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刻不容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978031
  • 作      者:
    童南茜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还敢吃什么?还能爱什么?还可信为什么?又能做什么?
  此书告诉你,从现在开始,还有机会。
  拯救道德,从我做起,和谐社会,春暖花开。
  昨天,你在抱怨吗?今天,你还在不安吗?明天,你能安抚内心的焦虑吗?
  信仰在哪里?底线在哪里?幸福又在哪里?
  与其等待营救,不如积极自救。
  一本书,告诉我们——拯救道德,回归传统,创不抱怨的世界,享快乐的人生。
  经济腾飞的中国人,你幸福了吗?
  当信仰=人民币。
  人民币换来道德无底线
  拿什么才能抚慰焦躁的内心?
  此书告诉你,国人根本在哪里?
  放缓快速前行的脚步,传统的回归,既是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展开
作者简介
  童南茜,资深媒体人士、独立学者,毕业于湘潭大学。有着丰富的社会、人生阅历,当过农民、做过商人、办过私企、做过大型军工企业高管、从事过近10年记者工作,发表深度新闻报道近百篇,目前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近两年以其新闻记者的敏锐洞察力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呕心沥血成就《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一书,为拯救道德吹响号角!
展开
内容介绍
  小悦悦、躲猫猫、俯卧撑、楼脆脆、范跑跑、潜规则……当单个的突发性事件以爆发式状态撞击我们的视觉神经时,很多人都在摸着良心自问,幸福在哪里?道德在哪里?底线又在哪里?
  一边自救,一边围观;一边谴责,一边逃避;一边坚守,一边一再突破底线。是道德贬值了,还是我们堕落了?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五千年传统道德文明走到今天,是彻底败落,还是逆流而上?
  本书聚焦当今时事热点,从历史角度盘点自清代以来中华民族文化遗失清单。通过解读三百年来传统民族文化与西方文明的艰难博弈,深度剖析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始末,辩证分析了中国传统道德传承濒临中断的根本原因。并从原生态民族文化入手,重拾民族文化的精髓,构建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体系,指引当代人走出心灵困境。
  不能只做围观者!
  拿什么拯救我们的道德,本书已经给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盛世忧思
  ——我们的心灵怎么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明历史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行为习惯。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逐渐衰落以及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仔细观察一些中国人的行为,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人变了!陌生了!
  “丑陋”是一种令人不快的镜像,也就是人在镜中自照时所获得的负面感知。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这意味着一种自我反省、批判和改造的能力。当一个民族在某一面镜子中反射出了令人不快的镜像时,要选择直面:“我们是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这也正是一个民族自我反省、批判和改造过程的开始。
  中国人是不是已经到了要进行深刻的文化与道德反思的时候了?
  第一节引言
  ——盛世忧思录盛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词,它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安定兴盛的时代。它反映了中国人渴望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的一个理想。事实上,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也的确不乏这样的盛世,其中著名的如大唐盛世等就一直为后世中国人所向往和津津乐道。
  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科技的发达、经济的发展、军事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还是人口的激增以及对世界影响力的增强,等等,都足以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的中国人当然可以说是欣逢盛世。
  但是,今天中国的盛世,在世风世俗尤其是人的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盛世相比,似乎都正在发生着某种令人不安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中,最大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某些核心价值观的消退和变异,这种变化是十分可怕的,也正是当今中国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和矛盾中最令人不安和忧虑的。
  2011年10月,发生于广东佛山的一场车祸及其受害者——一个两岁小女孩在这场车祸中的遭遇,充分暴露出了当今世风世俗的某种可怕变化的危害性!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这场车祸被称为“小悦悦事件”,事件中肇事司机的人性之冷酷,旁行路人的人心之冷漠,简直使人难以相信这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中的事。如果不是正好有交通监控录像拍下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我想我们恐怕是无法也不忍心用文字来描述这一事件的。但是,正是这一事件的发生,使当今世风世俗的某种令人不安的变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拍案而起曰:“我们要以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的丑陋,忍住刮骨疗毒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是啊,我们的心灵是怎么了?我们怎么会变得如此冷漠?不少中国人都在扪心自问,问自己,问他人,也问社会。
  “小悦悦事件”无疑也折射出了当今社会人心冷漠的某种常态,因为在当今社会这类事件并非个案。事实上,类似于老人倒地无人扶等现象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再上演着,我们的心似乎早已被一层厚厚的冰霜覆盖。而且我们仍在孜孜不倦地教育幼儿园的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的糖果”,叮嘱家里的老人“不要接陌生人的电话”……社会人心冷漠的背后无疑是社会和人的道德发生了问题,因此,“小悦悦事件”后,一场关于道德的讨论热潮也就此再次在全社会兴起。
  事实上,关于当今中国社会在道德方面遇到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就一直是各界人士和学者们讨论、关注的焦点,“小悦悦事件”只是使这种讨论和关注达到了一个沸点而已。
  在这场讨论中,对于当前世风世俗发生这种可怕变化的原因,长期以来各方学者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有缘于市场之说,有究于体制之议,有归于贪腐之论……但时至今日,还没有一种思想或一种观点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可怕变化的深刻原因。但很显然的是,市场之说难以成立。西方市场经济搞了几百年,没见世风世俗在人性价值观等方面发生某些根本性的改变。而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也有着悠久的商业与贸易历史,中国使用纸币要远远早于西方,但一样不妨碍古时中国成为“礼仪之邦”。诚然,当前世风世俗发生这种可怕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完全归于“体制”与“贪腐”也有失偏颇。实际上,正如某学者在谈到以上“小悦悦事件”时所说,当今中国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小悦悦,也可能是那18个路人,甚至可能是那两个肇事司机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一下,这世风世俗走到今天,是不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共建起来的?
