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春期异性交往
1.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和行为发展特征
青少年步人青春期,随着心理日益成熟,经历了“疏远期”,进入了“爱慕期”。这时其性意识发展通常以外观的吸引和接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吸引和接触能使青少年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并对自己表示肯定。人的心理发展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我社交时期。在此阶段,儿童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自身,学龄前早期属于此阶段。第二阶段是同质社交。在此阶段,少年儿童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相同性别的小朋友的友谊和陪伴,小学时期属于此阶段。第三阶段是异质社交。从初中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在此阶段,人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多方面的交往,包括同性友谊和异性友谊,能不能与异性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相当重要。从以上三个阶段来看,异性交往是青少年发展异质社交的必由之路。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具有一定的明显心理特征和先兆,这种特征和先兆具有普遍性和强烈性。①性心理和生理逐渐趋向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有了明显的发展,辩证逻辑思维已经开始占优势,但是却容易出现片面性和表面性。②他们的情绪具有明显的两极性,调节和支配情绪的能力有很大发展,但情绪表现仍然十分强烈,容易激动,一触即发。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情绪易波动,容易走极端。③心理闭关自锁。进人青春期,往往开始学会掩饰、隐藏和欺骗自己的真实感情,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表现出来,形成心理自我锁闭。④青少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综合体。告别了童年,又非成年,他们的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原本纯真美好的世界被打乱,新的环境和节奏还尚未建立,如感情与理智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盾等。因此,青春期是人生最关键、最困难、最需要理解和帮助的时期,全社会、教育部门以及家庭应针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特征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对青少年在异性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帮助和正确指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