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30759
  • 作      者:
    天下无疾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医之魂,科学是艺术?中医之门,理解还是体验?
  天下无疾,一名热爱中医事业的老师,一位潜心针灸临床的医生,一个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心的中国人。
  2008年8月开始,天下无疾在新浪博客上举办了面向中医爱好者的中医入门系列讲座,众多网友踊跃参加,学习讲稿,讨论困惑,交流心得,从中受益。短短半年的时间,使得大家对中医、对人体、对疾病有了基本的认识,掌握了中医自学的要领,为步人中医之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即由此次中医入门讲稿精心整理而成,以供广大中医爱好者朋友学习参考之用。
  在体验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
  以自然为师,以生活为友
  寓学于乐,寓乐于学
  勤于思,敏于行
  耕作,诵读
  学中医
  道
展开
内容介绍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是为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所作的一本中医入门书,通过12次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的知识,使初学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中医学最为重要的概念、思想和理论,为制订适合自己的健康养生计划做好知识的准备,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书分为12讲,第1讲是中医学概述;第2~8讲,详细讲解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核心课程的内容;第9讲专讲医案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第10、11讲介绍了针灸经络理论,并提出了作者对于经络理论的独到见解;第12讲是对学习中医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讨论。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适于广大中医爱好者自学使用,亦可供中医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讲初识中医
  一、中医学都讲了什么
  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人体是怎么回事?”“疾病是怎么回事?”“如何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这三个问题,用专业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人体的生理、病理和治疗。
  (一)关于人体的生理
  人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都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中医又是如何发现这些功能的呢?
  我们的祖辈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发现人体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头、四肢和躯干三个部分;在层次上从浅到深依次有皮、筋肉、脉和骨几类组织。再通过对尸体的进一步解剖,发现了人体内的各个脏腑器官:有五脏(肝、心、脾、肺、肾),有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以及脑、脊髓、子宫等所谓“奇恒之腑”。接下来就开始对这些脏器的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
  有些脏器的功能是很好理解的,比如肺脏,解剖之后,古人发现有一根气管把肺脏与鼻子连在一起,于是很自然的想到肺“主气,司呼吸”;比如胃肠,古人发现这是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连接着消化道的两端,它的作用再清楚不过了,就是负责运化、传导食物。通过同样的方法,心脏主血液,肾脏主水液的基本功能也被发现了。
  ……
展开
目录
体验——中医入门之道/1
第一讲 初识中医/5
一、中医学都讲了什么/6
(一)关于人体的生理/6
(二)关于人体的病理/8
(三)关于治疗/9
二、中医是怎样看病的/11
三、学习中医需要注意的问题/13
(一)古今思维方式的关系/14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4
(三)自学与求师的关系/15

第二讲 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17
一、体验阴阳五行/18
(一)体验阴阳/18
(二)细说阴阳/20
(三)体验五行/21
(四)细说五行/23
二、阴阳五行与中医学/24
(一)阴阳五行与人体/24
(二)阴阳五行与疾病/26

第三讲 人体生理之谜——脏腑经络/31
一、脏腑/32
(一)五脏/32
(二)六腑/36
二、气血/39
三、经络/40

第四讲 人体病理之谜——正邪之争/43
一、对正气的解说/44
二、对邪气的解说/46
(一)外感之邪/46
(二)内生之邪/49
三、正邪之争/52
四、关于体质/55

第五讲 中医诊法之谜——望闻问切/57
一、望诊/58
(一)望神/58
(二)望色/59
(三)望形/60
(四)望态/60
(五)望舌/61
二、闻诊/63
三、问诊/63
(一)系统问诊/64
(二)特定问诊/66
四、切诊/67
(一)脉诊的基础知识/67
(二)中医诊脉,诊什A/68
(三)脉诊的意义/69
(四)如何诊脉/69

第六讲 中医辨证之谜——八纲脏腑/71
一、八纲辨证/72
(一)辨表里/72
(二)辨寒热/74
二、脏腑辨证/75
(一)辨病性/75
(——.)辨病位/79
三、体质辨证/81
(一)什么是体质/81
(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81
(三)判断体质的方法/81
(四)如何改善体质/82

第七讲 中药性昧之谜——四气五味/87
一、四气/88
(一)寒性药说/89
(二)凉性药说/90
(三)热性药说/90
(四)温性药说/91
二、五昧/93
(一)辛味药/94
(二)酸味药/94
(三)苦味药/95
(四)甘味药/96
(五)咸味药/96
三、常用中药100味/97
(一)实证用药/97
(二)虚证用药/101
(三)五脏用药示例/102

第八讲 中药配伍之谜——君臣佐使/107
一、实证用方/108
(一)治风剂/108
(二)祛寒剂/112
(三)清热剂/112
(四)祛痰湿剂/114
(五)祛暑剂/114
(六)理气剂/114
(七)理血剂/115
(八)消食剂/115
二、虚证用方/116
(一)补气剂/116
(二)补血剂/116
(三)补阴剂/117
(四)补阳剂/118
三、五脏用方示例/119
(一)治肺剂/119
(二)治心剂/119
(三)治脾胃剂/120
(四)治肝剂/121
(五)治肾剂/122

第九讲 名医成就之谜——医案解读/125
一、学医案,学什么/127
(一)中医诊断辨证的思路/127
(二)中医治疗思路/128
(三)中医处方用药思路/130
二、学医案,怎么学/132
(一)兴趣第一的原则/132
(二)广开途径,搜罗医案/132
(三)正确看待失误案/133
三、循序渐进/133
(一)初级识证阶段/134
(二)中级辨证阶段/134
(三)高级论治阶段/134

第十讲 针灸奇效之谜——经脉原理/137
一、经脉设立原理/138
二、经脉脏腑相合原理/139
三、经脉功用原理/141
四、经脉诊治原理/142
五、十二经脉概要/144

第十一讲 针灸奇效之谜——经络辨治/153
一、胸部要穴/154
二、腹部要穴/155
三、背部要穴/158
四、针灸医案解读/159

第十二讲 再识中医/165
一、学贵有恒/166
二、通经致用/166
三、三医并重/167
四、漫话门派/170
五、学院中医/171
六、重视经典/172
七、读懂疾病/173
附录A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175
附录B 辨证练习参考答案/179
附录C 网友学习感言/182
后记/18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