  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因素能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足以影响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使之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当今世风世俗发生如此可怕的变化呢?毫无疑问,能具备这种能量的只有文化,只有民族文化的改变才能导致民族性格的改变。事实上,近代中国人割裂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已有几百年之久。
  自有清一代割裂、篡改中华文化300余年以来,自清末民初反传统100多年以来,中国人割裂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所带来的后果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已开始愈来愈严重地显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已同时感觉到了民族腾飞之路上辉煌背后可以称为“危机”的另一种现象:传统文化的断层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心灵信仰的迷茫,拜金主义的乘虚而入和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濒临消失——这正是当前世风世俗正在发生某种可怕变化的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人格结构几千年,这种影响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两点:一是对以“仁义礼智信”等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为做人的基本原则的坚守;二是对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完美人格目标的追求。而随着数百年来传统文化的衰退,这两点影响自然也就日渐式微。但离开了这两点,中国人的道德心理结构无异于襁褓中的婴儿,在市场经济的拜金潮刺激下,由“有奶就是娘”到“有钱就是爹”,其实个中变化是并不怎么复杂的事。
  由此我们也就看到了社会道德水准的整体下滑,甚至我们社会生活的道德底线被频频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仪之邦”正在遭遇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毫不为过。这已使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开始感到了忧患和不安:当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道德遭遇危机时,国家能真正崛起吗?民族能真正复兴吗?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当今中国社会这场“道德危机”其实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衰落及其道德价值观所面临的颠覆性挑战及濒临消失的危险。我们这一代人,尚能以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传统的道德观念来反思当前社会道德水准的整体下滑现象,警觉惊呼“道德危机”,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呢?乃至下下一代呢?
  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走到今天,无疑已经到了历史的一个关键拐点。现在,正走在这历史时空的关键拐点的中国人,是已到了要进行深刻的道德文化反思的时候了!
  唯有反思,方有拯救!拯救我们的道德已刻不容缓!
  那么,我们当如何拯救我们的道德呢?相信此书能给你一个令你信服的答案。
  第二节概述
  ——中国传统道德正遭遇前所未有之挑战5000多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一直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着自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虽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曾经历了近百年的民族屈辱史,但是,从1949年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由此走向政治崛起,再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向经济崛起,仅仅用了60多年时间,中国就已走上强国之路,中华民族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在,“大国崛起、民族复兴”八个字,已是当代中国应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是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神圣而激动的话题:“中国可以说不”,如若“中国不高兴”,那就“后果很严重”……
  但是,中国崛起了——中国人又怎么样了?
