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考与解读:“六个为什么”试点讲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85805
  • 作      者:
    忻平,宁莉娜,吴德勤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认真贯彻上海大学《“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试点工作方案》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力求体现原则性、逻辑性、有效性的有机统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原则基础上。努力把握好每个“为什么”内蕴的几个具体问题之间的关联.以及每个“为什么”与其他五个“为什么”之间的关系,针对大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将“六个为什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紧密结合,恰当引入相关案例,使书本语言转换为学生愿意听、听得进的教学语言,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的通识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时可以防范和摆脱党派私利的纠葛,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市场经济主体,使各种市场经济主体能够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美国作家彼德·巴恩斯《资本主义3.0——讨回公共权益之指南》一书中讲到:跟美国比较,中国有两个优势,一是中国加入市场,形成游戏的时间比美国短,可以吸收经验教训;二是中国政府没有像美国那样被强大的私有企业垄断。他指的优势恰恰是由于我们的政治制度加以确保的。<br>    第二,从政治发展来看,新中国进入建设时期后,由于中国疆域的广阔、人口的众多、民族的复杂、经济的相对落后、地区差异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如1998年洪水、2008年冰冻雪灾、汶川大地震等),这一系列因素,客观上使得中国十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有权威的政治领导,也十分需要团结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以完成振兴中华的艰巨任务。中国的政党制度可以充分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发展的要求,或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治参与的要求。<br>    第三,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来看,这一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上有舆论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滞后的,这种舆论在国外有一些比较强的声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中央领导集体都进行过回答。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后回答提问的时候说:“我也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如果把28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仅仅归因于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也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事实是,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凡是对中国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展开
目录
前言<br>一、上海大学举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六个为什么”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及领导讲话<br>二、上海大学“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试点工作方案<br>三、上海大学“六个为什么”试点讲义文本<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