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大批的开拓型人才。人才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创造性,能在各个领域大胆进行创造,开拓新的局面,创造前人未曾提供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这就要求在教育工作中,重视发展青年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的学生。
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活动,而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综合表现。其中,人们特别注意发散性思维,国外研究者甚至认为它是一种解放的、范围广泛的、质疑的和想象的创造性思维活
动。对集中性思维,则认为它是一种习惯性的、封闭式的和因循守旧的思维活动。把这两种思维活动对立起来是不恰当的,但重视发散性思维在人们创造力结构中的地位还是有道理的。发散性
思维要求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即思维一要快,二要活,三要新。旧教育制度下的教育活动,却常常不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些方面甚至起着扼杀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德
国戈特弗里德·海纳特在《创造力》中论及创造型学生时,就感慨地说:“在自发能动性受阻障,分数、成绩成为唯一的标准时,在学生感到上学即意味着不断的紧张刺激,不允许有放松和幽默的情况下,是决不会培养出具有自发、独创灵感的创造型学生的。他不得不使自己去适应、顺从,难堪地服从权威的意志。这些陈旧的标准即使在今天也还没有在各地消失。听话的、在思维和行动上服从和完全服从的学生至今仍受欢迎。”①他认为,这些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之后,不会发挥自己的主动创造性,只能唯唯诺诺地生活。他并不主张对学生放任自流,走向另一极端,而是严肃地提出:“我们今天特别的无疑的也是相当困难的任务是,在极端的清规戒律和彻底的放任自流之间去寻找一条中间的道路,这条道路应该是现实的和有建设性的。换句话说,创造力意味着从复述和反应式的狭隘思维和态度中解放出来,向灵活性、自发性和独创性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走到新的绝对自由的极端上去。”目前我们的中小学和大学教育都存在这种弊病,只注重灌输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成结论,而不注意培养学生敏捷、灵活、独特的思维能力。中学里以提高升学率为目的,频繁考试,不仅造成对学生的紧张刺激,更是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是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突出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