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质性研究方法:健康及相关专业研究指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447207
  • 作      者:
    (澳)普拉尼?利亚姆帕特唐,(澳)道格拉斯?艾子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普拉尼·利亚姆帕特唐(Pranee Liamputtong),澳大利亚墨尔本拉特罗布(La Trobe)大学公共卫生学校的副教授,执教于社会学和人种学学院,并在大学下属的母婴健康研究中心做过研究员。普拉尼对文化与社会对怀孕、生育和性健康的影响问题有着特别的兴趣,并已在相关领域发表了几部著作及多篇文章。她所著的三部关于这些问题的著作在健康领域广为应用:《我的40天:一本供健康专业人员提供生育服务的跨文化资源的书》(My 40 Days:A Cross—Cultural Resource Book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in Birthing Services);《亚洲母亲,澳洲生产》(Asian Moth-ers,Australian Birth);《在澳洲的亚洲社团的产妇和生育健康》(Maternity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in Asian Societies)(与Lenore Manderson合著)。
  道格拉斯·艾子(Douglas Ezzy)  霍巴特的塔斯马尼亚大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学院的资深研究人员。之前他曾任教于拉特罗布大学的社会学和人种学学院,并且是该大学国家HIV社会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员,这个中心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机构。道格拉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个体和群体的意义和价值的社会构建。道格拉斯一直潜心于H1V/AIDs、精神卫生、工作和失业的社会学及宗教等的研究。他的文章发表在下述期刊上:《社会科学和医学》(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艾滋病的护理》(AIDS Care)、《质性社会学》(Qualitative Sociology)、《社会学》(Sociology)以及《社会学季刊》(Sociological Quarter)。他最近出版的著作包括:《叙述失业》(Narrating Unemploymerit)(2001)、《质性分析:实践与创新》(QualitativeAnalysis:Prattice and Innovation)(2002、2003)以及《实践女巫的骗术》(Practisingthe Witchcraft)(2003)。
  郑显兰,重庆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她的社会兼职有: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重庆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以及《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委等。她主编出版的《现代儿科护理手册》获2001年度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曾分别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进行为期2年和6个月的培训和访学活动。近年来,她先后出席在澳大利亚、荷兰、美国、瑞典、墨西哥、希腊等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其在会上做的口头发言获得各方专家的好评,为国际医护界人士认识我国的护理研究现状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
内容介绍
  将系统阐述质性研究法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的类型及其具体应用,并附辅导练习。在目前国内研究者还不太熟悉质性研究方法的情况下,该书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人文学科类的研究生是非常好的教材,对研究人员则是非常好的研究工具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质性研究相关理论:传统与创新
  应用于健康领域的质性研究理论是完整的。理论对了解和获得实证质性研究及其实践是有用的。本章论述了一些指导并影响质性研究的传统理论。传统理论与具体的卫生领域的实证研究之间所存在的建设性的、强有力的互动由来已久。本章将继续就这一方面展开对话与辩论。
  本章以回顾理论在实证质性研究中的角色开始。我们认为不同的研究项目在对理论的运用方式上是不同的,承认并接受这种理论应用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本章的其余部分介绍了指导和影响质性研究方法的理论。这些介绍本身并不充分,但目的是为了帮助研究者思考什么理论最适合于他或者她的研究。每一部分介绍了在理论中的一到两个关键概念,从其他角度对比了这些理论,并且例举了短小案例说明这些理论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运用。
  质性研究中存在大量的理论传统导向(Denzin,1997;Vidich and Lyman,1994)。我们选取了一些常用的并且在质性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如果这些理论没有一个符合你的具体研究,你还可能发现与你的研究更加相关的理论。我们讨论的理论传统包括:实证主义、民族志、现象学、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诠释学。
  质性研究的首要问题
  开展任何一项质性研究都需要首先澄清三组相互联系的问题:
  该研究的理论框架是什么?
  该研究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该研究的预期结果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逻辑上彼此紧密承接,而实践中,很多研究是从第二个或第三个问题开始展开的,在研究过程中再由此及彼。这三个问题相互联系而且都需要澄清,然而,哪个问题应优先考虑以及这三个问题该怎样回答取决于研究的目标。
  道格拉斯·艾子关于失业人群的研究的理论框架出自于对符号互动论和叙事理论的融合。该研究旨在用这一理论框架来促进叙事理论。在该研究中,失业人士对失去工作的实质性的叙述其实处于次要地位,而首要(理论)目标是形成叙事理论。
