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不坏,只是在长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150864
  • 作      者:
    郜莹著
  • 出 版 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颠覆传统理念的郜妈育儿经
  ——简评“台湾郜妈育儿新经”三部曲后两部新书  
  2009年伊始,台湾著名作家、家庭教育学者郜莹女士在我社出版“台湾郜妈育儿新经”三部曲第一部《巧妈咪NEW一下》,以其新颖独特的理念和幽默风趣的文笔征服了大陆新妈妈们。作者在后续两部书《妈妈不“坏”,孩子不爱》和《我不坏,只是在长大》的撰写过程中,借助网络的平台,与大陆妈妈们广泛交流,并且由虚拟空间走进现实空间,带领青岛等地的妈妈和孩子们做公益活动,借此近距离观察了解大陆亲子互动的情形。郜莹过人的组织才能和演讲才能,以及屡屡出镜,接受各地电视台访谈,使她迅速成为大陆许多新妈妈的偶像,她的家教理念在网络引起强烈反响。
  在大陆新妈妈的期盼中,郜妈将其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育儿新经”后两部的书稿交付我社出版,从而使“三部曲”得以完美亮相。
  继第一部详细讨论新妈妈“既做好妈妈、又做好自己”、“亲子双赢”等问题,后两部书,《妈妈不“坏”,孩子不爱》讨论妈妈们的育儿观念的更新,《我不坏,只是在长大》叙述如何看待和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种种状况的话题。
  值得关注的是,新出版的两部书中有许多挑战传统思维的观点和理念。如在《妈妈不“坏”,孩子不爱》一书中,作者认为家长不必为孩子做太多的牺牲,不必做“模范母亲”,从而“敢于向儿女表现出自己不够模范的一面,会让孩子有机会去了解父母也会有凡人的难处与软弱,让孩子不单单仅能处于受惠的地位,也可以像大人般给予父母疼惜与关怀;给自己和孩子都能在没有‘满分’或‘模范’的压力下自由发挥的快乐空间”。父母的无私奉献固然能带给孩子快乐,但很可能会成为孩子未来的负担。“因为,他们牺牲太多,难以有多余的心力去充实与开创自己的世界,往往会将兑现自己梦想的期望寄托于孩子身上。一旦孩子达不到期待的目标,父母的焦虑、失望与生气,就形成了孩子沉重的压力。”《我不坏,只是在长大》一书提出:“抛开常人的眼光和思维,单纯去欣赏孩子的缺陷。”郜妈正是通过特殊的视角看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呈现的种种缺点。如认为“贪玩”是孩子学习新知的动力,孩子借由“玩”来得到身心营养;认为爱说谎的孩子创造力较高,因为“说谎恰恰与‘由无到有’的创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认为,限制孩子“管闲事”有可能遏制了孩子正义感的养成;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而是科学地引导;“教孩子在学会赢前先学会认输”,从而培养孩子以游戏的心态来面对各种挑战。郜妈的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书中的一些说法:“爱孩子的心要大,帮孩子的手要短。”“妈妈的手长,孩子的手就短。”“放心、放下,但不是放弃。”“父母装白痴,孩子就聪明。”“以平常心来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只要能把平常事认真做好的平常人。”简单平朴的语言说出了复杂的道理,很耐人寻味。郜妈在自身的家庭教育实践中很讲究策略,书中不时能看到她的“现身说法”,如,为了培养孩子主动洗碗、扫地的劳动习惯,把洗碗和扫地的劳动设计成游戏;对于犯了错误的孩子,在不伤害其自尊心的前提下,巧妙地予以教育。
  “郜妈育儿新经”后两部的另一个亮点是,作者将话题的叙述延伸到网络交流,和大陆各地的新妈妈充分互动,让网友对书中提出的观点、理念作出反馈或引起进一步讨论。作者也常常跟帖,参与讨论,为新妈妈们的困惑号脉、支招。读到书中的网络讨论部分,仿佛身临聚焦于某一话题的沙龙讨论,给人别开生面之感。另一方面,作者“只要得空都会上新浪亲子中心博客圈友们的家去逛逛”,书中有不少博文的话题或案例就来自网友的博客。因而,郜妈两本新书中的家教理念更为鲜活,更具有普遍意义。
  (凌云)
展开
作者简介
  ●台湾电视台、电台的资深主持人和节目制作人,上海浦江之声嘉宾主持人
