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163909
  • 作      者:
    孔祥云,刘敬东主编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国情与借鉴相结合的多重视角,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产生、形成、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以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清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编》思路新颖,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形式活泼,可读性强,可作为大专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为广大读者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有着深刻理论和实践意蕴的历史性概念,它包含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巨大成功的基本秘密,是我们解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哲学范式。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究竟如何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关系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得失成败、生死存亡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问题所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是理论变革和实践变革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从理论方面而言,它包含着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实践方面而言,它实现了两次伟大的社会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两大实践成果: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

展开
目录
导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旗帜道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一)“举什么旗”代表国家发展方向
(二)“走什么路”决定国家盛衰兴亡
二、以史为鉴: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一)资本主义试验在中国的失败
(二)新中国建立后决不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
(三)改革开放的中国再次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说“不”
三、时过境迁:效法“苏联模式”没有出路
(一)“苏联模式”的历史功过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学习“苏联模式”的必要性和成就
(三)“苏联模式”弊端的日益凸显
(四)改革不能走历史的回头路
四、警惕陷阱: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
(二)“瑞典模式”不适合中国
五、人间正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实践证明了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1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历史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变革历程
(一)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二)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
(三)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
(四)哲学范式: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二、理论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逻辑
(一)思想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三)历史依据:国内外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四)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三、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优势
(一)实践性:根本特征
(二)时代性:与时俱进
(三)创新性:开拓新境界
(四)人民性:历史主体论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要素解析——精髓·主题·核心·目标
一、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党的思想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二、理论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
(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解决执政党建设的首要问题
(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解决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价值核心: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最高原则
(二)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三)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四、发展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第3章 必须搞清楚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艰辛探索
一、历史教训:搞社会主义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到社会主义的现实
(二)总结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真知
二、认识飞跃: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概括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
(四)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三、理论升华:新世纪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4章 国情认识的理论升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艰辛探索: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曲折历程
(一)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
(二)对国情判断失误导致的巨大挫折
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和把握现实基本国情
(一)邓小平对基本国情的新判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历史定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的重要意义
四、任重道远: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二)时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第5章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路
一、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三)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二、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二)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三、新的起点: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推进改革
(二)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新水平
第6章 筑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7章 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8章 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第9章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10章 科学发展观——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11章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结束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