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诸儒鸣道集》研究:兼对前朱子时代道学发展的考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13899
  • 作      者:
    田智忠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田智忠,男,1971年生,河北宣化人,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中华朱子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出版专著一部,论文二十余篇。曾获得首届世界朱氏联合会国际青年学者朱子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哲学与文化>丛书·诸儒鸣道集研究:兼对前朱子时代道学发展的考察》主要内容包括:从避讳角度看《诸儒鸣道集》的原刻时间、从刻工角度看《诸儒鸣道集》的原刻时间、从版本学角度看《诸儒鸣道集》原刻时间的上限、从反证角度看《诸儒鸣道集》原刻时间的下限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那么,潘的这段话为什么就不能点断为“……作《太极图易说》(即《太极图说》)和《易通》(即《通书》)数十篇……”,也就是说周敦颐只是作了这两部书呢?值得注意的是,假设周敦颐真的是作了三书,而且它们也都被其后人“藏于家”的话,那么何以后来周的家人在编订“九江本”时,却没有收入已经是成文,而且又被藏于家的《图》呢?再者,据潘的这段话来看,根本不可能是像祁宽后来所说的那样,周敦颐只是把《图》单独传授给了二程(否则“藏于家”的《太极图》又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就是祁宽本人对自己的表述也将信将疑,所以才使用了“或云”二字,而当今的许多学者却对此二字视而不见)。再进一步说,既然潘兴嗣说过《图》与《说》都早已公开流传(至少是潘自己知道此事),而程门弟子们又说周敦颐又曾把《图》传授给了二程,何以二程自己却从来没有明确提及过事实上早已经被公开的《图》呢?自从朱子以来,许多人都试图对此疑问做出过解答,却都难以令人满意。仅以朱子的回答为例。一方面,朱子强调二程确有祖述《图》的文字:“程氏之书,亦皆祖述其意,而《李仲通铭》、《程邵公志》、《颜子好学论》等篇,乃或并其语而道之”;另一方面,朱子则强调二程不言《图》和《说》,是因为“《太极图》立象尽意,剖析幽微,周子盖不得已而作也。观其手授之意,盖以为唯程子为能受之;程子之秘而不示,疑亦未有能受之者尔”。
  ……
展开
目录
上编 关于《诸儒鸣道集》的基础性研究
导言
一 《诸儒鸣道集》简介
二 《诸儒鸣道集》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诸儒鸣道集》原刻年代考
一 从避讳角度看《诸儒鸣道集》的原刻时间
二 从刻工角度看《诸儒鸣道集》的原刻时间
三 从版本学角度看《诸儒鸣道集》原刻时间的上限
四 从反证角度看《诸儒鸣道集》原刻时间的下限
五 一点疑问
余论
第二章 “鸣道本”《二程语录》与《程氏遗书》比较研究
一 对《语录》与《遗书》之条目排列顺序的比对
二 对《语录》与《遗书》的详细比对与校勘
三 《语录》与《遗书》渊源关系新考
四 关于《语录》面世原因的推测
结论
第三章 关于《诸儒鸣道集》编者身份的初步推测
一 关于《诸儒鸣道集》选书标准的“去取不可晓”
二 对《诸儒鸣道集》选编质量的审查
三 必须考虑盗版的因素
四 图书编刻者所要具备的客观条件
五 从该书影响的角度看
六 与朱子可能的关系
总结
附录
第四章 《太极图》与《太极图说》之关系再考察
一 关于《图》与《说》之分与合的说明
二 从一则材料看”九江本“《通书》是否包含《说》
三 对”潘志“所记载周敦颐著作的新解读
四 结合《语录》《濂溪通书》看《图》与《说》早期的分合情况

下编 关于《诸儒鸣道集》的思想性研究
第五章 《诸儒鸣道集》视野下的宋代儒学多元性研究
一 河汾道统
二 朔学代表
三 江公望的《心性说》
四 刘子翚的《圣传论》
结论
第六章 周敦颐与张载的道学话语构建
一 周敦颐对道学话语模式的构建
二 张载对道学话语模式的构建
第七章 二程对道学话语的构建
一 天理观
二 性即理
三 仁说
四 工夫论
结语
第八章 谢良佐与杨时对道学话语的构建
一 谢良佐的高远之学
二 杨时之学趋于简易
结语
附录
刘子晕的《崇安圣传论》与《圣传论十首》详细校勘记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