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荆楚古今名家妇科名方医案选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094986
  • 作      者:
    杨云松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荆楚(湖北)妇科特色鲜明、妇科名医云集,编者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总结了荆楚(湖北)地域古代及近现代名医名家妇科疾病诊疗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与经典验案,并将相关研究成果汇集编写而成本书。全书案随方列,方案结合,以全面展示荆楚古今名家治疗妇科疾病的理论、经验及治疗思路,妇科疾病虽是中医优势治疗病种,但目前市面上系统总结名家治疗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选方验案的总结著作仍然较少,或是成书年代过于久远。
展开
作者简介
杨云松,男,湖北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文献、中医文化哲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路径、时氏肾脏病学。主持完成教指委课题1项,出版成果《中医各家学说临床案例版》;主编完成创新教材《荆楚历代名医学术菁华》,获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学术著作三等奖;参与完成《荆楚医学流派丛书》《中医各家学说中英文对照版》;荣获湖北省高校教学研究成果奖特等奖,发表核心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总结了荆楚(湖北)地域古代和近现代名医名家妇科疾病诊疗的临床经验。方药是中医临床主要的技术形式,验案则是医家们的临床实践记录。因此,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内容是妇科验方,包括经典加味方、临床治验方、简方和单方,每一个方剂都注明了组成、功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文献出处等;另一部分内容是妇科验案,包括月经病案、带下病案、妊娠病案、产后案、妇人杂病案。每一则验案后面都结合医家本人论述做了分析总结,案后注明了文献出处。全书方案结合,以全面系统地展示荆楚古今名家治疗妇科疾病的理论、经验及治疗思路,既可供各级医师临证时查阅参考,也能使科研人员开拓思路,又可供中医学者研究检索,是一部有生命力的医、教、研共用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经典加减方

苓术菟丝丸加味方

【组成】茯苓、菟丝子、白术、杜仲、莲子、炙甘草、党参、海螵蛸、鹿角霜、补骨脂、巴戟天。

【功用】温肾培元,固本涩精。

【用法】日一剂,浓煎,分三次服。

【适应病证】带下病,肾阳虚证。临床症见带下清稀如水,日久不愈,腰酸腿软,下利清冷。

【文献出处】黄绳武妇科经验集,梅乾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桂枝茯苓丸加味方

【组成】桂枝、桃仁、刘寄奴各10 g,茯苓、丹参、穿山甲各15 g,丹皮、赤芍、延胡索各12 g。

【化裁】若兼少腹胀痛,乳房胀痛,胸闷胁胀者,酌加香附、乌药、佛手、川楝子、郁金、橘核、荔枝核、枳壳、五灵脂等;若兼少腹掣痛或冷痛,全身畏冷,舌有瘀点者,酌加生蒲黄、细辛、鸡血藤、当归、川芎、艾叶、吴茱萸、山楂等;若兼少腹刺痛、灼热,白带多,色黄者,原方去桂枝,酌加红藤、银花藤、虎杖、败酱草、土茯苓、冬瓜仁等;若患附件包块者,酌加穿山甲、鳖甲、煅牡蛎、三棱、莪术、浙贝、血竭、穿破石;若兼头昏,精神疲倦,舌淡者,酌加黄芪、党参、当归;若形体肥胖,胸闷泛恶者,酌加半夏、苍术、石菖蒲、橘红。

【功用】清热化痰,活血散结。

【用法】日一剂,分两次空腹服。

【适应病证】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附件包块,盆腔脓肿,急性子宫内膜炎,不孕。肝郁脾虚,痰瘀互结。

【文献出处】内服外敷法治疗输卵管阻塞51例,黄莉萍,新中医,1986年第5期。

当归四逆汤加减方

【组成】当归、白芍、川牛膝、制香附各12 g,桂枝、川楝子、延胡索各10 g,细辛、炙甘草各6 g,大枣3枚。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用法】日一剂,文火缓煎,分三次温服。

【适应病证】闭经,血虚寒凝。临床症见小腹冷痛不适,喜暖喜按,面色萎黄,消瘦,食欲不振,白带量多质稀,舌苔白,脉细。

【文献出处】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病举隅,王晓萍、周刚顺,湖北中医杂志,1999年第3期。

逍遥散加减方

【组成】当归12 g,赤、白芍各12 g,柴胡6 g,茯苓15 g,生地12 g,丹皮9 g,红藤15 g,蒲公英15 g,败酱草15 g,川楝子12 g,香附12 g,延胡索9 g,路路通12 g,薏苡仁20 g。

【功用】疏肝解郁,清热利湿。

【用法】日一剂,文火缓煎,分三次温服。

【适应病证】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湿毒内侵,损伤任带。临床症见白带多色黄而臭,少腹胀痛。

【文献出处】逍遥散在妇科病中的应用,湖北医学院学报,郭家珍,1983年第4期。

清经散加味方

【组成】地骨皮、盐黄柏各15 g,丹皮、白芍各9 g,生地30 g,青蒿6 g,茯苓3 g,白头翁30 g,炒地榆20 g,炒蒲黄12 g。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止痢。

【用法】日一剂,文火缓煎,分三次温服。临床上,一般嘱咐患者从行经前3~5天开始服药。

【适应病证】慢性菌痢急性发作,经行下痢,湿热蕴结,热伏冲任。临床症见月经量少、色紫红、质黏稠,阴道有灼热感,口渴思冷饮,下痢日3~4次,脓少血多,里急后重,舌苔黄,舌尖红,脉细数。

