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楼探梦.2,韶梦将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4058111
  • 作      者:
    孙阳著
  • 出 版 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红”不红,韶华败尽终入凄凉
  “梦”非梦,残本难续始知哀伤
  探“红楼”迷境,点“红楼”谶语。《红楼探梦(第2卷):韶梦将魇》可作为读者初品《红楼梦》的引导之作,探究《红楼梦》的解惑之典。
展开
作者简介
  孙阳,素喜历史、传记、战争类书籍。他在接触乾、雍史料时对曹雪芹家族成员及其喧嚣一时的家族史非常好奇,进而对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产生浓厚兴趣。经过十余年对《红楼梦》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形成了其个人的独特见解,并最终落实成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红楼探梦(第2卷):韶梦将魇》集中解说曹雪芹原本《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至第八十回,从红楼十三年八月众少主结诗社谈起,至红楼十七年出嫁后的迎春哭诉受辱,分三大单元讲述了贾府盛极转衰的过程。大观园内的闺友闺情,年少不知愁的韶华梦境,敌不过权财败尽,躲不了乱象丛生。到头来,富贵荣华,终是虚梦一场;红颜知己,不过命定浮萍。韶梦将魇才惜过往美好,繁盛不在才怕前路难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众人评完螃蟹诗,正叙闲话,忽见平儿来了。原来,凤总因伺候老太太,自己没吃好,特命平儿再取几个螃蟹回去吃。李纨硬把平儿留下,逼着她喝酒吃蟹,热闹了一会儿,方各自散去。

    袭人邀请平儿到怡红院喝茶。平儿说:“不喝茶了,再来罢。”说着便要出去。

    袭人又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和太太还没放呢,是为什么?”

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见方近无人,才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几天就放了。”

袭人笑道:“这是为什么,唬得你这样?”

平儿悄悄告诉她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

袭人道:“难道他还短钱使,还没个足厌?何苦还操这心。”

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贾府之内贾母王夫人的工资最高,也不过月薪二十两,年收入二百四十两。可见,凤总放贷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平儿与袭人说完话,径直回到家中,发现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带了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平儿陪她说了一会子话。其间,刘姥姥算了一笔账。经她测算,贾府吃螃蟹那顿饭消费了二十多两银子,足够她们家一年的生活费,从侧面表明了贾府生活的奢侈程度。

她们聊了不久,刘姥姥要回去。按照惯例,周瑞媳妇要向凤总通报一声,看她还有什么交代。当时,凤总在贾母那里。贾母无意中听到了周瑞媳妇的汇报,她正想着找位老人家唠嗑呢,遂安排周瑞媳妇把她带来。于是,刘姥姥很荣幸地见到了贾府的最高长官。

那天下午,贾母与刘姥姥聊得很开心,便邀请她在家里住两三天,顺便逛逛大观园。

晚饭后,凤总知道刘氏合了贾母的心意,仍旧安排她陪贾母说话,宝玉和姐妹们都来旁听。刘氏为了讨他们的欢心,搜肠刮肚地把乡村里听到遇到之事讲了个遍,但是,众人仍觉意犹未尽。

刘氏只得编了一段“茗玉抽柴”的故事,听众和读者均未在意,宝玉却上了心思,追着刘氏刨根问底。宝玉为何对这个杜撰出来的茗玉兴趣这么浓厚呢?曹老师到底要透过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我认为,茗玉暗喻着黛玉,预示着黛玉将在十七岁那年病逝。

讲完上面那个无聊的故事之后,刘姥姥又讲了一个更加无聊的故事。话说,一位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谁知,孙子长到十七八岁,一病死了。后来,又养了一个孙子,今年才十三四岁。

我不知道刘氏讲这个故事目的何在,但是却发现,这个故事隐隐约约和贾府有关。因为,贾珠不到二十岁就一病去世,宝玉也刚好今年十三岁。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难道曹老师想提醒读者,刘氏讲的故事都隐含着某种映射,希望读者细心揣摩?

