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有机立体化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35695
  • 作      者:
    朱华结编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在整合有机立体化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有机立体化学反应的不同选择性,论述了手性分子旋光计算、对映选择性合成、立体选择性合成、化学选择性合成以及天然产物全合成实例等五大内容,并将相关的(量子)化学计算内容穿插在不同研究领域中进行了介绍。本书的最后一章是学科相关的计算软件应用,作者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过渡态模型的建立和用于确定分子的立体构型手性分子的13C NMR波谱和旋光等计算。这些问题均是现代有机立体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br>    本书能为有机立体化学相关研究人员、研究生等提供较为全面的研究实例和方法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章  对映选择性反应<br>    生命体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无论在宏观还是在微观,手性都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在微观领域,随着对立体化学认识的深入,合成化学家想出各种办法在手性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进行控制,以得到预期的手性分子。前面讲到,如果化合物只有一个潜手性中心,那么在反应中,所产生的产物为一对对映体(enantiomer),若其中一个对映异构体数量在反应后超过另一个对映体的数量,这一反应为对映选择性反应(enantioselectivereaction)。实际上,它是立体选择性反应(stereoselective reaction)的一个特例。由于它最简单,人们研究得相当多而且透彻,因此,这里也就相应地将对映选择性反应单列出来。<br>    为了达到让其中一个异构体的数量在反应后超过另一个异构体的数量,通常需要加入有机手性催化剂,或有机手性配位化合物(螯合物),从而在需要生成的手性中心的位置附近产生一个不对等的反应空问,从而影响反应时的活化能。因此,对映选择性反应又称为催化对映选择性反应(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reaction)。主要的反应类型为催化对映选择性加成反应(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和催化对映选择性还原反应(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reduction)等。<br>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在对映加成反应中,利用有机锌试剂的研究占了主要的位置。除此以外,也有有机铜试剂等。在本章的前面,我们用较大篇幅来介绍二乙基锌试剂与手性催化剂的应用。在随后的内容里,我们介绍这一反应过程中出现的若干实验现象等。在本章里,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不同手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因此,只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编号。
展开
目录
序<br>前言<br>第1章  分子的手性<br>1.1  旋光值的测量<br>1.2  旋光现象的理论解释<br>1.3  旋光的计算<br>1.3.1  Brewster模型及糖旋光的计算<br>1.3.2  螺旋模型<br>1.3.3  量子化学计算模型<br>1.3.4  矩阵模型<br>1.4  ORD、CD与VCD<br>1.4.1  ORD谱及其应用<br>1.4.2  CD谱及其应用<br>1.5  13C NMR的计算与相对立体构型的确定<br>1.6  手性分子的拆分原则<br>1.7  手性中心的合成控制原则<br>参考文献<br>第2章  对映选择性反应<br>2.1  手性分子的研究现状<br>2.2  对映选择性1,2-加成<br>2.2.1  催化剂-Zn配合物<br>2.2.2  催化剂-Zn-Ti配合物<br>2.2.3  对酮的1,2-催化加成<br>2.3  a,β-不饱和醛酮的对映选择性1,4-加成<br>2.4  其他有机锌试剂对醛酮的对映选择性1,2-和1,4-加成反应<br>2.4.1  其他有机锌试剂对醛酮的1,2-加成<br>2.4.2  