  同样有四个字,在中国的互联网等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实,它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恐怕是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这四个字是“道德危机”。
  一、中国人道德走向危机之起源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中,传统道德始终以其独特的风采和巨大的影响力闻名遐迩,这也是中华文明鲜明的民族特性和魅力之所在。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
  但是,从这种历史的优越感中走来的中国人,今天却发现:在这个曾经最具道德优越感的古老国度,社会道德水准的下滑、社会道德价值观的迷失却已成为某种日益迫近的危机。
  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走向危机始于何时?众说不一。
  中国社会至清末民初,社会混乱日甚一日,有学者指出道德危机始于那时。但细究起来,那时的中国人也还大多是念“四书五经”长大、文化血液里还有“仁义礼智信”等文化基因的一代人,当时的士大夫们对当时社会道德日下的指责,存世的记录也仅限于“辄习浮薄,逐末营利,奢侈腐化之风盛极一时”之类的层面上,这绝不是可以与中国当前的社会道德现状相比较的一个层面,那时也没有出现“道德危机”四个字,那时叫“道德失范”。
  但有一点是说对了,中国自有清一代,至20世纪,已是苟延残喘,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向积贫积弱的中国人讲解了什么叫做“进化论”,中国人在这种关系到民族危急存亡的非常时刻,选择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同时摒弃了“孔先生”和“孟先生”,也就完全抛弃了孔孟儒家学说——其实也就是摒弃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约束,几千年道德规范自此不再是中国人心中的敬畏和信仰。
  自那时起,应该说中国人走进了没有了道德“标杆”的“道德真空时代”。
  “文革”十年,无疑加剧了中国人对传统的否定和批判,也加剧了中国人内心深处道德体系的崩溃。但毕竟,那还是一个“道德”尚能言之于口、尚能以之为荣、尚能以雷锋为偶像的年代。
  中国社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社会转型期多种道德价值观尤其是以金钱利益为核心的道德观给处于“道德真空状态”的国人以冲击,精神与物质双重“苍白”的国人开始小心翼翼地追求现实中的真金白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于是,渐渐地,“妹妹”们“大胆地往前走”,傍大款,当二奶……但当初那还是少数人的行为。我们尚能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但很不幸的是,在今天,当前社会60岁以下的中国人大多从小没有系统念过“四书五经”,这部分人很难再以中国传统道德为信仰。
  那么现在,你还能感叹什么?
  二、冰山正向我们漂来
  震惊世界的“三鹿事件”至今虽然已经过去3年多了,它留给中国人的创痛,带给当事者的伤害,还远远没有结束。回想起这件事,许多人还一直心有余悸,至今仍谈“鹿”色变。“三鹿事件”可以说是当今社会道德水准整体滑坡的一个时代性标志。
  有学者说过,“三鹿”事件是对大国民心理的“精神撕裂”,它使一个大国应秉持的多项核心价值受到了威胁并发生动摇!诚如斯言!这一发生在商业道德领域的危机事件,其性质和影响早已远远超出了商业道德的范畴,而是关乎到了社会道义、人性良知等人类普世价值的底线问题。
  但不幸的是,诚如前所述,“三鹿”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在它的“身前身后”,众多的“一鹿二鹿”和“四鹿五鹿”早已呈现出这个社会在商业道德领域所遇到的诸多价值观方面的严重问题。在“三鹿”之前,从“毒米”、“毒面”等有毒食品上,我们就能看出当今社会一些不法商人的缺德,即使在“三鹿事件”遭到公众舆论的无情鞭挞和国家执法机构的严厉打击后,不但“三聚氰胺”并未销声匿迹,近两年“瘦肉精”和“地沟油”等又使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以致到了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也不得不多次在多种场合强调执法部门要严格把好食品安全关,确保让民众能吃上放心食品。中国俗语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前商业领域的道德现状无疑表明了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在这一领域所遇到的严峻挑战,以至于2011年5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专门发布《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要求食品从业人员必须集中进行行业道德伦理培训。
  但是,价值观层面上的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全社会性的,尤其是我们的传统价值观所面临的挑战,在当今社会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在医疗领域,从“天价医疗费”到“假医假药”的频繁出现,就正说明了中华传统医德“救死扶伤”,“医乃仁术、无德不立”等价值观的衰退;在教育领域,“学术造假”的不断现世,也说明了中国传统师德的衰落。
  商业、医疗与教育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其实正是当今社会我们的传统道德价值观面临严峻挑战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我们社会生活的道德底线已经难以守住。
  同样,震惊中国的“周老虎事件”至今也已过去四年多了。陕西的黄土依然厚重,周正龙的弥天大谎与漫不经心的忏悔也已成为白纸黑字。但当年这只雷人的“周老虎”所激起的“全民打虎”浪潮,又何尝不是因为这一事件对国民心理的“精神撕裂”及它使我们应秉持的多项核心价值受到了威胁和发生动摇所致?“全民打虎”的背后,正是公众面临社会诚信体系最根本的基础——社会公信力发生动摇时感到惶恐不安的一种危机心理的自然流露而已。“周老虎事件”的实质到后来已非关乎一只老虎的造假,而是关乎传统社会公德与社会诚信受到的挑战。事实上这只“假老虎”对当代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尤其是社会公信力的破坏与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为以后大大小小、层出不穷的类似“挑战社会公德、漠视社会公信力”事件开了个恶劣的先例。诸如后来的“欺实马”、“躲猫猫”等事件以及引起政府高层震动并迅速在相关领域制定相关法律的“被精神病”等现象,我们都能看到类似于“周老虎”那种蔑视一切、公然说谎的影子。
  因此,“周老虎事件”也可以说是当今社会诚信走向危机的一个时代性标志。
  在“周老虎事件”之前,当今社会假的概念流行就已经给了“周老虎”孕育出世的土壤,如前文所述之假食品、假药品、假学术……当今社会的造假可谓无处不在。在“周老虎事件”之后,最近从“郭美美事件”到“卢美美事件”所引发出的国人对慈善机构的诚信质疑,则无疑表明当今社会的诚信体系已发生严重问题。诚信是一个社会运行的基石,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的五大核心因素“仁、义、礼、智、信”中,“信”是基础。这种“慈善诚信问题”的发生,无疑也表明了中国传统价值信仰在今天所遭遇到的严峻挑战。
  实际上,在当今社会所有受到价值观质疑的事件中,我们都能看到事件背后的“利益博弈”,也就是说都能看到一个“钱”字起支配作用的“规则”,我们在本书中叫它“钱规则”。诚然,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的就是“钱规则”,但当这个“钱规则”成了支配我们一切社会活动的普遍信仰时,我们要问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将信什么?
