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济南走出个季羡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108719
  • 作      者:
    张柯著
  • 出 版 社 :
    济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他写过佛山街院子里的海棠花和夜来香,写过济南老户家家爱种的夹竹桃,写过自己的恩师。对泉城的一草一木,季羡林都怀有深深的感情。每每写到济南,他总是称这里有〔家〕、〔济南故乡〕、〔济南老家〕。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柯(潇泺),1957年生,1978年起发表作品。现任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高级编辑。2004年被聘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季羡林有年,发表相关文章多篇。发表在《文汇报》、《南方周末》、《北京日报》、《天津日报》、《大众日报》、《山东文学》上的报告文学、散文、杂文、新闻通讯,数次被《报刊文摘》、《文摘报》、《文摘周报》、《杂文选刊》、《收藏周报》及各大网站转载。在《济南日报》开辟的杂文、时评专栏《明湖语丝》,被评为山东省新闻名专栏。出版有杂文集《鳖精不是真经》。
展开
内容介绍
    季羡林人生起伏跌宕,充满传奇。笔者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思索推敲,力图破解关乎季羡林人生命运的重大奇遇,猛然发现季羡林的人生有四个“7”字特别紧要。其中有两个“7”与济南相关。研究季羡林切切不可忽视。
    第一个“7”,是1917年的“7”。这一年,6岁的季羡林从清平来到济南城。如果季羡林不来济南,季羡林就是贫、雇农的季羡林,不是我们知道的季羡林了。
    第二个“7”,是1937年的“7”。这一年,因留学生交换期到期,国内经费停供。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哈隆教授伸出援手,聘请季羡林为汉语讲师,解决了他的吃饭和学业问题。有了工资,季羡林继续了在德国哥廷根的学业。不然,季羡林就拿不到博士学位。
    第三个“7”,是1947年的“7”。在二战爆发、回国归途阻断、与亲人睽隔12年后,季羡林乘飞机从北平飞回济南探亲。在见到困窘的家境现状后,他当即决定辞掉剑桥聘约,不再返回欧洲。从此在中国,他秉持“有多大碗,就吃多少饭”的理念,继续在学问上扩大自己的摊子,在北京大学教书一生。
    第四个“7”,是1967年的“7”。这年年末,作为“资产阶级反动权威”,不甘受辱的季羡林精心做好了自杀准备。这一天,他拿着一小布口袋安眠药正欲走出家门赴死的时候,突然响起剧烈的敲门声,自杀被意外的响声给“冲了”。他被造反派抓走批斗,遭受毒打之后,他顿悟了。这样的遭际都能忍受,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如果不是这个突然而至的敲门声,也就没有我们知道的季羡林了。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生转折  始于驴背
    明湖两岸  读书乐园
     1917年阴历年时分。鲁西平原上。
     农民季嗣廉牵着一头毛驴,自西向东走着。毛驴上坐着他6岁的孩子。他们此番进城,进的是山东最大的城市——济南。整个家族就这一个男性独苗,传宗接代靠他,光耀门楣也只能靠他了。他就是季羡林。
    季羡林人生的第一个大转折,这一天从驴背上开始了。
    位于鲁西的山东清平县(后来划归临清)官庄,是季羡林出生的地方。季羡林的家,“穷得就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有见过”。季羡林父辈大排行11位。季羡林的父亲名叫季嗣廉,他与季嗣诚是亲兄弟。他们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早已送人,改姓了刁。由于穷困,季嗣廉和季嗣诚兄弟俩在农村实在混不下去了,就来到济南。在济南,他们拉过洋车,扛过大包,当过警察,卖过苦力。后来季嗣诚在济南站稳了脚。兄弟俩经过商量,做了分工:哥哥回乡务农,弟弟在济南挣钱。
