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问题的提出
下面有两段非常相似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我们熟视无睹的问题。
第一段:家长与小孩的对话
家长:宝宝快来吃饭了。
小孩:我不想吃饭。
家长:为什么不想吃呢?
小孩:这些菜我都不喜欢吃。
家长:你没有吃怎么知道这些菜不喜欢吃呢?
小孩:……(无言以对,但还是不吃)
第二段: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教师:同学们快来上“基础”课了。(新学期第一堂课)
学生:我不喜欢上“基础”课。(嘴上没有明说,但听课心不在焉)
教师:你为什么不喜欢上“基础”课呢?
学生:“基础”课没意思,没有什么用。
教师:你还没听课怎么知道“基础”课没意思、没用呢?
学生:……(无言以对,但还是我行我素)
上面这两段对话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非常熟悉的两种现象。透过这两种现象我们应该把握的是主体(小孩或学生)的思想倾向和心理状态,其根源在于主体的内在需要。
小孩不想吃饭,是因为他当下没有吃饭的内在需要,说白了就是肚子还不饿,于是找出各种不吃饭的理由和借口(比如说,菜不好吃、饭太硬、肚子疼等)。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孩子有饥饿的感觉和吃饭的内在需要。
学生不想上“基础”课,也是因为他当下没有产生对“基础”课理论的内在需要,但这并不等于说他根本就不需要上“基础”课,关键在于他还不了解“基础”课理论与他的成长成才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因为对一些新产品不了解而认为自己不需要一样。比方说,从有线电视到数字电视再到高清电视,开始很多人不接受它,认为购买这种新产品没有必要,后来通过专业人员的推销和宣传以及从使用者方面了解到新产品的优越性,于是逐渐产生了对新产品的内在需要。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想上“基础”课的问题,就必须让他们了解“基础”课理论与其成长成才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对“基础”课理论的内在需要。
问题是怎样使学生产生对“基础”课理论的内在需要?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基础”课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必须在“基础”课教学的趣味性上下工夫。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基础”课教学的理论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