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国社会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1.媒体负有不传播有害青少年成长信息的责任
德国民众享有言论与信息自由的权利,所以政府对媒体信息不举行预先的审查制度。但是,为了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信息的毒害,媒体发表的各种信息在事后可能受到审核,含有违反法律原则和基本法的价值观念的媒体信息将被传播限制或进行追诉。德国有一个由联邦青少年部、州青少年局、打击危害青少年媒体的机构等组成的监督遵守青少年保护规范实施情况的公法机构网络。设在波恩的危害青少年出版物联邦审核处,可以针对涉及暴力、美化纳粹意识形态、煽动种族仇恨、美化战争、歧视妇女以及色情等媒体信息宣布传播禁令以及发布相关的宣传与销售的禁令。除了外界的监督,传媒业自身也建立了一系列自律委员会,监督新闻、电视、电影、电脑游戏、光盘销售等行业的行为。另外,所有在德国范围内运作的电视提供者必须任命一名青少年保护专员,在节目内容安排上进行监督。
2.向青少年提供社会工作
德国的《社会保障法典》规定,应向年轻人提供促进其发展所需的青少年工作服务项目。青少年工作由青少年社团、集体和倡议团体以及公共青少年救助机构等承担。德国的青少年工作服务内容非常广,一切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都有可能成为其服务的范围。但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促进发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保障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咨询与矫正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德国的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较为完善,国家把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国家义务性工作,力图保证所有德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准确地说,青少年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工作范畴,并不属于德育范畴,但事实上在不同层面上起到德育作用。例如,青少年小组工作可以通过其专业的方法矫正行为不良的青少年,而这个过程必然经历认知的改变,而改变青少年对不良行为的认知过程也是帮助其树立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
五、德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一)突出民族精神的培养
德意志民族给世界的鲜明印象是有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精益求精、永不满足于现状的精神。前驻德大使、前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德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三个地方印象深刻: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说话有修养,知识面广,不怕辩论;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德意志民族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才可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的废墟上,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使国家迅速恢复元气,重新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德国高度重视培育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吸取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重要经验。德国中小学德育对青少年的这种民族精神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中小学校很重视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一方面通过德国历史、德国地理、宗教课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通过介绍民族英雄和著名科学家的事迹,突出德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德国人的优良品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榜样,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体现,是连接国家与公民的纽带。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必须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内容,使青少年充分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实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爱国热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