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时可以防范和摆脱党派私利的纠葛,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市场经济主体,使各种市场经济主体能够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美国作家彼德·巴恩斯《资本主义3.0——讨回公共权益之指南》一书中讲到:跟美国比较,中国有两个优势,一是中国加入市场,形成游戏的时间比美国短,可以吸收经验教训;二是中国政府没有像美国那样被强大的私有企业垄断。他指的优势恰恰是由于我们的政治制度加以确保的。<br> 第二,从政治发展来看,新中国进入建设时期后,由于中国疆域的广阔、人口的众多、民族的复杂、经济的相对落后、地区差异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如1998年洪水、2008年冰冻雪灾、汶川大地震等),这一系列因素,客观上使得中国十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有权威的政治领导,也十分需要团结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以完成振兴中华的艰巨任务。中国的政党制度可以充分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发展的要求,或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治参与的要求。<br> 第三,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来看,这一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上有舆论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滞后的,这种舆论在国外有一些比较强的声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中央领导集体都进行过回答。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后回答提问的时候说:“我也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如果把28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仅仅归因于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也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事实是,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凡是对中国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