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鬼谷子集校集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63523
  • 作      者:
    许富宏撰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鬼谷子集校集注》是先秦纵横家的理论著作,也是对春秋以来行人游说、谏说的经验技巧和此类文章写作经验与技巧的总结。它不仅在我国论说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古代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组织管理与策划等学科的研究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覆,观其所托,故用此者知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符应不失,如媵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知。注:陶弘景曰:谓所言之事,或因此发端,或因彼发端,其事有可以事上,可以牧下也。伊桐阳曰:因同隐,占也。事,伺也,牧,察也。下与下文诈为韵。陶弘景曰:谓真伪、同异、情诈,因此上事而知也。庄际曰:听言以知情伪,凡事上使下皆然。非但可待以游说资也。偷脓日:墒仔怔临篇曰: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耳目鼻口心体也。凡同知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尹桐阳曰:情,诚也。按:情,真诚;诈:假装,伪装。左传宣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一耳目鼻口心体也,原为注文,偷赕讹为正文。
  【三】陶弘景日:谓动作言默莫不由情,与之出入。至于或喜或怒,亦由此情以见其式也。杨道宾日:韩子说难篇,大约与此同旨,而韩子词意俱胜。此则骨而少肉耳。尹桐阳曰:动作对言,作当同乍,止也。此斥反听。言下此字同。默与下文式、则为韵。按:式,法式。说文:法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式均节财用。
  【四】陶弘景日:谓上六者,皆以先定于情,然后法则可为。尹桐阳日:先定,巽静也。下文作平静。说文:铣读若选,巽先声转。尔雅:则,法也。俞梭日:韩诗外传曰:夫知者之于人也,未尝求知而后能知也。观容貌,察气志,定取舍,而人情毕矣。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按:先定口自己要先做好准备。与下文知之始己意同,亦预设下文,正所谓草蛇灰线者。
  【五】陶弘景日:反于彼者,所以求覆于此。因以观彼情之所托,此谓信也。知人在于见情,故言用此也。尹桐阳曰:谓用反听贯下文言。按:托,依托。
  【六】陶弘景曰:谓听言之道,先自平静,既得其辞,然后察其事,或论序万物,或分别雄雌也。高金体曰:此又居反听之要。庄生曰: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尹桐阳曰:辞、事为韵。俞校曰:吕氏春秋审分篇日: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此听言之术也。按:此言听言之道。听言既有正听,亦有反听。高氏言此居反听之要,于义亦合,正所谓环转因化者。
  【七】陶弘景曰:谓所言之事,虽非时要,然观此可以知彼,故曰见微知类也。偷赕曰:惕像日。万物睽而其事类也。又象曰:上天下泽,君子以同而异。庄阴朋皮馗儍释之云:睽而知其类,异而知其通。此言非事知类也。又按膊排戏麻篇曰: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此之谓知类。又引古谚曰:知渊中之鱼者不祥。一人将有大事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知人之所以不言者,其罪大矣。此则知类而善处之者也。按:见微知类,从事物的细微迹兆,认识其类别、实质和发展。
展开
目录
序言
例言
捭阖第一
反应第二
内挞第三
抵蛾第四
飞箝第五
忤合第六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权篇第九
谋篇第十
决篇第十一
符言第十二
转丸第十三、肤乱第十四《二篇皆亡》
本经阴符七术
持枢
中经
附录
鬼谷子佚文
附录二
历代官私书志著录
附录三
历代序跋
附录四
鬼谷子书目
附录五
历代辨伪
附录六
生平资料与有关传说
附录七
鬼谷子韵读
附录八
鬼谷子校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