  与之相反,在一项关于HIV/艾滋病患者更换工作的研究中,研究的意图是为政府或社区部门提供信息以改善他们的服务(Ezzy et al.,1999)。工作更换的实质问题是该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选用的理论框架则是为了促成其达到研究目标的工具。那种强调潜意识力量的作用的理论,以及探查全球劳动力市场在艾滋病患者的工作经历中作用的理论,在此项研究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该研究发展了疾病、符号互动理论以及同性恋文化的理论框架。当一种理论创新实现以后,这种理论就会被用来解决研究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理论是对各种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观点的阐述。不同的理论框架解释不同的现象。例如,理性抉择理论就是一个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可用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个人理性抉择的结果。心理分析理论强调非理性以及无意识在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符号互动理论则强调对象征性地产生的主体间的解读。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理论框架。所要强调的是:总的理论框架从根本上造就了研究的重点,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研究所需要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一定的理论框架只适用于一定的研究问题。一个强调社会生活具体表达性质的理论更适用于对女性乳房检查经历的研究,但对医生在医学期刊上发表关于乳房检查的新进展的研究方式就不那么适合。这并不是说这一理论在这项研究中没有价值或没有意义,重要的是研究的实质性问题以及主要目标要与理论框架相匹配。
  有时理论框架源于个人选择的研究惯例。例如,很多质性研究都声称在符号互动理论模式下进行扎根理论研究。然而,即使是符号互动理论也被分成若干理论派系(参见后面关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阐述)。
  一些研究者可能更重视处理一些特殊的研究问题,例如,对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越南女性乳房筛查的理解问题。如果质性研究不是建立在理论框架上,研究者就会在事实上采用特别的框架而不承认它。但是如果研究惯例已经建立了的话,这种做法就不会存在。很可能因为用于研究的一系列的技术路线已经建立而导致研究者用同一方法来寻求相似的答案。例如,文献中对澳大利亚越南和少数民族女性乳房检查方面的研究已经存在。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只是用而不是检查研究中的理论假设的做法会影响该研究的独到发现。
  另一方面,一些人沉迷于理论。尽管理论在质性研究中的角色很重要,但理论任务的复杂性不应该阻挡研究者提出实证性的研究问题。继承早期质性研究者的符号互动论者和实证主义者的一大贡献就是,将复杂理论问题暂时搁置在一边,或是寻求即使还不完善的解决方法来继续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者一旦确定了一种或几种理论承传、选择了研究的实质性焦点问题、明确了研究的预期结果,那么接下来就需要仔细建构研究的方法路线。本章的其余部分更详尽地叙述了质性研究中理论导向的角色,并且简略阐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理论。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影响着质性研究,因为,在很多方面,它与质性研究是对立的。它是一种包含很多与质性研究方法非常对立的理论概念的组合。在社会调查中,实证主义涉及一种信念,即社会科学是像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一样的科学。实证主义者总是更喜欢用量化研究方法来测量事物,喜欢使用结构化的问题和构建能用统计学分析的标准。实证主义者喜欢结构主义式的解释,他们尽量避免对人类意愿和情感的解释性阐述(Giddens,1974;Maseide,1990;Mills,1959;Williams,1976)。
  像物理学家一样,社会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者喜欢那种标准化的、可重复的,并能检验假说的方法。他们坚信这种方法能够得到真实客观的结论。实证主义者试图消除或避免影响研究进程的诠释,目的是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例如,他们要求采访者总是以相同的方式问同样的问题,要求在提问的时候不能带有任何个人情绪,并且访谈中要和被采访者保持距离[Bergen,1993;Prus,l996;还可以参见古布里厄姆和霍尔斯泰恩(Gubrium and Holstein,1997)以及希尔弗曼(Silverman,2001)关于“情绪化”与实证主义者的对立的讨论]。
  质性研究者已经论证了用实证主义者研究物质的方法来研究人是错误的。因为人类社会的中心议题是社会生活的意义和解释,人与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为了理解人的行为,你必须理解人对事件和行动的解释(Berger and Luckman,1967),质性研究的中心是理解意义和诠释。
  民族志
  民族志是一种包含了许多理论承传的方法学(第8章进一步阐述了民族志中的研究方法)。本部分的重点是将民族志中一个主要的理论承传的假设与其他质性研究中的理论承传相比较。在随后的第6章会更加系统地讲述健康和社会研究领域的民族志。该部分将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审视民族志的理论承传。
  相对于社会学研究,民族志与人类学研究的联系更加密切。实际上,民族志有时被看成是人类学家做的事情(Atkinson et al.,2001;Denzin,2003;Geertz,1973;Silverman,2001)。民族志在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中的应用也逐渐普遍起来。不过,它经常被冠以不同的术语,如“社区调查(communities studies)”(Whyte,1955)。
  克利福德·格尔茨(Geertz,1973)是众多推崇在人类学中运用解释性民族志的最有影响的拥护者之一,我们将把重点放在他对民族志理论导向描述的分析上。不过,应该强调的是,民族志包含多种理论承传,而格尔茨的解释性民族志理论只是其中之一(Rosald0,1989)。格尔茨认为民族志不是用它采用的技术来定义的,如参与式观察与访谈,而是由其特殊的智力活动定义的,他称这种智力活动为“深度描述(thick description)”(P.5)。深度描述注重的是细节和背景信息,它旨在通过描述人们行为的意义来解释他们的生活模式,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模式被理解和被认为是合乎逻辑的。另一个描述这些意义模式的词是“文化”。格尔茨认为文化是建立在社会结构的基础上的,且赋予人们行动的意义(P.12)。
  民族志,至少格尔茨描述的解释性民族志,聚焦在一个群体的文化、网络和意义模式,这些因素构成了文化,引导并解释人们的行为。民族志的研究目标是发现文化框架,分析它的结构和内容,并以此来解释特殊社会现象。根据格尔茨(Geertz,1973,P.20)的观点,应该强调没有一种文化能够被全面描述出来。民族志的研究总是片面的和不完善的猜想性解释(Atkinson et al.,2001;Silverman,2001)。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质性研究的背景
第1章 质性研究相关理论:传统与创新
质性研究的首要问题
实证主义
民族志
现象学
符号互动论
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
诠释学
结论

