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法律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民主主义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38421
  • 作      者:
    (德)阿图尔·考夫曼(Arthur Kaufmann)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在中国法学界久享盛名,但是拉德布鲁赫的成长经历、他的法学思想的形成历程以及他曾作为德国两届政府内阁的司法部长对德国立法的直接参与和影响等等,则不为我们所深入了解,这些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作者作为拉德布鲁赫的弟子,在法学思想上脉络相承而又自成一家,因此在本书中既客观地反映了拉德布鲁赫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又清楚地解析了拉德布鲁赫的法学思想的由来,对其中的许多存疑之处也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说。
展开
作者简介
    舒国滢,男,1962年生,湖北随州市人。1979年入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学习法律,1986年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1993-1994年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德国哥廷根大学(Universitat Gottingen)进修法哲学和法社会学。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法理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比较法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1995年首批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主要著作:《在法律的边缘》(2000年);合著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1998年)、《中国法理纵论》(1996年)、《中国法理学研究综述与评价》(1992年);译著:《法律智慧警句集》(2001年)、《法律论证理论》(2002年)。主要研究方向:德国法哲学、法学方法论、法美学、法律论证理论。
    阿图尔·考夫曼(Arthur Kaufmann,1923-2001),德国著名法哲学家和刑法学家。1923年5月10日生于德国莱茵兰-法耳茨州。1945年人海德堡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师从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兼修卡尔·雅斯贝尔斯、阿尔弗雷德·韦伯诸名家课程。1952-1957年担任德国卡尔斯鲁厄州法院法官。1957年重返海德堡,学习哲学(伽达默尔)兼修人类学(勒维特),并于1960年以《归罪原则》论文获得讲授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法哲学的资格,同年任萨尔布吕肯大学正教授。1969年起担任慕尼黑大学正教授,兼任法哲学与法律信息学研究所所长。曾荣获日本东京庆应大学(1970年)和希腊雅典大学(1987年)法学名誉博士以及其他大学哲学、神学名誉博士学位。担任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IVR)名誉主席和该协会德国分会主席,同时尚兼有德国巴伐利亚州科学院院士及国外一些科学院的院士。他于2001年4月11日在慕尼黑的寓所去世。考夫曼教授一生著作颇丰,是二战后德国法学界最有原创力的法哲学家之一,与于尔根·哈贝马斯、尼克拉斯·卢曼、卡尔·拉伦茨、维尔纳·迈霍菲尔等人同属当代德语国家有影响力的法学理论家。其在法律解释(诠释)学、法律方法论、法的理论及刑法哲学方面均做出了独创性贡献。他的代表作品有:《自然法与历史性》(1957年);《关于超越相对主义法哲学的思考》(1960年);《归罪原则》(1961年1版,1976年2版);《法律与法》(1962年);《法的本体论结构》(1962年);《论当代法哲学的处境》(1963年);《法与伦理》(1964年);《法律国一法官国一法治国》(1964年);《自由法运动》(1965年);《类推与“事物的本性”》(1965年1版、1982年2版);《作为解释学视境的语言》(1969年);《认同与分歧》(1972年);《由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到法律解释学》(1975年);《罪责与刑罚》(1983年2版);《转型中的法哲学》(1984年2版);《正义论》(1984年);《当代法哲学和法的理论导论》[与哈斯默尔(W.Hassemer)等合著,1985年4版];《正义——通向和平的遗忘之路》(1986年);《对法律逻辑与关系本体论的前思考》(1986年);《正义的程序论》(1989年);《后现代法哲学》(1992年2版);《法哲学》(1997年);《法律获取的程序》(1999年)。
展开
内容介绍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法律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民主主义者》主要内容包括:与吉斯塔夫·拉德布鲁赫初遇、人生的困惑、教授和社会主义者、政治活动的时期、魏玛民主立宪国家、重返教职、在精神的流放中、法的革新、文化与宗教、战争与和平、人道主义者·学者·伟人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工人社会主义者是浑然一体的人。而且即使是资本家,假如他足够“天真或朴拙,并能够把自己的正义感和其阶级利益保持协调”的话,那么他也是浑然一体的。相反,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社会主义学者,在他的本性金属上“有一块裂隙”,因此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因为理想是可变的,而利益却是不变的。他是一个典型的改变信仰者,这种人由于不是“天生的”社会主义者,他就试图不断抬高极端性来加以补偿。所以,劳动者政党的领导的位子应该归属于像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这样本身来自劳动者阶层的人。相反,学者应当限定自己的使命——当然,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即充当来自劳动者阶层的领袖们的顾问和助手。(在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拉德布鲁赫在担任部长期间是把自己视为纯粹的业务部长,而不是政治领导人的。)
    那么到底拉德布鲁赫为什么要成为社会主义者呢?他把在其身上很早生根的“根本的社会感情”非常简单、非常有说服力地统一起来了:“本不想要比别人更好”(《心灵之路》,第81页)。凡认识他的人,都很难为他的本性特征找到一个贴切的措辞。他是一位有伦理和宗教根基的社会主义者,只是我们切不可简单地将“宗教的根基”与“教会的根基”相提并论。拉德布鲁赫非常坚定地认可了这一不证自明的道理:
    “每一个有良心的人”,“不论他是不是社会主义者,只有当他意识到他比别人过得好得多的时候”,或许在他身上,才会激起“良心的轻柔之声;自然,这种自我暗示也与基督教之博爱伦理的基本原则一致,即爱邻人如同爱自己,爱自己不过就是爱邻人。”(《心灵之路》,第101页)拉德布鲁赫曾经有一次陪着一个因不及格而绝望的考生在整个城里转,安排他住进旅馆并安慰他(《书信集一》,第28页),促动他这样去做的难道不是爱邻人吗?教授这样做图什么呢?当然,拉德布鲁赫承认:这种根本伦理的最终结论从不是推论出来的,恐怕也从不可能推论出来。列夫·托尔斯泰直到死时才发誓放弃其动摇不定的态度,阿西西的方济各 “一生只能在贫困中生存,因为富人们一直向他施舍。拉德布鲁赫总结道:“然而,那种对优越地位(它由于不公正的分配生活财富而影响着个人)的警醒,作为一种折磨,一种负疚,一种内在的矛盾,活生生地存在于个人身上,因而就有效地孕育着个人的社会同情心和社会奉献感。我得承认,理念和现实之间的反差使我感到坐立不安,折磨着我的心,使我彻夜难眠,惊魂不定;在这一点上,如我所希望的,不可能是毫无成效的。”
    ……
展开
目录
当代德国法学名著总序
翻译凡例
致读者
与吉斯塔夫·拉德布鲁赫初遇
人生的困惑
教授和社会主义者
政治活动的时期
魏玛民主立宪国家
重返教职
在精神的流放中
法的革新
文化与宗教
战争与和平
人道主义者·学者·伟人
附录
拉德布鲁赫年谱
参考文献
研究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的文献
人名对照索引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