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车间调度问题概述
2.1.1 车间调度问题描述
调度理论源于对制造车间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探索,调度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在企业的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近年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精细生产(LP)、柔性制造系统(FMS)、智能制造系统(IMS)、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技术(VMT)等新的制造系统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提出,一方面为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又使得影响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因素由原来的以质量、成本为主,扩展为质量Q(Quality)、成本C(Cost)、时间T(Time)、环境E(En—vironment)、服务S(Service),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难题。车间生产调度和控制技术是实现生产高效率、高柔性和高可靠性的关键。作为制造系统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的车间生产调度系统,是实现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并使企业生产效率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所以,对车间调度问题的研究一直在调度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与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Systems)中的工厂管理、产品制造层次紧密相关,是CIMS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同时,车间作业调度问题因其离散性、动态性、多机性、多变量性和约束性等典型的NP-hard性,必然会对NP问题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调度理论仍然以制造业的生产车间为主要研究对象,所用到的基本术语和问题描述方式大部分来自对生产车间各要素的描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这种激烈的竞争性尤其体现在资源匮乏的制造行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元化、多品种、多目标的生产方式逐渐成为主流,生产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企业的管理、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对生产过程的监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加工的高效稳定运行,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要求。企业生产管理者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原料供应和产品需求的变化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和组织生产;如何在现有资源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如何在生产计划改变的情况下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