112
6.3 元杂剧的美学价值/114

第7章 从京都到上海/116
7.1 京都生活/116
7.2 从提倡西方哲学到“学无中西”/118
7.3 《壬癸集》与《颐和园词》/121
7.4 《二牖轩随录》/124
7.5 《东山杂记》/125
7.6 《丙辰日记》手稿/127
7.7 所谓“仓圣明智大学”/129
7.8 教子家书/134
7.9 北京大学通讯导师/138

第8章 所谓“南书房行走”/145
8.1 皇命与恩宠/145
8.2 勾心斗角/148

第9章 与国内外学者的交往/155
9.1 与吴昌绶的交往/155
9.2 与沈曾植的交往/157
9.3 与张尔田的交往/163
9.4 与马衡的交往/167
9.5 与蒋汝藻的交往/172
9.6 与藤田丰八的交往/177
9.7 与内藤虎次郎的交往/180
9.8 与铃木虎雄的交往/182
9.9 与狩野直喜的交往/183
9.10 与神田信畅的交往/185

第10章 清华园中的教授生活/187
10.1 迁入清华园/187
10.2 国学院导师/190
10.3 生活情趣/193
10.4 教学风采/195
10.5 丧子之痛与挚友之绝/198

第11章 国学研究的历史性贡献/204
11.1 《流沙坠简》/204
11.2 甲骨文、金文研究/208
11.3 敦煌学研究/218
11.4《魏石经考》/223
11.5 古器物研究/225
11.6 开创新史学/229
11.7 蒙古史、元史研究/239

第12章 学术研究的方法/245
12.1 学术上的微观研究与整体视野/245
12.2 重视发现新材料,由此研究新学问/247
12.3 “阙疑”的精神/249
12.4 积极参与国外汉学研究的学术交流/25l
12.5 继承清代学术传统,开拓新的学科视野/254
12.6 以学术为性命/258

第13章 以身殉学术/261
13.1 诀别师生,从容自沉/261
13.2 遗书/263
13.3 所谓“殉清”的闹剧/264
13.4 学者的哀悼与思考/266
13.5 陈寅恪、吴宓受托处理后事/274
13.6 新发现的王国维的落花诗/277
13.7 “殉清”“尸谏”的新发展/279
13.8 抉择:以身殉学术/286
13.9 石碑与口碑/289
结束语:王国维——中国廿世纪的文化巨人/292
王国维学术行年简表./298
后记/302
附:人间词话手迹/30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