●在海峡两岸首创用10余年只身走访大陆五十四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纪录
●在台湾和大陆地区出版育儿类及散文类书籍30余部
●育儿杂志的专栏作家,新浪育儿博客著名博主
●台湾台北市立图书馆驻馆作家、写作班指导老师
●育儿类、心灵类演讲家 
●「爱心点灯」公益团队创办人    被广大网友与读者昵称为郜妈的本书作者郜莹,乃一位具有卓越成就、非凡阅历与充满爱心的奇女子:台湾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上海浦江之声嘉宾主持人;上海、北京、广州、山东、天津、河南…等地亲子育儿与妇女刊物专栏作家;在海峡两岸首创用10余年只身走访大陆五十四个少数民族地区;先后到大陆分布于15省19市的88所大学的纪录;在台湾和大陆地区出版著作30余部;在新浪育儿网所开的博客点阅人数高达300余万人次。
    2009年初,郜莹以捐出在本社出版,第一本非内地作家为大陆妈妈们所写的育儿书「巧妈咪New一下」的版税,做为替偏远特困区孩子设立图书室之举,带动国内各省市许多父母组织了「爱心点灯」团队,一起来参与捐书助偏远区孩童阅读的公益活动,至2009年底已有六间图书室在陜西、云南与山东设立。
    郜莹并替城市与乡间孩子,设计了「爱心BaoBao」活动,让孩子透过卖报纸、义卖自制手工艺品,来作为替偏远地区孩子建立图书室的基金,在2009年底,全中国第一间由孩子劳力所得成立的「爱心点灯」图书室,将建于山东省。
    郜莹还组织成立了「亲子同学会」-以演讲、办活动等各种不同形式,来倡导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处处是课堂、时时能学习、一生乐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尊重学有专精所长人士的新学习观念。
    郜莹之前由于长期在台湾广播、电视台制作与主持亲子节目的大量积累,加之在于一对儿女教育方面的成功实践-儿子在美国纽约攻读建筑学硕士,女儿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拿到医师执照后,也赴美继续深造。而创发出一套特立独行而又行之有效的家教理论,曾撰写了一系列多次在台湾荣登畅销书排行榜的家教书籍。
    这两年以来,郜莹不仅在新浪博客上与众妈妈们做广泛交流,并且因为带领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做公益活动,而能贴身的去观察了解大陆妈妈和孩子间的互动情形;因此以轻松不说教的文笔,所撰写出来的亲子教育文章,不仅能较境外教育专家们的为文,多了份能切中大陆妈妈心中所求所想;也由于具有这些丰沛的教育实践,而使此书增添了不少,能让一些教育理论落实到生活实践的实用性。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上没有不为孩子担心的爸妈。每个爸妈都认为,之所以会有太多的担心,是由于我们关心孩子、爱孩子。然而“担心”与“关心”,所呈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和所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关心”是正向积极的鼓励、支持与协助,让孩子在感受到爸妈的信任、了解、关怀下,能够放心地去慢慢成长变好;“担心”则是无谓的唠叨、烦恼与压力,爸妈对孩子担心越多,孩子的焦虑与反弹就会越大。
  孩子的成长就如同等待一棵果树的发芽、开花和结果,需循序渐进,每一点的过程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为人父母的必须像果农那样充满耐心,等待孩子从”变坏”的过程中吸取教训、得到”免疫力”。
  不要试图用“激肥”速长催熟的方式,希望让他们能跳过这个“由坏转好”的学习过程;我们只需怀着相信感恩的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设法帮助开发他的潜能,然后耐心安静地去等待……
  郜妈经典家教语录:
  1.为孩子所担忧的事,常是”借”来的忧虑,对孩子放心、放下,但不是放弃。
  2.变坏是学好的开始,没有天生就是坏坯子的孩子,他们只是在学习长大而已。
  3.教育孩子是参加一项马拉松比赛,没有跑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是如何。
  4.要给孩子学习”由慢变快”的时间
  5.受到爸妈、长辈培养出吃独食习惯的中国孩子,想不小气自私都难。
  6.贪玩的孩子学习动力强,行业领域大“王”,成功的“元”动力不就是“玩”?
