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84858
  • 作      者:
    鲁统部,等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介绍了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结合作者研究团队及国内外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制化学品和氮还原制氨的*新进展,包括催化剂的设计合成、结构表征、催化性能和催化机理,并且提供了相关实例、数据、图表和文献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概述
  随蒸汽机发明出现的**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先后成就了英国及美国世界**强国的地位。但是,三次工业革命均依赖化石能源提供能量,导致化石能源被快速消耗。化石能源短缺和CO2过量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际能源需求仍然主要依赖化石能源,能源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为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加速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能源转型战略,制定更加积极的低碳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能源结构由以化石能源为主向可持续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变。利用太阳能或由太阳能、风能发电产生的清洁电能,在催化剂作用下将水分解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氢气,或者将CO2还原为燃料和化学品,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这不仅可以将太阳能、风能等转换为化学能,实现间歇式清洁能源的存储;还能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实现碳减排,缓解温室效应。因此,利用光、电催化技术,实现高效分解水制氢、还原CO2制化学品,以及氮还原制氨,有望同时缓解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
  1.1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的概念
  在阐明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概念之前,有必要对碳达峰和碳中和进行基本介绍。碳达峰是指在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向大气中排放的CO2量达到*高值。碳中和,又称净零碳排放或净零碳足迹,是指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向大气中排放的CO2量与CO2转化的量基本相等,即CO2净零排放。
  实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不仅涉及能源、制造、采矿、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而且还涉及农林牧渔业及各类服务业,覆盖整个社会生活。碳中和的实现必须长期坚持节能减排和生态优先的发展方式。通过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加快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发展。很显然,要从源头上减少CO2的排放,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至关重要。不管是光、电分解水制氢,光、电、热催化CO2还原制燃料或化学品,还是光、电催化氮还原制氨,均需要有高活性催化剂对H2O、CO2或N2进行活化转化。因此,开发高效催化剂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十分必要。
  基于以上分析,本书从广义上把能够利用太阳能或由太阳能光伏发电产生的电能催化分解水产氢和CO2及氮还原的催化剂统称为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
  1.2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的发展历史
  光合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吸收太阳光,将水和CO2转化为淀粉、葡萄糖和纤维素等,并释放氧气。模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储存太阳能的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了科学家的视线。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尝试利用光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实现分解水和还原CO2或N2。本节主要介绍分解水制氢催化剂、CO2还原催化剂和N2还原制氨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1.2.1 分解水制氢催化剂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载体,具有燃烧热值高、不污染环境、利用形式多样等优势,因而被认为是取代化石燃料的*理想能源。2022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规划》指出,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要以绿色低碳为方针,加强氢能的绿色供应,营造形式多样的氢能消费生态,提升我国能源安全水平。