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创造也会带来灾难
第一节 创造的另一面
第二节 思考的立足点
第三节 对创造和灾难的重新认识
第二章 和谐与人类
第一节 和谐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第二节 和谐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第三节 和谐是人类的避灾之路
第三章 和谐与自然
第一节 生物进化与和谐
第二节 非生命系统的演化与和谐
第三节 和谐是自然界一切系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根本特性
第四节 和谐也是自然的避灾之路
第四章 和谐的三个法则
第一节 法则1:和谐起源于能量受限制地释放
一、量子的特殊运动规律
二、有序结构是由能量受限制地释放产生的
第二节 法则2:和谐程度随系统发展阶段不同而变化
一、适应是产生和谐的根本原因
二、和谐程度
第三节 法则3:系统和谐的最佳比例接近黄金分割
一、遍布宇宙的黄金分割现象
二、黄金分割是系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能量分配适当时的比例
三、黄金分割出现在系统个体发育的青少年时期
四、系统和谐的比例
第五章 和谐因素与和谐层次
第一节 创造与稳定是影响和谐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 创造与稳定的和谐比例符合和谐法则3
第三节 影响创造与稳定的关键因子
一、能量与创造成正比,与稳定成反比
二、多样性既有利于创造也有利于稳定
三、适应性是调节稳定与创造的杠杆
第四节 和谐层次
第六章 社会和谐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老子的和谐社会理想为何行不通
第二节 "中庸之道"也可能导致极端
第三节 社会的和谐点
一、东西方文明的和谐点
二、社会制度的和谐点
三、性别的和谐点
四、社会批判的和谐点
五、艺术的和谐点
六、社会其他方面的和谐点
第四节 培养人的系统认同感
第五节 以适应性为杠杆对社会和谐比例的宏观调控
第七章 社会和谐需对科学进行反思
第一节 科学被用错地方会铸成大错
第二节 科学被神化就有可能带来灾难
第三节 如何反思科学
第八章 科学是什么
第一节 科学是知识
第二节 科学是一种方法
第三节 科学是一种文化
一、独创性和创新精神
二、客观性和严谨性
三、实证性与预测性
四、兴趣爱好与制度的结合
五、科学光环下的阴影
第九章 科学的局限
第一节 科学范围的局限
第二节 科学方法的局限
第三节 科学文化的局限
第十章 个人和谐的调控策略
第一节 亟须树立和谐的价值观
第二节 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儒家思想有利于人与人和谐
二、道家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
三、佛家思想有利于人内心和谐
四、"心学"--个人道德修养的儒、释、道综合之路
五、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几点补充
第三节 个人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提高创造力的理论
二、西方文明有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
第四节 以适应性为杠杆对个人和谐比例的微观调控
一、单一适应性调节策略
二、多样适应性调节策略
第十一章 个人和谐的方法
第一节 人是如何生活的
第二节 直觉是什么
第三节 对直觉的进一步认识
一、绵延与直觉
二、智的直觉
第四节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
第五节 科学人文的直觉方法
一、向外追求
二、向内反省
三、思想缝合、直觉涌现
第十二章 和谐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