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崖土司历史与社会文化研究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32725
  • 作      者:
    冉红芳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冉红芳,湖北咸丰人,湖北民族学院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学和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获恩施州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编著(合著)2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研究》《中国国家地理》等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土司制度时期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秉承“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传统理念与政治智慧,具有世界范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本书运用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唐崖土司近400年的历史沿革、经济生产、政治组织、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文化变迁和社会记忆理论,剖析土司文化内涵,凝练乡民集体记忆中土司文化的遗产价值。本书认为,唐崖土司城址正是秉承土司制度智慧管理的实物见证,“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智慧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唐崖土司的自然与人文
第一节 地理与生态
一 五溪与物产
二 县域与唐崖
第二节 民族与人口
一 民族构成
二 人口变化
第三节 鄂西南、川东南地区土司设置流变
一 元代鄂西南、川东南土司的设置
二 明代鄂西南、川东南土司的设置
三 清代鄂西南、川东南土司的设置
四 鄂西南、川东南土司的“改土归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崖土司的兴亡史
第一节 唐崖土司的兴起
一 唐崖土司的肇始
二 唐崖土司的复设
第二节 唐崖土司的发展
一 皇城治区与辖区边界
二 职级升降与动态演变
第三节 唐崖土司的“改土归流”
一 “改土归流”的原因与时间
二 “改土归流”的过程
三 “改土归流”后的走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崖土司的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唐崖土司的社会组织
一 溪洞社会
二 “营”与“寨”
第二节 唐崖土司的社会关系
一 唐崖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二 唐崖土司与周边土司、卫所的关系
三 唐崖土司与土民的关系
第三节 唐崖土司的社会发展
一 交通运输,驿铺古盐道
二 开办书院,学习汉文化
三 关注民生,发展手工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崖土司的文化与遗产
第一节 唐崖土司的制度文化
一 国家机构体系化
二 族源与职级争辩
第二节 唐崖土司的村社文化
一 生产习俗与土司文化
二 民间信仰与土司文化
三 土家文化与土司文化
第三节 唐崖土司的文化遗址
一 军功兴城:城址的建造
二 六区规划:城址的格局
三 道路连接: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唐崖土司城遗址
第一节 唐崖土司遗产的文化内涵
一 “物化”制度:唐崖土司城址
二 文化互动:唐崖村社文化
第二节 唐崖土司文化的遗产价值
一 历史认识价值
二 社会重构价值
三 民族认同价值
四 文化传承价值
本章小结
结语
第一节 核心理念:“齐政修教、因俗而治”
第二节 唐崖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 申遗启示:“唐崖速度”
二 保护反思:文化对话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