 

次日(八月二十四日),宝玉仍不死心,又特意安排茗烟去寻找供着茗玉的祠堂,大概是想上点香火吧。然而,按照刘氏的描述,果然找到一个祠堂,里面却供着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害得茗烟白白挨了顿骂。

接着,宝玉来到贾母的上房,众人正在商议如何给湘云还席。其实,不过是找个由头继续挥霍时光罢了。

 

次日(八月二十五日),以还席的名义,贾母率众来到大观园。一进园子,凤总便给刘氏插了一头菊花。众人笑得前仰后翻。刘氏却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

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把你打扮成了个老妖精了。”

刘氏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粗看这段对话,表面上刘氏像个没有见识的村妇。细品一下,你会发现,刘氏其实很聪明。一般来讲,一位从未见过世面的农村老妇女,初次接触上流社会,由于不太熟悉礼节和生活习惯,往往会谨言慎行,如同黛玉初进贾府,一步路不肯多走,一句话不肯多说。

然而,刘氏却应付得游刃有余。她心里很明白凤总把她当活宝来耍。但是,她还知道,当好活宝,让贾母等人开心一乐是她唯一的价值。因此,她不但毫不羞怯,还积极地从行为和言语上进行配合,让大家开心得更加彻底。

最终,贾府诸人获得了开心,刘氏获得了超额回报。因此,与其说凤总把刘氏当猴耍,倒不如说她帮了刘氏的忙,让一切表演都顺其自然,不露痕迹。

读者明白了刘氏的心思,才能更好地理解刘氏在大观园内的一切表现。

 

说话间,众人来至沁芳亭,刘氏看到园中景色比画儿还要漂亮十倍,非常希望有人把大观园画下来,并让她带到村子里显摆显摆。因那时候无照相和摄影器材,贾母遂安排惜春手工实施这个庞大的工程。惜春的脑袋立刻大了三圈。

接着,众人来到潇湘馆。贾母看到绿色窗纱旧了,便命凤总换成银红色的“霞影纱”。此一举动,为后文黛玉修改《芙蓉女儿诔》提供了素材,正所谓“茜纱窗下,小姐多情”。

 

离开潇湘馆,众人又到秋爽斋吃早餐。鸳鸯伙同凤总摆了刘氏两道。

一是鸳鸯悄悄告诉刘氏,说贾府有个特殊的规矩,客人在动筷子之前,要先站起来说句话。刘氏当然明白她想搞什么,却不戳破,按照鸳鸯的吩咐,认认真真地站起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众人听了一怔,再一看刘氏的神情,顿时忍俊不禁,有人喷饭,有人喷茶,有的揉肚子,有的岔了气,一个个笑得东倒西歪。

二是特意给刘氏准备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既沉且滑,刘氏说:“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众人听了一笑。随后,凤总又刻意请刘氏吃鸽子蛋。

刘氏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

凤总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

刘氏夹来夹去,闹腾了半天,好容易撮起一个,才伸着脖子要吃,还是掉在了地上,刘氏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听了,已无心吃饭,只顾看着她发笑。

饭毕,众人又来到探春的卧房,板儿看到房间里摆着数十只大佛手,想拿着玩儿,探春便拣了一个给他。

 

离开秋爽斋,众人又来到蘅芜苑,看到宝钗的房间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卧具也十分朴素,正所谓“淡极始知花更艳”。然而,贾母却露出不满,说道:“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相衬之下我们这些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逼得贾母住马圈,这应该算是对宝钗比较重的批评了。林妹妹屡次败北,这次总算找回点面子,且为之偷偷一笑。

 

从蘅芜苑出来,众人一径来到缀锦阁吃午餐。

席间,贾母喝了一杯令酒,安排鸳鸯代她主持,众人一起玩“牙牌令”。“牙牌”俗称“牌九”,原本用来做游戏的,现在却成了赌博用具。

首先由鸳鸯来宣布“牙牌令”的游戏规则,即每人抽三张牌凑成一副,主持人根据每张牌和整副牌的点数分别说出一句俗语,共四句话,行令人需要根据上述四句话分别对出一句诗词歌赋或成语俗话,而且要求与主持人说出的俗语相押韵。

接着,贾母、薛姨妈、湘云、宝钗、黛玉、迎春、王夫人依次行令,最后轮至刘氏,鸳鸯道:“左边‘四四’是个人。”

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稼人罢。”

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

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

鸳鸯道:“右边‘幺四’真好看。”

刘姥姥道:“一个萝蔔一头蒜。”

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

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刘氏用最朴素的语言,总结出最精妙的答案,她一边回答,众人一边大笑,待她答完,众人都笑弯了腰。原本搞这酒令就是要看刘氏出点洋相逗大家开心,至此,洋相似乎没有看到,开心的目的却已达到,总算对得起这酒令了。

 