  7.肯用心去听孩子的”谎话”,才能听到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真象”。
  8.要让喜欢动手打人不听劝的孩子,也尝尝被人欺负的滋味!
  9.不要打压孩子爱管闲事的心,多加强他如何才能把闲事”管好”的能力。
  10.孩子由捡到偷,是因父母忽视小孩随便捡拿东西的行为造成。
  11.孩子犯错误时,应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为什么他会犯错”的原因。
  12.孩子的”小小逆反期”就是在提醒父母要改变自己与孩子互动方式。
  13.孩子对于”性”的态度,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步上了形成之路。
  14.面对孩子天真的发问,要像打兵乓球的把问题拍回去让孩子做思考。
  15.避免孩子受到性侵,就从小培养教育孩子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所有权开始。
  16.绘本是父母对幼小孩子做”两性教育”最好的基础教本。
  17.防止孩子”早恋”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父母要多给孩子爱的拥抱,
  18.最好的”两性教育”就是父母的爱与榜样
  19.培养孩子结交朋友的能力,就是帮他建立了一张保护网。
  20.帮孩子多结交上一些”成人朋友”,如同替孩子在人生路途上多点了几盏灯。
  21.孩子对上学的恐惧,多半来自于父母离不开幼儿的焦虑。
  22.让孩子去做鸡首不做牛后,是保护和维护孩子自信的方式之一。
  23.能像欣赏一幅画般的用多视角来关注孩子表现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24.教孩子在学会赢前先学会认输
  25.不是孩子笨,是爸妈笨得没有找到他聪明的地方,和学会让他变聪明的方法。
  26.不需事事”认真"和孩子较劲辩真理,吓了自己也抹杀了孩子自由思考能力。
  27.”讲道理”必须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能有机会讲”自己的道理”。
  28.爱孩子的心要大,帮孩子的手要短;因为妈妈的手长,孩子的手就会变短。
  29.不管孩子是否合乎你的期待,你都要无条件地去接纳他的好和不好。
  30.抚养孩子时,一定要坚定”相信与感恩心”。
  31.父母只做一盏照明灯,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清楚他们要走的方向。
  32.你对孩子的教育,就决定了孩子光明或黑暗的未来,以及明日社会的样貌!
展开
精彩书摘
  七年前,我们在弄不清大陆高校选填志愿的“潜规则”的情况下,女儿以高于录取分132分饮恨落到上海中医药大学。我将这个结果自嘲为“鹤人鸡群”,并安慰女儿说:“你考人成绩比同学优秀如此多,绝对能成为班上的优等生!”
  结果五年读下来,女儿一次奖学金都没拿到,除了几项她感兴趣的学科得到A+或A的成绩外,其他学科都只是表现中等。
  记得第一年看到她那张在我意料之外的“中等生成绩单”时,我用苦涩的笑容和言语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失望,我说:
  “女儿啊,为什么你这只鹤放到鸡群中,不能继续保持鹤立鸡群,而是将自己变成了一只中等鸡呢?”
  “做个拔尖人多累啊,我只想做个快乐幸福的中等人!”
  听到女儿如此“没有志气”的回答,我有点儿来气了,但女儿却没有眼色地继续发表她的高见:
  “妈妈你不是常说,每个人都应该将幸福快乐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目标吗?”
  我被小丫头这句话给噎住了,叹了口气说:
  “没错,可是妈妈担心你虽然现在觉得做中等人幸福,但万一到了中年后突然又不觉得做中等人幸福了,懊悔了怎么办?”
  女儿用平静的眼光望着我说:
  “辛苦努力地去让自己成为优等生,也有可能在到了以后,会有万一觉得不值的时候啊,那我一生不就从来没有享受过幸福快乐吗?做中等生至少可以让我这时候感觉到幸福快乐,就算以后万一不幸福快乐时,至少还可以有个曾经幸福过的美丽回忆。”
  我被女儿的话击得猛地一震:
  “是啊,谁也无法料到未来那万一的结果,为何要将那未知数拿来吓自己和吓孩子呢?”
