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荀子评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28971
  • 作      者:
    郭志坤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是谁在孤独地激扬自己的人生<br>    影响千年中国人思想的儒之先贤们<br>    越过千山万水,倥偬岁月<br>    我们在一起<br>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br>    ——荀子(中国·春秋)<br>    原日本首富堤义明,一生只精读中国的《荀子》这一本书,学习荀子的帝王学,并应用于企业管理中。著名史学家、学者型总编郭志坤先生以史为据,纵论深承,以大家视野解读荀子这位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的性,天、礼、书、正名诸论。
展开
作者简介
    郭志坤,高级编辑(编审),首届上海出版人金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度又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奖。<br>    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配在文汇报社理论学术部当记者,编辑,1985年5月调任文汇出版社副总编辑,主持工作,1987年5月任文汇出版社总编辑,199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1995年8月调任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br>    出版界称其为“学者型总编”。他在《复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历史研究》、《齐鲁学刊》等50余种报刊上发表了《评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试论稷下学宫》、《略论唐代贞观年问的“论今引古”》、《秦始皇陵地宫猜想》等一百余篇史学论文。参加了《先秦诸子自述丛书》、《中国历代祝辞贺语大观》、《中国历代贡品大观》、《香港全纪录》、《澳门全纪录》等29部图书的
展开
内容介绍
    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具体分析了当时秦、齐、魏、楚四国的战略战术。他认为齐国“隆技击”,规定取得一个敌人首级的,就赏给八两黄金,这是单纯的杀敌技术,“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议兵》)。
展开
精彩书摘
    魏国“以度”取“武卒”,考试合格的,都享受免赋税、给田宅的待遇,数年之后,尽管士兵“衰”了,但仍然享受原来的免税授田宅的待遇,国家的包袱越背越大。“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议兵》)。齐、魏这两个国家的军队都是雇佣兵,“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鬻卖之道也”(《议兵》)。再看看秦国,秦国的战斗力很强。这是什么道理?荀子说:“秦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这也就是说,秦国“锐士”众多,战斗力很强,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必然结果。荀子说:“凡在于君,将率末是也。”(《议兵》)君者,政也。这就是说,一切决定于政治路线,将帅领兵打仗是从属于政治路线。政治才是决定一切的。荀子以楚国的例子来说明这一个问题。论装备武器,楚国是相当精的:用鲨鱼皮和犀牛皮做铠甲,像金石那样坚硬,用宛地出产的戟和铁矛,刺杀人像蜂蝎蜇人那样惨毒;论地理形势,楚国也是相当有利的:楚国有汝女、颍水、长江、汉水作为天险,有邓地一带的山林作为它的边界屏障,又可把方城作保护自己的围墙。然而“秦师至而鄢、郢举,若振槁然”,如此摧枯拉朽,一败涂地,这是什么道理?“是岂无坚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是岂无固塞隘阻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这是因为国家的政治不清明。荀子认为“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议兵》),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是在于“道”,即治军路线。在荀子看来。治军路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大时代的产儿/001<br>童年岁月/002<br>姓氏与王家血脉/003<br><br>第二讲 稷下游学/007<br>东行游学/008<br>“学始乎诵经”/010<br>《诗》的征引/015<br><br>第三讲 追寻先王之道/02P<br>开掘《书》之要旨/022<br>不作“末世穷年”的“陋儒”/024<br><br>第四讲 “最为老师”/029<br>稷下学官——“祭酒”/030<br>稷下的传统和苟子的治学/031<br>师承关系/034<br><br>第五讲 综百家之学/039<br>解诸子之蔽/040<br>批判中的吸收/044<br>相灭相生归融合/047<br><br>第六讲 西去秦都/051<br>“隆礼”与“重法”/052<br>立法同/056<br>“令行禁止,王者事”/059<br><br>第七讲 “山林川谷美”的秦国/063<br>追求富利乃人间正道/064<br>富民与兴邦同义/066<br>在富足中养成礼义精神/068<br><br>第八讲 “益地不如益信之务”/077<br>当务之急在于“益信”/072<br>人人都应守信/075<br>强盛的根基在于“隆信”/076<br><br>第九讲 “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08P<br>禁暴除害和选拔将领/082<br>“以德兼人”/085<br>治军要旨在于“壹民”、“同力”/088<br><br>第十讲 再作“祭酒”/093<br>“化性起伪”和“解蔽”/094<br>德育和智育并重/097<br>有教无类,因材施教/099<br>“国将兴,必贵师”/102<br><br>第十一讲 寓教于乐/105<br>“教娱统一”/106<br>“美善同一”/109<br>“中和之美”/112<br><br>第十二讲 “谈说之术”/117<br>既简且明的“谈说之术”/118<br>人情人理的修辞手法/121<br>三言两语的寓言特色/125<br><br>第十三讲 “行”高于“知”/129<br>学而后知/130<br>“行”高于“知”/133<br>行难知也难/135<br>“知有所合”/137<br><br>第十四讲 “形具而神生”/141<br>“心”为身体之主宰/142<br>“情”为性所生/146<br>“心生而有知”/149<br><br>第十五讲 “制天命而用之”/155<br>“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156<br>寓政治哲理于自然知识之中/160<br>“气”为万物本源/163<br><br>第十六讲 至诚化民/167<br>教化一生/P68<br>“治国之征”/170<br>“至诚”能化万民/173<br>宣教与处罚并用/175<br>“善假于物”,配以乐教/178<br><br>第十七讲 兰陵令/181<br>集诸家之长/182<br>人“最为天下贵”/185<br>人之性恶/188<br><br>第十八讲 修身以自强/193<br>伦理道德的“源”与“功”/194<br>礼为诸德之纲/197<br>“义利两有”/200<br>修身三法:学思行/203<br><br>第十九讲 寄情于“一天下”/207<br>“齐一天下”乃民心所向/208<br>统一天下“应以德兼人”/212<br>“天下将归于一”之预见/215<br><br>第二十讲 着眼于“法后王”/219<br>“变”为天地之道/220<br>“积微”、“积靡”的量变与质变/222<br>“法后王”的发展观/225<br><br>第二十一讲 苟子与苟学/229<br>学儒而背儒/230<br>“名实相符”/231<br>地位和影响/23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