其他有机锌试剂对a,β-不饱和醛酮的1,4-加成<br>2.4.3  二烷基锌和炔基锌盐对亚胺的1,4-加成反应<br>2.5  催化对映选择性还原反应<br>2.5.1  对映选择性1,2-还原反应<br>2.5.2  对映选择性1,4-还原反应<br>2.5.3  对映选择性还原偶联反应<br>2.6  其他相关的对映选择性反应<br>2.6.1  对映选择性醇醛缩合反应<br>2.6.2  对映选择性环氧化反应<br>2.6.3  其他对映选择性反应<br>2.7  两个对映选择性合成天然产物的实例<br>2.7.1  (+)-obtusenyne的全合成<br>2.7.2  (+)-brefeldin A的全合成<br>2.8  对映催化加成反应中的三个实验现象<br>2.8.1  手性放大效应(非线性效应)<br>2.8.2  自催化效应<br>2.8.3  奇-偶碳效应<br>参考文献<br>第3章  立体选择性反应<br>3.1  分子的构象研究<br>3.2  构象异构现象<br>3.3  构象对有机反应的影响<br>3.3.1  对还原偶联反应中的对映选择性影响<br>3.3.2  烯醇类消旋体异构化中酸结构构象的影响<br>3.3.3  催化剂自由构象对催化对映选择性的影响<br>3.4  非标准手性碳类手性化合物<br>3.5  区域选择性控制反应<br>3.6  立体选择性控制反应<br>3.6.1  立体控制中的几个经验规则<br>3.6.2  利用分子自身的结构特点进行的立体化学控制<br>3.7  立体选择性合成中的理论计算<br>3.8  天然产物研究中的机理研究<br>参考文献<br>第4章  化学选择性反应<br>4.1  选择性还原反应<br>4.1.1  醛酮的选择性还原反应<br>4.1.2  酯基以及羧酸的选择性还原反应<br>4.1.3  酰胺和N杂环的化学选择性还原反应<br>4.1.4  叠氮以及过氧化物的化学选择性还原反应<br>4.1.5  碳-碳双键或叁键的化学选择性还原反应<br>4.1.6  亚胺的化学选择性还原反应<br>4.1.7  硝基芳烃的化学选择性还原反应<br>4.1.8  其他基团的选择性还原反应<br>4.2  化学选择性加成反应<br>4.2.1  化学选择性羰基加成反应<br>4.2.2  其他化学选择性加成反应<br>4.3  化学选择性氧化反应<br>4.3.1  醇的氧化反应<br>4.3.2  硫醚的氧化反应<br>4.4  其他选择性反应<br>参考文献<br>第5章  天然产物研究中的有机立体合成与计算<br>5.1  有机合成中的逆向合成<br>5.2  活性化合物的逆合成研究中的模式识别<br>5.3  天然产物的合成实例<br>5.3.1  FR901464的全合成<br>5.3.2  (+)-aigialospirol的全合成<br>5.3.3  lepadin的全合成<br>5.3.4  (+)-machaeriol D的全合成<br>5.3.5  (+)-hirsutene的全合成<br>5.3.6  isochrysotricine与isocyclocapitelline的全合成<br>5.3.7  crisamicin A的全合成<br>5.3.8  紫杉醇系列衍生物<br>5.3.9  yanucamide A的全合成与构型鉴定<br>5.3.10  nonactin的全合成<br>5.3.11  amphidinolide Y的全合成<br>5.3.12  halipeptins A的全合成<br>5.3.13  (+)-brefeldin A的全合成<br>5.3.14  malyngamide U的全合成与立体构型的纠正<br>5.3.15  (-)-isoprelaurefuoin的全合成<br>5.3.16  其他天然产物全合成的一些例子<br>5.4  从天然产物刘天然产物或活性化合物<br>5.5  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计算研究<br>5.5.1  计算13C NMR波谱<br>5.5.2  计算旋光<br>参考文献<br>第6章  计算化学在天然有机手性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br>6.1  软件应用介绍<br>6.1.1  Gaussian 03软件<br>6.1.2  多文件顺序计算<br>6.2  计算化学在化学反应过渡态研究中的应用<br>6.2.1  还原反应过程中的若干过渡态结构问题<br>6.2.2  溶液状态时的能量校正<br>6.2.3  其他反应类型的过渡态结构设计<br>6.3  手性分子的旋光计算<br>6.3.1  HyperChem软件基本功能简介<br>6.3.2  构象搜索操作<br>6.3.3  分子构象坐标的取用<br>6.3.4  利用Gaussian 03计算手性分子的旋光<br>6.4  利用矩阵模型来计算柔性手性分子的旋光<br>6.5  手性分子的13C NMR计算<br>6.5.1  13C NMR的计算设置<br>6.5.2  13C NMR数据的校正<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