要发挥氢能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支撑作用,深挖跨界应用潜力,因地制宜引导多元应用,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的能源消费转型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从制氢来源分,氢能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灰氢是通过煤化工制取氢气,在制氢过程中伴随大量CO2排放;蓝氢是通过甲烷重整制得氢气,在生产过程需要利用碳捕捉、利用与储存(CCUS)等技术,以降低碳排放;绿氢是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光电催化分解水制取的氢气,在产氢过程中零碳排放,因此绿氢是氢能生产的*理想的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氢气仅有5%来源于绿氢,剩下的95%均来源于灰氢或蓝氢。主要原因是绿氢生产受到制造成本的限制,目前工业应用碱性电解水设备,其电能到化学能(氢气)的转化效率仅有60%~70%,每立方米的氢制造成本在3元以上(按每千瓦时电成本0.55元计算)。而灰氢或蓝氢每立方米氢的生产成本在1元以下。电解水制氢的低效率、高成本导致其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开发高效的电解水催化剂,提高电能到氢能的转化效率,同时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千瓦时电成本,是电解水制氢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核心和关键。
  电解水制氢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多年前。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尼科尔森和解剖学家卡莱尔在实验室中发现了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现象。随后法拉第于1834年明晰了电解水的原理,并提出“电解”的概念,总结出法拉第电解定律。1888年,俄国拉契诺夫研究出单极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并申报了专利。1955年特雷德韦尔潜艇用电解槽诞生。1962年鲁奇公司700m3/h的大型压力水电解槽建成。理论上,1.23V电压可以驱动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实际上,在该热力学平衡电位下,电解水制氢几乎不能发生。由于过电位的存在,需要有高于平衡电位的附加电位来克服过电位,以驱动电解水反应的发生。过电位源于多种因素,包括活化、浓度和欧姆损耗等。过电位在不同的电极材料中有所不同,对电催化剂进行结构优化可以降低过电位,从而获得高效的电解水制氢效率。
  在早期的电解水研究中,运用较多的是铂、钌、铱等贵金属催化剂,它们能够有效降低过电位,促进电解水制氢反应在较低电位下进行。例如,邢巍等构筑了以铱为阳极催化剂、铂为阴极催化剂的酸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仅需1.84V的槽电压就能获得3A/cm2的电流密度,同时能够在2A/cm2的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2000h以上[1]。然而,高成本和资源稀缺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为了充分发挥贵金属电催化分解水制氢优势,研究者一方面制备暴露特殊晶面的贵金属纳米晶,以增加活性位点;另一方面利用合适的载体制备单原子分散的贵金属催化剂,以提高原子利用率。尽管如此,贵金属催化剂仍然难以满足大规模使用的需求。因此,研究者致力于寻找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等具有良好的电解水制氢催化活性。金属硒化物和磷化物也具有较好的电解水制氢性能。Se和S*外层电子构型相似,过渡金属硒化物常常表现出与相应硫化物相似的电解水活性[2];与金属硫化物相比,金属磷化物因磷具有更大的原子半径,表面暴露的配位不饱和金属位点更多,常常具有更高的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但是,金属磷化物导电性和稳定性较差,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金属-金属磷化物复合催化剂,以提高电导率,并利用金属和金属磷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析氢和析氧反应的过电位,提升电催化析氢性能[3]。同时,进一步将金属-金属磷化物负载于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等基底材料中,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析氢活性[4]。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电解水催化剂。LDH是水滑石和类水滑石的统称,其结构与水镁石类似,由带正电的(M2+,M3+)(OH)6八面体层周期堆积而成,层间含有阴离子和水。将具有电催化析氧活性的三元金属引入到LDH层,可降低电催化分解水过电位,提高催化活性[5]。
  以上研究表明,催化剂电解水效率与其活性位点密切相关,通过增加电催化活性位点的数量,可增强其析氢效率。同时,由于大多数过渡金属化合物为半导体,其电导率较低,提高催化剂的电导率也是增强析氢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虽然大量非贵金属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电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但这些催化剂普遍存在稳定性不足,尤其是用于PEM电解槽,难以适应电解槽长时间运行的要求。到目前为止,铂、钌、铱等贵金属仍然是析氢综合性能*好的电催化剂。
