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念因素
观念因素集中体现在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对职业培训的认识不到位。首先,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以人为本的理念比较淡薄.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缺乏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对社会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其次,一些企业缺乏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眼光,重用轻养,不愿意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对农民工人力资源没有做到长期有效的开发;最后,农民工本身对培训的认识缺乏开拓性、长远性,热衷于住房建设和实物消费,缺乏自我投资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力,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
(二)制度因素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努力下,一些束缚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逐步消除,但是现行制度中依然存在制约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障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上。首先,严格的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工积极参与培训。身份认同危机使大批农民工不得不将农村作为自己的归属地。明显的例证是,一个农村劳动力到城市打工的时间大约只有5~7年。进城农民工的“过客”心理十分严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不足,参加职业培训的意愿不强。其次,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培训的明显障碍。由于农民工承包有小块土地,很多进城农民工每到农忙季节都需往返于打工地与家乡之间,造成农民工就业很不稳定。农村土地提供的保障功能又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提供了一条退路,使得农民工抱有“在城里待不下去时就回家务农”的心理,弱化了农民工的进取精神,在需要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进行职业培训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意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