接着,刘氏因担心失手打破盛酒的瓷杯,随口逗趣道:“有木头杯取个子来,我便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

凤总听说,忙笑道:“果真要木头的,我就取了来。可有一句先说下:这木头的可比不得瓷的,他都是一套,定要吃遍一套方使得。”

刘氏心想,无非忽悠我多喝两杯,反正这酒跟蜜水儿似的,多喝点也无妨。但是,她没想到,凤总取来的整套木杯共有十个,最大的像个小盆子。

刘氏见了连忙求饶,贾母、薛姨妈、王夫人也帮着求情,最后只罚她满满地喝了最大一杯。

刘氏双手捧着大杯,一边喝酒,一边吃凤总夹给她的菜,感觉非常好吃,问是什么菜。凤总说是茄子。她却一点也没吃出茄子味儿,遂说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

随后,凤总详细解释了这道菜的做法。原来,这道菜叫茄鲞(xiǎng),它的制作工艺和用料都非常考究。刘氏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众人正说笑,伶官们开始在藕香榭演奏,乐声穿林渡水而来,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使人心旷神怡。在乐声相伴之下,众人酒兴更浓,纷纷干了杯中之酒。此时,刘氏已经喝大了,忍不住手舞足蹈。

宝玉向林妹妹笑道:“你瞧刘姥姥的样子。”

林妹妹笑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众姐妹都笑了。

不一会儿,音乐停止。在薛姨妈的提议下,众人离席到园子里游玩。贾母详细为刘氏介绍了园中的花草树木。众人又吃了一会儿点心,忽见奶妈抱着大姐儿来了。大姐儿原本抱着一个大柚子,看到板儿手里的佛手,哭着喊着要玩。众人只得用大姐儿的柚子向板儿换了佛手。如此,俩人便交换了信物,预定了一段婚姻。

大姐儿的悲剧在于她身为贵族小姐,却沦落到烟花巷,以封建眼光来看,似乎非常悲惨。其实,在金陵十二钗中结局还是蛮好的,正如判词描述的那样,最后她做了小店的老板娘,过着衣食无忧的乡村生活。

此外,根据原文描述,凤总似乎有两个女儿,一曰巧姐,一曰大姐儿。但是,结合全文,凤总应该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进入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巧姐。因此,我认为,在早期版本中,曹老师原本打算给凤总安排两个女儿,后来修改为只有一个,小时候叫大姐儿,到了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为她取名巧姐。

展开
目录
第一单元 闺友闺情
第一章 政老爷离京放学差 众少主结社纵诗情
第二章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第三章 栊翠庵妙玉显清高 怡红院刘氏现丑态
第四章 薛宝钗兰言解疑虑 林黛玉妙语添闺情
第五章 遇奸情醉凤姐泼醋 消冤气俏平儿理妆
第六章 林潇湘闷制风雨词 金鸳鸯誓绝婚姻路
第七章 芦苇塘呆薛蟠饮辱 大观园美香菱慕雅
第八章 疼小妹契语现闺情 啖膻物联诗咏红梅
第九章 庸大夫乱用虎狼药 勇丫头病补雀金裘
第十章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二单元 乱象丛生
第十一章 贾探春兴利除宿弊 王熙凤抽头谋退路
第十二章 慧紫鹃情试贾宝玉 慈姨妈爱慰林黛玉
第十三章 为虚情藕官祭前妻 争闲气芳官斗干娘
第十四章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第十五章 红香圃众美打拇战 怡红院群芳占花名
第十六章 服热孝贾蓉戏二尤 遣悲情黛玉祭五美
第十七章 尤二姐偷嫁贾二爷 尤三姐思聘柳二郎
第十八章 遇冷郎剑刎尤三姐 逢妒妇金逝尤二姐

第三单元 败迹初露
第十九章 填新词薛宝钗夺魁 积旧怨王熙凤受屈
第二十章 鸳鸯女惊散姐弟恋 来旺妇强结霸王亲
第二十一章 查赌局贾母发慈威 寻金凤迎春露懦弱
第二十二章 泄私愤搅乱荣国府 查奸情抄检大观园
第二十三章 藏私心惜春出冷语 违礼制贾祖发悲音
第二十四章 大观园妙黛湘联诗 怡红院雯蕙芳遭逐
第二十五章 担虚名晴雯入仙界 斩世情芳官归水月
第二十六章 贾宝玉悲作芙蓉诔 甄香菱屈受贪夫棒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