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9月,紫禁城。晚清重臣张之洞、袁世凯、赵尔巽、周馥、岑春煊、端方等联名上奏,要求废止科举,兴办学堂。
9月2日(农历八月初四),慈禧以光绪皇帝名义正式发布上谕:
“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近日科举每习空文,屡降明诏,饬令各省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驱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前因管学大臣等议奏,巳准将乡、会试中额分三科递减。兹据该督等奏陈,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欲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等语,所陈不为无见。著即自丙午科(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笔者注)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余各条,均著照所请办理。”
由此,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以来,历时1300年的科举寿终正寝。
严复曾说:
“不佞尝谓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造因如此,结果如何,非吾辈浅学微识者所敢妄道。”(《严复集·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
而在13天之前,东京赤坂区灵南坂,日本国会议员阪本金弥住所。
光复会、华兴会、兴中会、科学补习所等革命团体在东京联合组成同盟会。
是年,伦敦。
为“先革命”还是“先教育”的问题,孙中山与严复展开论战。
严复提出:
“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得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