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功能与反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12885
  • 作      者:
    涂阳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涂阳军,男,1980年11月出生,祖籍湖北荆州,生于湖南岳阳,现任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于201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为: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研究方向为:(1)儒家人格、道家人格及儒道互补人格;中国人人格的时代变迁。(2)组织公平及公平敏感性。(3)学习兴趣与动机。(4)大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内在机制及道家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软科学重点课题1项。参编学术著作或教材2部,译著1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的发展与创造丛书: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功能与反思》是第一部通过建构系统理论来探讨中国人人格的专著,只是其侧重点在道家。基于“道家”这一大的传统文化背景,探讨了道家人格的概念、测量、功能及由对道家人格的反思衍生出的儒道互补人格。结果发现:(1)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是一个由道、道家人性论及人之心理行为特征所组成的具有层级性的有机结构。(2)道家人格量表包括五大领域及十一维度。(3)道家人格多个维度在生活事件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大多数维度均与心理成长显著正相关,但只有少数维度与死亡焦虑显著负相关。(4)道家人格与儒家人格一道形成儒道互补人格,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在变动与社会环境、个人独特的性格及内在理想三者间的互动有关。
展开
精彩书摘
  各中介效应除大小与强度的区别外,还有性质的差异。其性质主要有两类:一类为自变量负向作用于中介变量,中介变量又负向作用于因变量,中介变量最终表现为一种正性的缓冲作用;另一类为自变量正向作用于中介变量,而中介变量又正向作用于最终的因变量,中介变量最终表现为一种负性的作用。前一类性质的中介变量有:自然、联系性、静、柔韧、谦退与寡欲,后一类性质的中介变量有:矛盾性、躁、超脱。尽管生活事件引起人情绪不安,引致神经质性的焦虑与抑郁,但尝试着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安适,并以相互转化、不断流变的思想来看待所面临的困难,在困境中信守自然顺任无为之理,同时保持对机会来临前的高度准备状态,积极积蓄力量与资本,暂时淡化自己的欲望及对目标追求的强烈动机,为人不过于争执好强,这些心理行为特征,将能够十分有效地降低自己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水平,并在自我情绪的调整中,迎来人生转机与机会。这一过程也与“时进时退”、“时儒时道”行为作风的内涵相一致。儒者:积极有为而力求有所作为,但当现实条件不允许或现实社会太过于黑暗之时,个人强作妄为,只能是取死之道,当其时,取道家推崇之行为方式,方是权宜且适宜之策,也正是“儒道互补”在人性心理行为层面的显露。其与《易经》之“坤卦”之义也恰相吻合,坤象征母马,为地,为大地之母,象征起源,强调顺任、隐藏,且暗藏事物变化之理(傅佩荣,2007;高亨,1998;周振甫,1991)。
  ……
展开
目录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道家人格的概念
一 道家思想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人格特征
二 人格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家人格
三 道家人格结构的理论模型及对道家人格的操作性界定
四 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的确证——对与“水”有关的成语、习语的内容分析

第二章 道家人格的测量
一 道家人格量表编制的过程、统计分析的思路及研究样本
二 道家人格量表的项目分析
三 道家人格量表的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四 道家人格量表各题项与其所属维度间及各维度间的相关
五 道家人格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
六 道家人格量表的信度
七 道家人格量表各维度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八 道家人格量表的常模及各维度在不同样本中的平均数比较
九 道家人格量表的题项形式
十 分析与讨论
十一 小结

第三章 道家人格的功能
一 缓冲负性情绪
二 对抗死亡焦虑
三 应对人生挫折
四 小结

第四章 道家人格的反思——兼论儒道互补人格
一 儒道互补的理论背景
二 道家道教代表人物的传记分析
三 道土人格特征的测查
四 儒道互补人格——基于王安石和嵇康的传记学分析
五 小结

第五章 综合讨论
一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及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二 道家人格的理论结构模型与界定
三 道家人格量表的编制及各维度的关系
四 儒道互补人格
五 统计方法与样本
六 研究意义与启发
七 本研究的创新
八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九 研究展望
十 总体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