  近年来,除了上述纯水电解槽外,直接利用电解海水制氢也备受关注。该过程可以直接使用海水作为电解质,可有效解决淡水紧缺的问题。例如,乔世璋等发现通过在氧化钴表面引入Cr2O3路易斯酸层来驱动表面水分子解离,并结合羟基形成富碱环境,能够有效提升电解海水制氢的活性和稳定性,并抑制氯气和杂质沉淀的生成[6]。谢和平等在海水与碱性电解液间加入疏水透气膜,由于存在水蒸气压力差,能够实现水蒸气从海水端自发扩散到电解液中,实现了高效电解海水制氢,组装的电解槽在25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够稳定运行3200h以上[7]。这些研究工作为电解海水制氢提供了新思路。
  将太阳能及风能发电产生的电能用于电解水制氢,可以实现清洁能源的转化与存储,但这需要光伏和风力发电设备,增加了制氢成本。模拟自然界光合作用,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利用太阳光光解水制氢,可简化制氢步骤,减少设备投资,降低制氢成本,这项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光解水制氢研究始于1972年,日本东京大学Fujishima和Honda*次发现,TiO2电极在一定波长光的照射下,能够催化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8]。这一重大发现为直接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提供了可能,因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9]。传统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催化剂主要集中于TiO2。TiO2是一种n型半导体,具有无毒、稳定、廉价等优势,但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快、电导率低、可见光吸收弱等缺点,导致利用TiO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效率很低。在TiO2上负载金属如Pt、Au、Pd、Rh、Ni、Cu、Ag等,可以增强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性能,因为这些金属的费米能级低于TiO2,受光激发后,TiO2产生的光生电子可以从导带转移到TiO2表面负载的金属上催化产氢,而光生空穴保留在TiO2价带上催化水氧化产氧,从而促进了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增强了其催化活性。
  继TiO2之后,具有钙钛矿结构的SrTiO3也被广泛研究。Lehn等研究了SrTiO3负载各种贵金属后的光催化分解水活性,发现SrTiO3负载Rh后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10]。Domen等围绕SrTiO3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进行了持续研究,发现SrTiO3负载NiO后,形成的NiO/SrTiO3具有较高的光催化分解水活性[11]。*近,他们设计合成了铝掺杂钛酸锶(SrTiO3∶Al)光催化剂,通过SrTiO3:Al的晶面选择性沉积,分别引入助催化剂Rh/Cr2O3和CoOOH促进析氢和析氧反应,在波长为350~360nm光的照射下,光催化全解水的外量子效率高达96%,意味着催化剂吸收的光子几乎全部用于分解水产氢,没有能量损失[12]。Domen等进一步以改性的铝掺杂钛酸锶为光催化剂,建造了一个100m2的规模化光催化分解水面板式反应器(图1-1),太阳能到氢气的转换效率(STH)达到0.76%,并能持续运行近一年[13]。此外,同属钙钛矿型的钽酸盐如Na(K,Li)TaO3也被证实具有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其中NaTaO3的活性*高[14],掺杂金属或负载金属氧化物后,其光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升[15]。米泽田等研究发现,通过聚集太阳光中先前浪费的红外光,可以加热Rh/Cr2O3/Co3O4-InGaN/GaN催化剂,在光催化全解水过程中不但促进了正向的分解水产氢产氧反应,而且抑制了逆向的氢气和氧气的复合反应,催化剂在*佳反应温度(约70℃)下实现了高达9.2%的STH效率[16]。
  图1-1 100m2规模化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平面反应器
  TiO2等氧化物及相应的氧酸盐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们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这类半导体带隙较宽,只能在紫外光作用下才能驱动光解水制氢反应,而在太阳光谱中,紫外线只占4%左右,因此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很低。为了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开发可见光响应尤其是具有长波长光吸收的半导体光催化剂非常关键。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1
1.1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的概念1
1.2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的发展历史2
1.2.1 分解水制氢催化剂2
1.2.2 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6
1.2.3 氮还原制氨催化剂11
参考文献14
