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近冯友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9518
  • 作      者:
    冯钟璞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走近冯友兰》介绍了初冬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鸿词大儒、耆宿名流,一时间汇聚在石柱山下、唐河之滨,参加冯友兰纪念馆落成典礼,纪念冯友兰先生116周年诞辰,人们津津乐道着冯先生的杰出成就、道德文章,抒发着对这位世纪哲人的盛赞与钦佩。
展开
内容介绍
     《走近冯友兰》是纪念冯老先生116周 年诞辰而编著的。冯友兰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一生与 中国整个现代化命运相关联,其经历与著述体现了近现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冲突。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个哲学体系中关于宇宙、自然的理论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称为形上学,新理学有一个形上学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主要内容是所谓共相和殊相关系 的问题。共相又称一般,殊相就是特殊式个别。如我们常说的“马”就是共 相,是一般,而这个具体的黑马,那个具体的白马就是殊相,是个别。在逻 辑学中把“马”的本质规定称作“马”这一概念的“内涵”,把世界上存在 的这一个、那一个马都称作“马”这一概念的“外延”。在古代希腊哲学中,柏拉图所代表的哲学认为,“马”并不仅仅是人的 头脑中用来把握事物的概念,头脑中的概念是主观的,并不表示客观存在,而“马”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普遍性的存在,即共相。共相的说法表示一 类事物共有的形式方面的规定。这种哲学又认为,事物都是模仿这些共相而 成为实际事物的。如一个个美的事物之上有一个绝对的共相的“美”,美的 事物是模仿了“美”而成其为美的事物的。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进一步 对事物进行了分析,提出事物的存在不仅有形式方面的规定,而且需要材料 方面的基础。如一块砖,其形式为方,其材料为泥土,泥土又可以分析为形 式与材料的结合,分析到最后不可再分析的那种无任何形式的材料,被称作 “质料”,所以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由形式与质料共同构成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宋明时代的理学家也有类似的分析。他们认为宇宙万物 都是由“理”和“气”共同构成的,理是事物的所以然,气是事物的物质基 础。朱熹的理学还提出,理在气先,即具体的事物都是理与气的结合,但就 世界的本源来说,未有气时已先有理。就个体事物的产生来说,具体事物产 生之先已有其理,这叫作“理在事上”。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体系,简称为新理学,它继承了柏拉图哲学、朱熹哲 学关于共相、殊相与理、气的看法。他学习哲学是通过逻辑学入门的,逻辑 学内涵和外延的区分奠定了他思想的最初基础。到哥伦比亚大学后,通过学 习西方哲学史,他了解到这实际也就是哲学上说的共相和殊相的问题。他认 识到,具体事物是可感可见的,而共相是不可见的,共相根本不是感觉的对 象,人只能感觉具体,不能感觉共相,共相只能通过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得 来。如人见过一千棵树而得到“树”的概念,但这个树的概念并不是第一千 零一棵树。对具体树的感知是感性认识,树的概念则是对树的共相的认识,是理性认识。哥伦比亚大学的新实在论学派继承了柏拉图主义,肯定共相的 客观存在,并进而提出共相的存在与事物在时空之内的存在不同,是“超时 空的潜存”。新实在论对冯友兰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新理学提出,任何一个事物总是属于某一类的事物,而一类事物必有其 所以为这一类的共相,其中包括这一类事物共有的规定性,有了这个规定性,此类事物才能与别类事物区别开来。