     季羡林父辈大排行虽然有11位兄弟,可到了季羡林这一代,他却成为整个季家唯一的男孩子。叔父季嗣诚只有一个女儿,不能接续季家香火,这样季羡林就过继给叔父。如果家族中再有一个男孩,就轮不到季羡林上济南;如果父亲和叔父不秉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不想让这个男丁担当光宗耀沮的大任,季羡林还是到不了济南。85年后的2002年,季羡林写道:“如果我到不了济南,也不会有今天的我。我大概会终生成了一个介乎贫雇农之间的文盲,也许早已不在人世,墓木久拱了。所以我毕生感谢九叔。”(季嗣诚大排行老九)根据季羡林《清华园日记》记载,叔父季嗣诚在济南当过小清河水文站的站长。
    济南又是一个什么所在呢?当时的济南城虽说不大,却是一座风光独秀的文化古城。1904年济南报请自开商埠,l905年正式开埠,到季羡林来济,已经12年过去了,城市商业繁荣,教育发达,人文荟萃。济南以泉水著称于世,七十二名泉之水从城南和城中北流,汇成泺水,小清河航运直抵古城西门;泉水注人大明湖,老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泉水汇人北园,形成十里荷塘的江北水乡。
    在童年季羡林眼里,省城是一个热闹好玩的地方。城南的名胜千佛山给他带来无限欢喜。来济之前,他没见过山,想象中的山是一个石头柱子。叔父家就在千佛山脚下佛山街柴火市,正是开门见山的街巷。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前后,“人声嘈杂,歌吹沸天”的重阳节千佛山庙会开张了。庙会里说书唱戏的,变戏法的,摔跤的,卖合柿、核桃等各色山货的,应有尽有。千佛山麓开元寺巨大的石刻大佛头,秋棠池的一泓泉水,在童年季羡林眼里,都是十分有趣的。而他真正感受到泉城集齐鲁文化的厚重包容与扛南文化的清逸开放于一身,那是以后的事了。
     在济南,季羡林先读了一段私塾。不久,叔父就送他进了一所新式小学堂,就是位于南门内升官街的山东省立济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这所小学的主任(校长)是由山东第一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王祝晨兼任的。王祝晨是领山东教育风气之先的教育家,他在一师附小第一个推广了白话文教学,成为山东推行白话文教学第一人。1920年9月2日,山东省白话文教学第一课是由王祝晨亲自来上的。课文就是《老残游记》中描写大明湖的一段。
    在一师附小,季羡林的同学李长之成为他一生最早的同学和最老的朋友。李长之在附小山东著名教育家王祝晨。
    上学时,12岁就在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上发表作品,人称神童。后来成长为著名的诗人、翻译家、文学批评家,被誉为“从小学走出的文学家”。20世纪30年代,尚在清华读书的李长之主编了天津《益世报》副刊,并在上面发表了名噪一时的《鲁迅批判》。
    在一师附小读了大约一年多,季羡林就转学到了南门外三和街的新育小学,即后来的三和街小学。转学的原因有趣得很:课文里的动物竟然像人一样会说话。有一天,季羡林在家里念课文,课文是寓言《阿拉伯的骆驼》。叔父季嗣诚一听,骆驼还会说话,大呼荒唐,立即让侄儿转了学。有了白话文教学,才有了外国寓言;有了外国寓言,季羡林才离开了附小。这样说,《阿拉伯的骆驼》里的骆驼得寸进尺,将主人挤出了屋子,一篇寓言也将季羡林挤出附小。
    在新育小学,有两件事不能不提:一是他在叔父的眼皮底下偷看了几十部“闲书”;二是学校开设了业余英文学习班,小小的季羡林初步接触了英文。叔父季嗣诚根本想不到,洋文只要进来,洋文化也得进来,不仅骆驼在课本上继续讲话,乌鸦和狐狸早晚都得讲话。
    季羡林读的闲书多为侠义公案小说,包括《施公案》、《彭公案》、《济公传》、《三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志》、《说唐》、《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甚至禁书中的禁书《金瓶梅》他也偷着看了。其中看得最多的还是《彭公案》,他读了四十多遍。
    季嗣诚绝对禁止后辈看“闲书”。季羡林偷着看,一看就人了迷。有时他在学校的建筑工地上看,常常忘记了回家吃饭。有时他在家里偷着看。他的书桌下面有个面缸,面缸上盖着一面盖垫。严厉的叔父不会想到,侄儿桌上摆的是课本,看的却是《彭公案》。读着读着,冷不防,叔父一步跨进了门,此时侄儿早已掀起盖垫,将闲书丢进缸里,嘴巴里又发出“子日”、“诗云”来了。