  我们父母有义务去告知孩子,他的选择可能(非绝对哟)会带给他怎样不同的生活状态,但却不能用自己所认知界定“成功快乐幸福”的框架,去强硬套到孩子的思维里。
  一直抱持着“中等生”轻松心态快乐度日的女儿,在进入第六年考医师执照的医院实习时,选择跟诊几位针灸名师,并积极准备去美国考针灸师执照。
  我对女儿的这个决定颇不以为然,认为读了五年医科的她,去考只要学习两年就能毕业,且职业地位远远低于正规医师的针灸师是一种“低就”。
展开
目录
序-关心,不要担心
第一章变坏是转好的开始
1.中等生是优秀人的进阶
马拉松比赛,没有跑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
2.给孩子学习”由慢变快”的时间
要”慢郎中”改变拖拉习性,让他尝到快速完成后的甜头。
3.小气自私是孩子的通病
从小受到长辈娇惯的中国孩子,想不小氣自私都难。
4.贪玩的孩子,学习动力强
某行业或领域大“王”,成功的“元”动力就是“玩”。
5.爱说谎的孩子有创造力
从”谎言”中听出孩子实际上想要表达的”真象”。
6.家有暴小子
要让喜欢动手打人不听劝的孩子,也尝尝被人欺负的滋味。
7.不要遏止孩子的正义感
不妨有意加强孩子把闲事”管好”的能力。
8.魔鬼藏在細節裡
孩子由捡到偷,是由于父母忽视不予以及时制止造成的。
9.不要讓自己成為引誘孩子偷钱的元兇
孩子犯错误时,应把关注的重心放在犯错的原因上。
10.孩子的逆反,是提醒父母要成长
孩子逆反,是在提醒父母要改变自己与孩子互动的方式。

第二章   兩性教育从出生的第一刻就开始

1.小娃本色
孩子对于”性”的态度,从出生的那一天就步上了形成之路。
2.家有色小子
对于孩子天真的发问像打兵乓球似的拍回去。
3.台湾小朋友流行的”神奇纸巾”
不是纸上谈兵地去教孩子,而必须”实地演练”。
4.小红帽不要遇上大野狼
从小培养教育孩子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所有权。
5.父母有没有教,真的有差别
靠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明白”,那”明白”的代价极其惨烈。
6.“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绘本是父母对幼儿进行“两性教育”最好的基础读本。
7.孩子早恋源自父母爱不够
防止孩子“早恋”,父母要多给孩子爱的拥抱。
8.课堂里没有教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最好的”两性教育”就是爱与榜样。
9.替孩子建立保护网
培养孩子结交朋友的能力,就是帮他建立一张保护网。
10.帮孩子多结交一些“大朋友”
替孩子在人生路途上多点几盏灯。

第三章  牽孩子的手共奔成長路
1.小娃闹学
孩子对上学的恐惧,多半來自於父母离不开幼儿的焦慮。
2.让孩子宁为鸡首
让孩子去做鸡首不做牛后,是保护和维护孩子自信的方式。
3.替孩子找一个让他安心的学校
好的学校应像欣赏一幅画般的用多视角来关注孩子的表现。
4.教孩子在学会赢前先学会认输
不要父母赢了面子,孩子却输了里子。
5.让”伪笨”的孩子变聪明
不是孩子笨,是做爸妈的笨得没有找到他聪明的地方。
6.不需跟孩子去”较真”
不要做吓了自己也抹杀了孩子自由思考能力的傻事。
7.如何和孩子”讲道理”他才肯听
”讲道理”必须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有机会讲”自己的道理”。
8.愛孩子的心要大,帮孩子的手要短
妈妈的手长,孩子的手就会变短。
9.由胆怯到独立自信的成长路
不管孩子是否合乎你的期待,都要能无条件地去接纳他。
10.替孩子做相信与感恩的祷告
在抚养孩子时,一定要坚定”相信与感恩心”。
后记-在孩子的生命中只做一盏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