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劝君王实行仁政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他主张用仁政去获得民心,不赞成法家的富国强兵之术,反对用武力去实现统一。孟轲时代,战争连年不断,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公孙丑上》)孟轲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解救人民于倒悬。孟轲的仁政思想就是基于这个前提提出来的。
孟轲政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民”,他的仁政纲领主要体现在民本思想上。孟轲注意到民心的向背是政治上得失的决定因素,他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公孙丑下》)就是说只有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人和,才能统一天下。可见孟轲是把民心问题置于国家治乱的中心环节。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离娄上》)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孟轲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清醒认识。在封建君主对人民群众握有绝对生杀予夺之权的年代,孟轲能够公然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声言,君臣关系也要根据君主对待臣民的关系如何来定:“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这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孟轲的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中民主性的精华,是孟轲思想中最值得称道的东西。
孟轲的仁政思想还体现在“制民之产”上。孟子认为,要实现“仁政”、“王道”,必须维持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使人民有一定的耕地和住宅,“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让人民具有一定数量的恒产,这是安定人心,巩固封建政治秩序的必要条件。人民有恒产,才能安居乐业,“仁政”和“王道”才能得以实现。所谓“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滕文公上》)。人民没有恒产,生活无着,就会犯上作乱。因此,孟轲把有恒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作为“王道之始”和仁政的主要内容。他的理想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这幅王道乐土的图景,虽然带有一定的空想色彩,但它充分体现了孟轲“保民而王”的思想。
鉴于战争的残酷和民生的疾苦,孟子又提出了“轻徭薄赋”的主张。他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尽心下》),这些赋税劳役只能征一种,征两种就会饿死人,征三种就会弄得家破人亡。告诫统治阶级剥削要有一定限制,要维持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封建经济的再生产,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孟轲的仁政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论”之上的。他认为人性本善,只要顺着人性发展,就合于道德,就可实行仁政。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又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这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充分发挥内心的善,就可以实现仁政,就能得天下,保四海。显然,孟轲的性善论过分夸大了道德修养的能动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