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彼得?布鲁克访谈录:1970-2000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59881
  • 作      者:
    (美)玛格丽特?克劳登(Margaret Croydn)著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彼得·布鲁克的作品捕获了全世界观众的心,因而,他也被公认为是当今西方戏剧界最重要的导演。<br>    在这本书里,这位不懈的探索者和作者毫无拘束地谈论着他的主要作品,比如《仲夏夜之梦》、巴黎中心的建立、他在伊朗和非洲旅行的经历、他里程碑式的戏剧《摩诃婆罗多》等。
展开
作者简介
    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是二十世纪的戏剧巨人,一位极富创造力的天才,通过他奠基性的戏剧作品《李尔王》(King Lear)、《马拉/萨德》(Marat/Sade)、《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等,彻底颠覆了演员和导演思考戏剧的方式。他的重要著作有《敞开的门:谈表演和戏剧》(新星出版社)、《思绪如缕》(Threads of Times)、《空的空间》(The Empty Space)等。<br>    著者简介:<br>    玛格丽特·克劳登(Margaret Croyden),著名的批评家、评论员和记者。她关于戏剧和艺术的评论发表在《纽约时报》、《村声》(The Village Voice)、《国家》(The Nation)、《美国戏剧杂志》(The American Theater Magazine)、《安提克评论》(Antioch Review)、《德克萨斯季刊》(Texas Quarterly)、《美洲评论》(Transatlantic Review)等杂志上。她还是纽约戏剧在线网站(nytheatre-wire.com)“克劳登专栏”的定期评论家和撰稿人。最近的著作是一本回忆录:《在火焰的阴影下:三次旅行》(In the Shadow of the Flame Three Journeys)。<br>    译者简介:<br>    河西,1976年生,在《天涯》、《读书》、《花城》、《字花》(香港)等刊物上发表作品200多万字。译著有《弗里达:一位女神的画像》、《巴黎摩登》、《一个江湖医生的自白》等多部。现任职于上海某媒体。
展开
内容介绍
    彼得·布鲁克,他的作品捕获了全世界观众的心,因而,他也被公认为是当今西方戏剧界最重要的导演。他具有革命性的作品《马拉/萨德》(Marat/sacfe)和《李尔王》(King Lear),他在空中演出的《仲夏夜之梦》(A Midsunm-mer Nights Dream)和反传统的《卡门的悲剧》(La Tragedie de Carmen),他的《这个男人》(The Man Who)和《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y of Hamlet),以及长达九小时的印度神话杰作《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使他成为一位能吸引不同类型观众的艺术家。在一个对剧场艺术的兴趣转向银幕的时代,、当代著名电影导演执导的最新作品似乎比戏剧更具活力,但是彼得·布鲁克的首选仍然是剧场——通过演员和观众的现场交流,来找寻表达的场所。
展开
精彩书评
    一位是二十世纪少数几位真正的戏剧革命家之一,一位则是美国先锋戏剧方面最重要的作家。倾三十年之力,深入对谈,才有现在这本迷人、让人激动的访谈录存世。这真是本好书。太棒了。我喜欢它。<br>    ——《纽约时报》评论家克利夫·巴恩斯<br>    我和布鲁克见了面,我看他的戏,和他交谈了一次。戏剧圈里的作家和导演,和彼得·布鲁克真正接触过的没多少人。他对中国的戏剧还挺感兴趣。他来看我的戏,看完之后提出和我交流交流。我感到兴奋的是什么呢?他在戏里的表现手段,吸收了很多东方的元素。包括当时我就对他说:“我在你的戏里看到很多东方的元素,我感到非常高兴。”他说:“我是很喜欢东方的。”<br>    ——中国戏剧导演林 兆华<br>    彼得·布鲁克继续让我们震惊!他从来不会屈从于平庸,他对经典的重新诠释以及他坚持不懈的戏剧革新总是迫使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在这本迷人的访谈录中,充满了真正诚实而又勇敢的声音。<br>    ——美国导演 肯·伯恩斯
展开
精彩书摘
    你有没有把卡门视作一个克莉奥佩特拉似的女英雄?在你的眼中,她代表着什么?一个娼妓?或者一种自由的精神?哦,她说了很多要求自由的话。现在每个女性也在做自由解放之类的事。但她的自由立场与现代女性并不真的一样。事实上,她的自由立场与吉普赛文化有关——不是那种肤浅的对吉普赛人的想象,而是那种很少有人了解、很少有人研究的深层的吉普赛人文化。他们像犹太人一样到处迁徙。他们从未停止迁徙,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必须的,因为吉普赛人只能在边缘生活。吉普赛人老是被人们追打和责骂。<br>    一但他们的生活都与他们身边的自然、精神、精神力量保持着联系——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提到吉普赛人,就会想到算命者、护身符、好运或厄运。吉普赛人从来不会以一种理性、物质、资产阶级世界的生活方式生活。吉普赛人的价值观是绝对的。吉普赛人的价值观是怎么样的?他们的价值观完全不同于秩序世界的价值观。唐·约瑟、米凯拉(Micaela)和母亲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有军队的价值观、军事纪律、军队纪律及其背后的法律所体现的价值观。有宗教的价值观——正如西班牙人约瑟是一个天主教徒,他体现的是法律和秩序的价值观,人们应该正派地生活在一起。唐·约瑟和米凯拉代表着一种观念:我们应该以一种基督教社会受人尊敬的方式体面而正派地生活。
展开
目录
序<br>《仲夏夜之梦》<br>创建国际戏剧研克中心<br>在伊朗的山巅:《奥格哈斯特》<br>在中心的实验<br>在非洲的实验<br>《与非凡君子的相思》<br>《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br>《IK》《乌布》《飞鸟大会》<br>《卡门的悲剧》<br>《摩诃婆罗多》<br>《暴风雨》<br>《这个男人》<br>《哈姆雷特的悲剧》<br>回顾<br>致谢<br>彼得·布鲁克简要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