  社会诚信与社会信仰是与我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出现问题也正是当今社会传统文化信仰遭遇严峻挑战的一个缩影。说明了当今世风世俗的改变正是源自我们文化、心灵及信仰等层面上的改变。这种改变表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就是以上各种突破道德底线的“危机”事件以及与我们五千年人类文明之传统价值观格格不入的各种“雷人”事件的不断发生。
  事实上,在当今社会,世风世俗的变化早已发生在我们的一些最基本、最常识性的价值观层面上,比如为人最起码的是非观、羞耻观等。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范跑跑事件”出来时,笔者曾想到过一个比喻:一个少女走在大街上,突然,她的裤子滑落了,露出了一丝不挂的下体。在正常情况下,她会赶紧弯腰,提起裤子,遮住羞处。但她不是这样做的,裤子滑落了就滑落了,妹妹她继续大胆地往前走,而且是昂首挺胸地走。假若有人好意提醒她“裤子掉了”,她说不准会大怒并大骂你一顿。她还可以就这样光着下身、露着腚腚去万人瞩目的电视台与你舌战一场:“我错在哪了?”是的,她与那些“脱掉裤子用身体写书”的人比起来,与那些故意以不雅视频炒作而欲出名的人比起来,还真说不出她“错在哪了”。她只是无耻罢了,但她不在乎,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无耻。
  当前这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雷人”事件早已充斥于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我们在此应该注意到的是,所有这一切——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雷人”事件,都只是已见诸媒体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只不过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已。那么,水面下的冰山有多大?
  这座冰山的庞大恐怕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但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冰山的庞大。
  中国人曾经都是孔孟之徒,过去我们无论真实的道德水准有多么良莠不齐,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但每一个人仍知要努力保持着“道貌岸然”的模样。但今天,情况似乎正在惊人地变化着。我们且不说“周老虎”、“范跑跑”连“道貌岸然”也不要了的“牛样”,先看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以及充斥媒体的一些常见现象,诸如“见死不救”、“卖身求荣”、“以强凌弱”、“敲诈勒索”、“忘恩负义”、“伤天害理”、“男盗女娼”、“色情暴力”、“围观强奸”、“喝彩跳楼”、“落井下石”,等等,所有这一切,是不是也已经渗入了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见惯不怪、视而不见了?