新理学把一类事物所以为一类的规定 性叫作“理”。如山有山之所以为山,而与水相区别,所以为山即山之理。山之所以为山的理不是这座山那座山所独有,而为一切山所共有。新理学认 为,宇宙中所有的共相共同构成了一个形而上的理世界,理世界是客观的,是有,不是无,理的有是超时空的潜存。新理学又提出,事物的规定性是使事物得以成为某类事物并与其他事物 区别的本质,但仅有事物的规定性并不能导致事物的实际存在。事物的实际 存在除了要有所以为该类事物的“理”外,还需要“所有以能存在者”,这 个“所有以能存在者”近于希腊哲学的质料,新理学称为“气”。新理学强 调,新理学的“气”与传统理学所说的“气”有所不同。传统理学的“气” 往往指实际流行或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新理学的“气”则如质料一样,是思 维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的结果,只是一个逻辑概念。新理学重点讨论了理与事物的关系。认为事之理即事之所以为事者,也 就是一切事物的所以然,一切事物必须“依照”事之理才成为实际的事物,一切具体的实际事物又称为“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器世界,于是新理 学中的宇宙被一分为二,一个是形而上的理世界,又称“真际”,一个是形 而下的器世界,又称“实际”,器世界中的事物都是依照理世界中的理才成 其为实际的某类事物。器世界中某一类东西之所以成为某一类东西,是因为 它依照了某一类东西之理。换言之,实际中的某一类东西就是真际中某一理 的例证。以实际事物为依照某理而成其实际事物,这一说法本身便意味着某理在 某事之上、之先。新理学确实认为理在事先。早在1930年代初,冯友兰即提 出“先有飞机之理,后有飞机”,就是说飞机发明制造以前,飞机之理已经 存在;飞机发明之后,只是为真际中的飞机之理在实际中增添了例证。所以,一类事物之理可以无此类事物而有,必先于此类事物而有。真际(即理世 界)所包括的理是完全无缺的,但这些理不一定在实际中都有例证。真际好 比一个电影片子,实际好比一个放映出来的电影,电影片子已经包括了全部 的电影。在放映时,片子才逐步显现出来,没有映现出来时,不等于片子中 没有;映现出来的影像是片子的例证,是后于片子的。理和气,理与事的先后,这些都是传统理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冯友 兰把自己的体系称为“新理学”。他反复申明,新理学之为新,是“接着” 传统理学讲的,而不是“照着”传统理学讲的,他认为,传统理学所说的理 气理事,就是西方哲学讲的共相与殊相的问题,只是未使用西方人用的范畴,说得还不够明确,新理学就是以近代逻辑分析和新实在论的学说为基础,把传统理学没有讲明确的地方明确起来。如果把冯友兰纯哲学的部分用形式和内容来分析,还应注意到,新理学 的思想本质可归为新实在论,而其形式的表现则受近代逻辑分析方法的影响 很大。这种方法提倡用“逻辑底”“形式底”讲哲学,使形上学命题不要像 科学命题那样对实际事物有所肯定,而努力像逻辑命题那样对实际事物无所 肯定,如形式逻辑肯定“若凡人皆有死,若甲是人,则甲必有死”,这一命 题并不肯定主词存在,假令实际中没有人,实际之中没有甲,这个推论肯定 还是真的。冯友兰认为西方哲学史中的形上学都是对实际有所肯定,所以经 不起近代新逻辑的分析和批评,而中国哲学史上,从先秦的道家到唐代的禅 宗,本来就有一种对于实际无所肯定的形上学,因而新理学不仅是接着宋明 理学讲的,也是接着道家讲形上学却不着形象的传统的“新统”。P4-7
展开
目录
上篇
一 一论冯友兰
二 再论冯友兰
三 《新世训》序
四 “德礼”“政刑”之争的新视野
——论“新理学”体系中的法哲学思想
五 冯友兰是如何看待逻辑的
——忆与冯友兰先生学术交往的二三事
六 李约瑟问题”与“冯友兰问题”
七 冯友兰:当代贵和哲学的一面旗帜
八 求变与贵和
——冯友兰先生的儒家精神
九 为“抽象继承法”正名
十 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
十一 冯友兰关于传统与现代化的思考
十二 师不必贤于弟子
——论胡适和冯友兰的两本中国哲学史
十三 冯友兰学思历程述要
下篇
十四 关于树立一个对立面
十五 冯友兰与蔡元培
十六 冯友兰代理清华校务的一段史实
十七 冯友兰管理清华大学的贡献
十八 漫记西南联大和冯友兰先生
十九 日寇统治下的白米斜街3号
二十 白米斜街3号与闻一多遗属
二一 冯友兰在哲学斗争中的个人挣扎史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