第2章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的合成22
2.1 气相合成法22
2.1.1 物理气相沉积法22
2.1.2 化学气相沉积法26
2.2 液相合成法28
2.2.1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29
2.2.2 沉淀法32
2.2.3 挥发法33
2.2.4 界面扩散法33
2.2.5 溶胶-凝胶法34
2.2.6 微波合成法35
2.2.7 电化学沉积法35
2.2.8 静电纺丝法36
2.3 固相合成法38
2.3.1 球磨法38
2.3.2 高温合成法38
2.3.3 晶种诱导合成法39
参考文献40
第3章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的表征47
3.1 显微学表征技术47
3.1.1 扫描电子显微镜47
3.1.2 透射电子显微镜57
3.1.3 扫描隧道显微镜67
3.1.4 原子力显微镜74
3.1.5 小结79
3.2 X射线表征技术81
3.2.1 X射线源81
3.2.2 X射线衍射84
3.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91
3.2.4 X射线吸收光谱97
3.2.5 小结103
3.3 谱学表征技术103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03
3.3.2 红外吸收光谱104
3.3.3 拉曼光谱107
3.3.4 核磁共振谱109
3.3.5 质谱109
3.3.6 小结111
参考文献111
第4章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的性能评价120
4.1 光催化剂120
4.1.1 生产总量和生产速率120
4.1.2 量子产率121
4.1.3 选择性121
4.1.4 稳定性122
4.2 电催化剂122
4.2.1 电流密度122
4.2.2 TOF122
4.2.3 过电位123
4.2.4 法拉第效率123
4.2.5 电化学活性面积123
4.2.6 Tafel斜率124
4.2.7 电化学阻抗124
4.2.8 稳定性125
4.3 光电催化剂125
4.4 反应装置125
4.5 产物检测方法129
4.5.1 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法129
4.5.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29
4.5.3 离子色谱法130
4.5.4 核磁共振波谱法130
4.5.5 氨气敏电极与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131
4.5.6 同位素标记131
参考文献131
第5章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分解水制氢134
5.1 分解水制氢光催化剂134
5.1.1 金属配合物134
5.1.2 无机半导体137
5.1.3 有机聚合物141
5.1.4 金属-有机骨架144
5.1.5 小结145
5.2 分解水制氢电催化剂145
5.2.1 金属配合物146
5.2.2 贵金属150
5.2.3 非贵金属154
5.2.4 非金属161
5.2.5 小结163
5.3 分解水制氢光电催化剂164
5.3.1 金属氧化物164
5.3.2 金属含氧酸盐167
5.3.3 金属硫化物168
5.3.4 多孔聚合物170
5.3.5 复合材料171
5.3.6 小结174
5.4 总结与展望174
参考文献174
第6章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191
6.1 二氧化碳还原光催化剂191
6.1.1 金属配合物191
6.1.2 无机半导体197
6.1.3 金属-有机骨架207
6.1.4 有机聚合物211
6.2 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剂215
6.2.1 金属配合物216
6.2.2 单原子催化剂220
6.2.3 双原子催化剂224
6.2.4 金属基催化剂226
6.2.5 非金属催化剂240
6.3 二氧化碳还原光电催化剂241
6.3.1 半导体催化剂241
6.3.2 半导体掺杂催化剂242
6.3.3 负载型催化剂242
6.4 二氧化碳还原光热催化剂244
6.4.1 外部加热245
6.4.2 光热效应245
参考文献246
第7章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光电催化氮还原制氨269
7.1 N2 还原制氨催化剂269
7.1.1 光催化剂270
7.1.2 电催化剂273
7.1.3 小结280
7.2 硝酸根还原制氨催化剂281
7.2.1 光催化剂281
7.2.2 电催化剂283
7.2.3 小结286
7.3 制氨催化剂设计策略286
7.3.1 缺陷工程287
7.3.2 掺杂287
7.3.3 晶面调控287
7.3.4 结构工程287
7.3.5 小结288
参考文献288
第8章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的催化机理302
8.1 光催化反应302
8.1.1 光诱导电荷的产生与迁移过程302
8.1.2 光催化分解水反应路径317
8.1.3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路径323
8.1.4 小结328
8.2 电催化反应328
8.2.1 水分解产氢反应基本原理328
8.2.2 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路径338
8.2.3 小结353
8.3 光电催化反应353
8.3.1 界面双电层的形成354
8.3.2 电极-溶液界面电荷转移355
8.3.3 光电催化电解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57
8.4 光热催化反应358
8.4.1 光的作用机制358
8.4.2 热的作用机制360
参考文献36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