第2章 严谨、伦理与抽样
理论方法的严谨性
确保严谨的技巧
质性研究的抽样策略
理论抽样
结论

第二部分 质性研究方法的类型
第3章 深度访谈
什么是深度访谈
访谈的艺术性
访谈技巧
措辞“问题”
构建主题目录
探查
访谈的管理
访谈录音
转录访谈
深度访谈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结论

第4章 焦点团体
什么是焦点团体访谈
焦点团体的历史
为什么使用焦点团体
焦点团体作为方法
焦点团体的相互作用
参与者
多少个访谈小组,多少个参与者才足够
怎样招募参与者
奖励措施
协调员
记录员
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焦点团体访谈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成功的焦点团体访谈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结论

第5章 非干预性研究方法
什么是非干预性研究法
为什么要运用非干预性研究法
非干预性研究法的历史
非干预性研究法作为一种方法
非干预性研究法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什么决定非干预性研究的好质量
结论

第6章 叙事分析与人生历程
为何使用叙事分析
叙事是什么
叙事导向访谈
叙事分析的类型
政治、伦理和叙事分析
生活史与叙事分析
叙事分析在健康与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结论

第7章 回忆工作
回忆工作是什么
为什么应用回忆工作
回忆工作的历史
回忆工作作为一种方法
回忆工作:过程
回忆工作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回忆工作资料能被归纳吗
回忆工作成功的决定因素
结论

第8章 民族志
什么是民族志
民族志能做什么
民族志的历史
民族志学者
作为方法的民族志
民族志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结论

第9章 参与行动研究
什么是参与行动研究
为什么采用参与行动研究
参与行动研究及行动研究
参与行动研究的历史
理论视角
作为一种方法的参与行动研究
参与行动研究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什么决定参与行动的质量
结论

第三部分 质性研究的应用
第10章 对易受伤害人群的研究
易受伤害人群和敏感性问题研究
资料收集的恰当方法
程序的敏感性
结论

第11章 在线:在网络空间做质性研究
在线
在线研究提供什么:在线研究的利和弊
访问在线参与者的方法:一些实践的考虑
网络空间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在网络空间的研究:方法和例子
兰吉论

第12章 理解质性资料:分析过程
研究设计与资料分析
第一步:识别分析的单元
内容分析
话语分析
后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扎根理论或主题分析
计算机辅助质性资料分析
伦理、政治和质性资料分析

第13章 质性研究计划书的撰写
什么是研究计划书
研究计划书的结构
撰写过程
一份成功研究计划的决定因素
结论

第14章 质性研究论文的写作
质性研究论文写作的特点
读者是谁
质性研究论文的组织结构
好作品:寻找什么
发表
质性研究类论文的评判标准
结论

第15章 结论——新方向
结束语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