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典型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19274
  • 作      者:
    李衍柱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衍柱,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研究班研究生毕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文艺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有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出版学术专著9部,主编、合著、参编教材、书稿3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三次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三次获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林涛海韵丛话:文学典型论》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学术专著,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填补空白的意义。该书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作者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历时与共时、美学与历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丰富内涵、审美特征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轨迹,并结合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文学艺术实际,具体分析和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历史命运问题。为了便于比较作者研究文学典型理论的发展,书中收有作者于1964年在蔡仪先生指导下撰写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典型问题》和蔡仪先生回答学生的有关文学典型研究的一些具体意见。蔡仪先生这些第一次发表的观点和意见,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对进一步理解和研究蔡仪的美学思想也是有益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二、莱辛对典型学说的贡献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C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剧作家、文艺批评家,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莱辛是历史的必然律令为了使他的祖国活跃起来所召唤的活动家中的第一代的主要人物。他是德国新文学之父。”《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 1766)和《汉堡剧评》( 1767—1769)是莱辛的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专著。这两部著作是西方美学史的重要历史文献。在文学典型问题上,莱辛与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狄德罗相呼应,结合德国文坛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莱辛站在新兴的市民阶级的立场上,坚决反对新古典主义的一切清规戒律,反对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充当文学的主角,积极主张创造体现市民阶级理想的有人气的英雄典型。莱辛认为,新古典主义者歪曲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创作原则,他们处处根据封建贵族宫廷的艺术趣味,制造了种种清规戒律,强加在作家头上。他说:“我早就认为宫廷不是作家研究天性的地方。但是,如果说富贵荣华和宫廷礼仪把人变成机器,那么作家的任务,就在于把这种机器再变成人。”莱辛嘲笑高乃依的《罗多居娜》中的女主角克莱奥帕特拉,说她就像“一头怪物一样”。
  ……
展开
目录
总序学术人生自述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
代序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深入探索
导论典型范畴与文艺学的建设
一、世界文学史与“熟悉的陌生人”
二、典型范畴与创作规律
三、典型范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四、探讨典型范畴史的方式和途径
上篇马克思以前典型学说在欧洲的发展
第一章古希腊文艺的繁荣与典型理论的萌芽
一、苏格拉底的探索
二、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
第二章古典主义的类型说
一、贺拉斯的古典主义类型说
二、从普罗丁的新柏拉图主义到达·芬奇的“第二自然”说
三、《熙德》之争与布瓦洛的《诗的艺术》
第三章启蒙运动时期典型学说的发展
一、狄德罗的文学典型观
二、莱辛对典型学说的贡献
三、维柯的《新科学》与典型理论的自觉
第四章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典型理论
一、康德的“美的理想”与“审美意象”说
二、歌德关于“显出特征的整体”的理论
三、黑格尔的理想性格说
下篇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产生
一、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典型理论的历史继承性与革命变革
第六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学典型的基本观点
一、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
二、典型与个性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
三、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四、艺术家个人生命表现的物化形式
五、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共产主义新人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在俄国的发展和演变
一、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现实主义典型观
二、列宁论社会典型与文学典型
三、高尔基的文学实践和典型理论
四、日丹诺夫、马林柯夫与《共产党人》杂志专论:《关于文学艺术中的典型问题》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建树
一、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典型思想的表述和西方典型学说的译介
二、关于阿Q形象的论争和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三、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鲁迅的典型观
第九章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典型理论的探索
一、卢卡契的现实主义典型范畴与布莱希特的诘难
二、葛兰西论“民族一人民”文学和现代人的特征
三、马尔库塞的《单面人》及其典型观
第十章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历史命运
一、典型理论发展中出现的二律背反
二、典型范畴在现代主义和表现说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三、典型范畴在不同文艺理论体系中的横向比较
四、新的启示和展望
附:蔡仪、蒋孔阳、钱谷融、陆梅林先生给作者的信
第二编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中的典型问题
引言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产生
一马克思以前典型理论在欧洲的发展
7二、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产生
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学典型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创造体现无产阶级理想的典型形象
二、“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
三、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第三章重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典型问题的现实意义
附:蔡仪先生关于文学典型问题研究的两次谈话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