    现在无法想象,季嗣诚假如知道侄儿偷看了那么多闲书,而且连《金瓶梅》也没有放过,他会作何反应。季羡林看的“闲书”多为古典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上回讲完,下回还要分解的,当然讲究“节奏”。这对季羡林写作时于无意间注意文章节奏,肯定产生了重要影响。直到后来高中老师董秋芳点出他的这个优点,季羡林才开始注意,并最终心领神会。
    《彭公案》里的好汉最让季羡林神往。用他的话说:“这里面给了我另外一个新奇的天堂——一个人凭空会上屋,会在树顶上飞。更荒唐的,一个怪人例如和尚道士之流的,一张嘴就会吐出一道白光,对方的头就会在这白光里落下来。对我这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季羡林想人非非了,他幻想着自己一张嘴也能吐出一道白光,使敌人的头颅在白光中掉下来;幻想着也能在屋顶上、树顶上飞起来。他还偷偷跟着小伙伴练起铁砂掌和隔山打牛。练铁砂掌的方法,是伸直手指在大米、绿豆里不停地戳。练隔山打牛的方法,是“在帐子顶上悬上一个纸球,每天早上起床之先,先向空打上一百掌。据说倘若把球打动了,就能百步打人。……但是,手在大米或绿豆里插破了,流出了殷红的血,手痛得不能再插,铁砂掌也没有练就。凭空打球也没看见球微微动一动”。他感到了失望,就作罢了。如若不然,季羡林的人生也许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民国时期的山东大概又多了一位打家劫合、除暴安良的绿林好汉。
    91岁那年,谈到读闲书,季羡林回忆说:“这有什么害处呢?我认为没有。除了我一度想练铁砂掌以外,并没有持刀杀人,劫富济贫,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危害社会。不但没有害处,我还认为有好处。”
    在小学的英文班里,季羡林表现出对语言特有的敏感。他认为字是能发出声音来的,方块字发音天经地义,稀奇古怪的英文字母居然也能发出声音,太神秘了。从一开始,外文就给季羡林留下神秘有趣的印象,这是一个好兆头。季羡林此时不清楚,字音不是字发出来的,而是人读出来的。他哪能想到以后还有十几门外语等着他去啃,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西域和印度古代语言等着他去猜呢。
    在小学,季羡林是个贪玩的孩子,他在校内外看闲书,爬到树上“看捆猪”、看杀猪,到南圩子门外的刑场看杀人——对犯人行刑。小学生的行为是无法理喻的。    不仅如此,季羡林甚至搞过“文坛腐败现象”。有一回写作文,他东抄西抄,拼凑了一篇作文,但只有一次。
    对了,季羡林那时还爱跟同学打架。打起架来,他还真有点“亡命”的架势。他欺负过一位叫刘志学的同学。可任他怎么欺负,刘志学就是不反抗,他认为刘是一个窝囊废。1946年,他从德国回国后,从上海到了南京,见到老同学李长之。李长之回忆起当年季羡林打架,双眼一闭,起劲地挥舞小拳头,一看那个架势就是“利巴”的乡下小孩子。季羡林听了,不禁笑出了声。不过,季羡林慢慢觉得自己的性格开始变得敏感,甚至还有一些脆弱。
展开
目录
我为什么写起季羡林(自序)
引子
人生转折  始于驴背  明湖两岸  读书乐园
随便写来  始悟节奏  齐鲁教育  树大根深
终身大事  叔父包办  幸不幸福  一生作答
正课不正  副课不副  清华剑客  挥斥方道
文学之船  北园起航  文坛双星  遭际不同
痛失慈母  一生至悲  回到泉城  初执教鞭
万里投荒  抵达柏林  科学小城  梵学星空
结识章用  引为知己  一主二副  天下大定
二战爆发  阻断归途  吐火罗语  铺下摊子
两位母亲  齐来入梦  异邦恩师  恩重如山
两个括号  当头一棒  博士论文  轰动一时
哥城秋色  “醉”人心脾  伊姆加德  情丝绵绵
留德十年  故旧难忘  大师风范  影响终生
泪别哥城  万里归舟  海外游子  回归家邦
济南初恋月老误人理想夫人失之交臂
亲老子幼  家境艰难  遥辞剑桥  归根神州
济南方言  拿手好戏  土话俚语  涉笔成趣
一生怀旧  净化灵魂  情注笔端  颂扬故园
齐鲁之子  树大根深  薪火相传  期待来者
附录一  相关著述选载
痛悼季羡林老
向季羡林学幽默
济南方言与“闲书”
在校友面前,季羡林又牵出了那头骆驼
季羡林四写北园白鹤庄
附录二  季羡林年表
季羡林年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