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上面,孔子有许多开天辟地的创造,其中有些见解即使是在今天,也是正确的。“因材施教”就是其中最有代表的。
孔子发现,人与人之间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在性格、能力、智力、品德、学习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因此,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这些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
宋儒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大其材,有以政事人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人者。”明儒王阳明说,孔子因材施教就像医生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酎加减,调理、补泄之”。
孔门弟子可以说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年龄、出身、阅历、性格、智力、品行各各不同,最理想的施教方法的确是“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有效地贯彻了“摸脉抓药”的施教方法。
所以,几个学生向孑L子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可以有好几种。孔子的回答是针对每个人的特点的。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讲到司马牛时说:“司马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日:‘仁者,其言也切。’’’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因为司马牛爱说话且多嘴多舌,脾气又暴躁,所以孔子告诉他有仁德的人话不多,说起话来让人以为他很迟钝”,指出司马牛在性格上的弱点。颜渊是孔子学生中最有学识的一个,孔子对颜渊的回答也比较深刻,可以跟他探讨礼与仁的关系。颜渊不能立刻理解“克己复礼”为什么是仁,请孔子进一步讲解,孔子的回答很简洁。樊迟的悟性差,所以孔子对樊迟的回答比较具体,告诉他仁就是要爱别人。冉求有从政的才能,孔子认为他可以做一个地方官。所以当他问孔子仁德是什么时,孔子的回答全是可以在为政中应用到的道理。子张办事情好走极端,过于偏激,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厚道。所以他问孔子什么是仁德时,孔子讲的都是如何待人的问题。
孔子在“因材施教”方面,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子路有一次问孔子,如果别人说什么事不错,可以试一下,那么能马上就试吗?孔子说,父亲与哥哥都还在世时,就要同他们商量。可是当冉求也问这个问题时,孔子说应该立即就试!公西华感到有些迷惑不解,问孔子为什么两个人问同一个问题,回答却不一样。孔子说:“冉求胆小,做事容易退缩、保守,所以我鼓励他胆子大些;子路猛撞,不计后果,所以我要限制他一下。”
能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归功于孔子聪明、善于观察。其次,孔子爱他的学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他不爱学生,不想把他们培养成才,又怎能这样认真地区别对待呢。“因材施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更是爱学生、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问题。只有像孔子那样爱学生的人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5.举一反三
孔子做为人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无疑是要传道、授业、解惑。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有的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所以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渴望得到知识的急切状态。“愤”是学生“必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思考后理解了老师传授的一部分内容,但不能彻底明白,孔子认为老师在此时给学生指点一下,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收获,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没有反复思考,没有求知欲望,教师就不必急着给他讲课。“悱”是学生“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就是学生在把自己的思想表述出来时,表达得不清楚。老师在这时候给学生指点一下,就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如果不是这种情况,老师不必告诉学生应当怎样表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