  “冰山正向我们漂来”,这里说的不是北极冰山,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已感觉到了的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那座“道德冰山”。它已远不是我们过去常说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而是一场中国传统道德正在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一场攸关我们五千年的做人根本——“仁义礼智信”和人格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价值观存留的危机!这个危机已广泛渗入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深深地影响着当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盛世忧思——我们的心灵怎么了
第一节 引言——盛世忧思录
第二节 概述——中国传统道德正遭遇前所未有之挑战
一、中国人道德走向危机之起源
二、冰山正向我们漂来
第三节 商德底线:食品安全的背后是人性良知
一、基本价值观的颠覆
二、食品安全背后的道德考量
三、“化学制造”关乎民族未来身体素质
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商业道德的血液
第四节 医德底线:直面的是人类普世价值观
一、医德是中西方共尊的普世价值观
二、普世价值观伤不起
三、“良心产业”背后的良心考量
四、回归传统医德价值观是医改之本
第五节 师德底线:拷问一个民族的未来
一、中华文明5000年生生不息的密码之一
二、师道尊严丢不起
三、教育圣地面临的价值观挑战
四、当代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什么
第六节 我们难以守卫社会生活之底线
一、社会生活之道德底线频频被突破
二、如何守卫我们的道德底线
第七节 社会诚信——“假”的概念流行挑战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
一、社会公信力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假”的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流行
三、找回我们的传统诚信观已刻不容缓
第八节 社会信仰——“钱规则”之后我们下一代信什么
一、当前最大的潜规则是“钱规则”
二、“钱规则”盛行下的“上下交征利”现象
三、我们下一代信什么
第九节 未来一代价值观走向之忧思
一、“国学热”背后的危机警示
二、“80后”一代:令人忧虑的价值观走向
第二章 心灵危机——我们濒危的传统价值观
第一节 濒危价值观之“仁”
第二节 濒危价值观之“义”
第三节 濒危价值观之“礼”
第四节 濒危价值观之“智”
第五节 濒危价值观之“信”
第六节 濒危价值观之“忠”
第七节 濒危价值观之“孝”
第八节 濒危价值观之“廉”
第九节 濒危价值观之“耻”
第三章 文化的衰落与价值观消退——近代中国历史
重新解读
第一节 中华文化的衰落自有清一代始——清代200余年
“文化”解读
一、为什么要反传统
二、明朝时期的“中国文化”实况
三、清朝中国200余年的“文化”实况
四、中国人真正要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传统”?
五、中国人百年反传统的真相解密
第二节 令人震撼的中华传统文化遗失清单
第三节 清代200余年“文化变异”是清末“道德失范”的主因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道德乱象
二、文化不存道德何依
第四节 私塾终结60年与当前社会道德现状
一、清末民初时期传统儒学在社会上尚有余威
二、私塾终结60年是当前社会道德乱象本质原因
第五节 信仰之百年彷徨——赵公元帅终于取代孔圣人
一、反传统百年来中国人信仰的百年彷徨
二、“赵公元帅”走红的背后正是传统儒学的衰落
第六节 价值观之百年演变——《进化论》给了我们什么
一、《进化论》对中国人的影响
二、今天对《进化论》的重新解读
第七节 政治的背后是官德——贪腐的背后是官员的价值观取向
第八节 法治的背后是道德——再健全的法制也必须要由有道德的人来执行
第九节 文化虚无之心灵——也谈中国人的快乐
第四章 蓦然回首——中国传统美德更适合龙的传人
第一节 重拾自信——5000年中华传统文化重新解读
一、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二、中华文明在今天的六大优势
第二节 珍惜优势——从“儒家文化圈”现状看儒家文化
一、台湾地区民主的背后
二、今日“儒家文化圈”之社会文化现状
第三节 文化传承——中国力量的根基
一、今日中国之政治、经济崛起正是源于传统文化力量
二、民族的未来不能没有民族文化作凝聚核心
第四节 曾经的道德自豪——5000年文明史也是一部道德发展史
一、从历史分期上看
二、从文化传承来看
三、从治国安邦来看
四、近代中国之传统道德概况
第五节 中国人的“头顶星空”——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体系
一、传统道德体系曾经就是中国人的“头顶星空”
二、中国人还得回归对自己头顶星空的敬畏
第六节 中国人的做人根本——“仁、义、礼、智、信”一条也不能少
第七节 平江人的启示——中国有个平江县
一、平江人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传统道德继承
二、平江的传统文化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
第八节 世纪反思——论中国平江民间私塾现象
一、再说21世纪的平江古私塾
二、平江私塾的存在更多地源于当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平江农民念私塾的原因:学做人
四、“平江模式”对今天文化建设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启发
第九节 我们需要一场“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运动”
一、只有一场“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今日中国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已刻不容缓
三、今日中国之文化再也经不起折腾
四、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之根本目的是重拾对传统之自信和敬畏
第五章 浅谈当代中国之道德体系重建
第一节 学做事更要学做人——谈传统国学当进入现代教育体制
一、传统道德价值体系进入现代学校已迫在眉睫
二、愿中华传统美德能再一次闪耀在当代中国社会中
第二节 传统道德的科学继承——道德建设更是一项文化工程
一、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再认识
二、传统道德继承首先是道德文化的复兴工程
第三节 挽救人心必先匡正社会
一、法治治标,文化固本
二、形成法治建设与道德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第四节 “舆情法则”——新时代之社会道德新规
一、当今时代的“舆情法则”
二、信息时代之社会道德新规则
第五节 小结:当代中国道德体系构建之根基
一、也谈民主与法治
二、《道德情操论》在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重建中的盲点
三、当代道德体系构建当以继承传统为根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