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耳痛
概述
耳痛是社区医疗和耳鼻喉科就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大多数耳痛是由中耳炎(内耳炎症或感染)和外耳炎(耳道炎症或感染)引起的。大多数中耳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临床上慎用抗生素。并不是所有的耳痛是耳源性。耳上分布大量来自多条神经的感受器,继发性疼痛也很常见。大多数耳源性耳痛可见体格检查阳性结果;如果没有,需进行头颈部全面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来寻找疼痛的病因。病史和体格检查
充气式耳镜检查和全面头颈部检查
注意确定疼痛部位,司区分耳源性和非耳源性疾病
耳道疼痛提示外耳炎(外耳道充血)
鼓膜肿胀、发红、活动度差提示急性中耳炎(伴或不伴继发于穿孔的耳溢)
鼓膜收缩、活动度差提示严重中耳炎
鼓膜后肿块提示胆脂瘤或肿瘤
扁桃体不对称或悬雍垂偏离提示扁桃体周围脓肿或肿块
初步检查
鼓室测压法可发现中耳渗液、耳咽管功能失调或耳咽管阻塞
听力测验可诊断听力丧失
如怀疑穿孔或并发症(如反复感染、脑膜炎或乳突炎)时,考虑耳溢液细菌学和真菌学培养
颈部侧面平片可诊断咽后肿块或囊肿
如怀疑颅内损伤、囊肿或基底骨折,发现胆脂瘤、乳突炎或肿瘤占位,推荐颅脑CT
如怀疑恶性坏死性中耳炎,考虑全血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积率
如严重外耳炎反复发作需查血糖
基本处理
如患者出现窘迫,立即建立呼吸循环通路
给予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热敷、苯佐卡因溶液减轻疼痛
如有必要,采用利器清除耳垢和异物
中耳炎指南指出大部分患者仅需观察即可,不必给予抗生素;只有部分患者需给予抗生素,尤其是那些细菌感染高危者(如持续高热、免疫受损)
严重中耳炎持续3个月以上者需给予皮质激素治疗或鼓膜切开术
外耳炎可给予醋酸铝和2%醋酸、抗生素和(或)激素滴耳
恶性外耳炎可给予静滴抗假单孢菌或抗葡萄球菌抗生素
展开
——John Sinnott,MD
“对于我及所有工作繁忙的专业医生来说, “一病一页速成系列”是一套非常理想的丛书,因为它尽管简短但却涵盖了所有相关疾病的重点。”
——Dr.Robert Bemstein
“对于內科住院医师,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快捷而易于阅读的书籍。我发现本套丛书不但是解决每天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最好的参考指南,而且还是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第二、三阶段专业复习必不可少的补充读物。”
——S.Abdel-Meg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