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br> 我国社区教育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区教育走过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历程。社区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社区教育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人本教育思想,是一种“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的社区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社区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走向,是一种深受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性的教育活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br> 一、我国社区教育的缘起与发展历程<br> 追溯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br> 1.起始阶段: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需求,为了适应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和教育学习的需求,我国社区教育于20世纪八十年代,首先在城市应运而生。<br> 各地,特别是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先行试验,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以校外德育为内容,以社区为阵地的社区教育开始起步。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要把社会和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和风气”。提出“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城市地区或街道可通过试点,逐步建立社区(社会)教育委员会一类的社会组织,以组织、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学校工作,优化社会教育环境”。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业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引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探索出符合中小学特点的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形式”。《纲要》还第一次引用了“终身教育”的概念,自此社区教育开始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由青少年校外德育为主,继而向教师、家长、社区居民等群体逐渐辐射和拓展的社区教育,开辟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新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