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性与专业性
作者陈晋是中共党史领域的大专家,他的研究和著作在学术界有一定的权威性,其撰写的《毛泽东》 《邓小平》 《周恩来》 《新中国》 等领导人与党史文献纪录片,更是深得普通读者的喜爱与赞誉。他的著述和影视作品在图书界与影视界多次获大奖。
★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立意
该书不是从邓小平理论体系和生平业绩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在对习近平高度概括的邓小平六种精神风范深刻领悟的基础上,从十二个视角梳理归纳出了邓小平独有的革命经历、举重若轻的行事风格、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实事求是的一贯风格、善抓机遇的决断风格等鲜明的特质,给予了令人信服的解读和评述。
★引人入胜的历史细节与充满激情的文字表述
这是一本言之有物,文字生动,通俗易懂,充满激情的好书。
全书史论结合、剪裁精巧、立论公允,所用史料丰富而准确,所持立论客观而公正,对人物的评价平和而中肯,如写毛泽东在一些历史细节中对邓小平的评述,增加了历史的现场感和人物的丰满性,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20周年。推出一批缅怀学习研究邓小平的图书,不仅有纪念意义,而且对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精神动力,也很有现实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邓小平思想生平有着长期扎实研究功底的陈晋同志,撰写出了这本视角独特的著述。
该书不是从邓小平理论体系和生平业绩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在对习近平高度概括的邓小平六种精神风范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的人民情怀、精神境界、博大胸襟、睿智敏锐、坚韧果敢、朴素无华等“主体特点”,作了更加深入的挖掘,从十二个视角梳理归纳出了邓小平独有的革命经历、举重若轻的行事风格、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实事求是的一贯风格、善抓机遇的决断风格等鲜明的特质,给予了令人信服的解读和评述。这种解读不是孤立地颂扬邓小平,而是把邓小平与毛泽东联系起来,与伟大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紧密联系起来,与风云变幻的时代紧密联系起来,让读者在深入了解邓小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在与两位历史伟人一路同行,与伟大的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不觉中受到了思想启迪和境界升华。
可以说,全书史料扎实,注重史料挖掘与史实考证,是一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党史学术普及读本。
十一 同频共振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他领导下成长起来的。
有的把我的规格放在毛主席之上,这就不好了。
——邓小平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特定的紧迫而重大的历史课题。走在时代前列的人,都会自觉地去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出彪炳史册贡献的历史伟人,总是抓住时代演进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提出诸多发现问题、掌握规律的深远论断,作出诸多高屋建瓴、推进实践的重大决策,创造诸多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历史事件。
毛泽东和邓小平,就是这样的历史伟人。他们在同一面旗帜下出发、互动联系达半个多世纪,并相继创造历史。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关系,应该有四层意思需要明确:一是两位伟人个人之间领导和被领导、无法分离的互动关系;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之间的关系;三是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两个时代的关系;四是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每一种关系,都可以写成一部大书。
他们的心是相通的,包括信仰信念、理想追求、精神境界、思想方法和决策方式,甚至包括他们在党内的经历、经验,都有不少相似之处。
用个比喻,这叫“同频共振”。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十六七岁离开家乡,走进新的时代氛围,然后成为职业革命家的。但他们相差11岁,最初感受新的时代氛围,不太一样。
毛泽东1910年走出家乡的时候,还是封建王朝的“子民”;一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毛泽东投身其间,当了半年兵。邓小平1920年走出家乡的时候,已经是受五四运动影响
的“新青年”,而且这一走,就远赴重洋,直接感受到西方的东西。
毛泽东选择和确立信仰的思想经历,要长一些,复杂一些,邓小平就更直接一些。邓小平1922年参加革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已经在一年前成立了,而毛泽东是参加建党的骨干。但从根本上说来,他们都有那一代革命家的共性,就是敏锐把握时代大势、依据新的历史条件来作出选择。他们两个的家庭条件都不算差,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投身革命,根本上是为了改造中国,救国救民。
投身革命后,在风雨前行的路途上,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非常之人,做了非常之事,成就非常之功。他们大致相似的经历、作为和人生风采,有哪些可以放在一起,去体会他们“同频共振”的心曲呢?
同频共振的第一个音符是独当一面,开拓新局。
进入中央决策层之前,毛泽东和邓小平都长期担任党的事业的某战略区域或战略领域的“一把手”,他们几乎都没有担任过副职,都有着独当一面的经历和锻炼。
这样的相似经历,培养了他们对党的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还有掌控、影响、引导全局的领导气质、领导智慧和领导能力。在革命年代,远离中央,区域领导者必须要有独自处理复杂局面的全局性视野和决断力,对自己负责的事情,必须看得到,抓得起,敢于拍板,善于拍板,敢于和善于开创新的局面。这是大革命家、大政治家必备的重要品质和品格。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拥有这样的品质和品格。毛泽东从建党初期搞工人运动起,他负责的事情,总是走在全党的前面。邓小平从25岁领导百色起义开始,也是这样。
从井冈山时期起就和毛泽东患难与共的朱德,1943年10月6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毛泽东是一个“有魄力、有能力,遇到困难总能想出办法”的人。他还说:我们这次学习,就要每人学一套本事,主要学好毛泽东办事的本事。
习近平同志2014年在纪念邓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专门谈道:“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格”,“他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种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
同频共振的第二个音符是军人政治家,政治家军人。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带兵打仗而获得党内肯定,然后进入中央领导层的。1955年全军授衔时,曾准备给毛泽东评大元帅,但他拒绝了。以邓小平的军队资历和战功,是可以评元帅的,因为他已经转任地方工作,按例没有授予。1977年,
邓小平前去给叶剑英元帅祝寿,在场的有不少军队将领,叶剑英就说过:“你是我们老帅的领班。”
直到晚年,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比较强调自己的军人经历。毛泽东1975年10月会见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时说:我懂得怎样打仗,怎样打胜仗。邓小平晚年曾两次回答外国来宾的提问,说自己的“专业是打仗”,是一个“老兵”。我们知道, 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拥有在战争中锤炼和体现出来的领导智慧和领导能力,其决策胆识和风格,是非常高超的。有人说过,如果在战争能够领导他人,那么他就可以在其他领域领导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