【文献出处】清经散治疗热伏冲任妇科疾病18例,武兆晓,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年第4期。

失笑四物汤加减方

【组成】炒五灵脂10 g,当归9~12 g,川芎6~9 g,赤芍12 g,生地12 g,丹参10 g,川断12 g,桃仁10 g,生蒲黄、炒蒲黄共6~9 g。

【化裁】小腹胀痛,经血黏稠者选加香附、泽兰、延胡索、郁金理气活血;经量多而体虚者选加黄芪、党参或太子参、阿胶、熟地益气补血;恶寒肢冷者,去生地、赤芍;人流术后、中期妊娠引产术后、产后出血者,选加益母草、泽兰叶、贯众等促进子宫收缩,排出宫内残留物;术后产后合并感染者选加丹皮、茜草、炒大黄、红藤、败酱草之类清热解毒,凉血祛瘀;子宫内膜异位,经行痛剧者选加血竭、花蕊石、三七粉化瘀止血;出血多者可用寓通于止之法,花蕊石、川牛膝并用,平时可佐以温肾之品;患子宫肌瘤者可选用三棱、莪术、刘寄奴化瘀消癥,平时选加夏枯草、生牡蛎、浙贝、昆布等软坚散结。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导滞。

【用法】日一剂,水煎,温服。

【适应病证】宫腔手术损伤后出血,气滞血瘀证;不正常的子宫和阴道出血,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不止等。临床主症见阴道突然大出血,量多如注;或阴道出血量少,淋漓不净;或阴道间断出血,时出时止,时多时少;或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兼有血色紫暗,夹血块或血渣,腹痛作坠,舌紫暗,或舌边尖有瘀斑,脉弦或涩。偏气滞者,少腹胀痛,连及胸乳,经行不畅,经期或前或后,量时多时少。

【文献出处】辨证论治宫腔手术损伤后出血44例,周柏魁,广西中医药,1993年第2期;加减失笑四物汤治疗妇科出血证59例,周柏魁,湖北中医杂志,1990年第4期。
展开
目录
上篇荆楚古今名家妇科名方1

◎经典加减方3

苓术菟丝丸加味方3

桂枝茯苓丸加味方3

当归四逆汤加减方4

逍遥散加减方4

清经散加味方5

失笑四物汤加减方5

二丹失笑散加味方6

四物汤加味方7

左归饮加味方7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7

归脾汤合右归饮加减方8

温经汤加减方8

芪附四君子汤加减方9

一贯煎加减方9

温胆汤加味方10

寿胎丸加味方11

四君子汤加减方11

参芪四物汤加味方12

五味消毒饮加减方12

毓麟珠加减方13

养精种玉汤加味方14

甘麦大枣汤加味方14

半夏厚朴汤加味方15

生脉饮加味方16

胶艾四物汤加减方16

三子养阴汤加减方17

当归芍药散加味方17

涤痰汤加减方18

苍附导痰丸加减方18

二陈汤加减方19

竹沥汤加减方19

柴胡疏肝散加减方19

宣郁通经汤加减方20

丹栀逍遥散加减方21

完带汤加减方21

六味地黄丸加减方22

乌陈汤加味方22

二妙散加味方23

桃红四物汤加味方23

消瘰丸加味方24

小柴胡汤加味方25

少腹逐瘀汤加味方25

清心凉膈散加味方26

犀角地黄汤加味方26

清燥救肺汤加味方26

黄芩滑石汤加减方27

柏子仁丸加减方27

下瘀血汤加味方28

竹叶汤加味方28

甘草泻心汤加味方29

防风通圣散加减方29

温胞饮加减方30

四逆汤加味方30

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方31

竹叶汤加味方31

干姜人参半夏丸加味方32

当归补血汤加味方32

清热安胎饮加减方33

桂枝茯苓丸合四逆散加味方33

丹栀逍遥丸合二陈汤加味方34

大黄蟅虫丸加减方34

四物汤合右归丸加减方35

四物汤合左归丸加减方35

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加味方36

柴胡疏肝散合补肝汤加减方36

知柏地黄丸合桂枝汤加味方37

知柏地黄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方37

桂枝汤合消风散加减方38

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方38

附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方39

泰山磐石散合寿胎丸加味方39

桃核承气汤合抵当汤加减方40

小柴胡汤合失笑散加减方40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方40

二陈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方41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42

仙方活命饮加味方42

八珍汤加减方43

胶艾四物汤加减方43

柏子仁丸合泽兰汤加减方44

苍附二陈汤加减方44

桂枝龙骨牡蛎汤合肾著汤加减方45

寿胎丸合安胎饮加减方45

十全大补汤加减方46

清魂散加味方46

生化汤合失笑散加味方47

逍遥丸合温经汤加减方47

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加减方48

左归饮合二至丸加减方48

健固汤加味方49

两地汤合一贯煎加减方49

越鞠丸合苍附导痰丸加减方50

逍遥散合良附丸加减方50

举元煎加味方51

当归地黄饮加减方51

肾气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减方52

柴胡四物汤加减方52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方53

柴胡陷胸汤合温胆汤加减方53

柴胡桂枝汤加减方54

六味地黄汤合温胆汤加减方54

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方55

寿胎丸加减方55

一贯煎加减方56

毓麟珠加减方56

万氏调经种玉汤57

消抗汤加减方57

◎临床治验方59

活血调经方59

化痰解毒止痒方59

清热活血止血方60

益肾清毒汤60

固冲止崩汤61

补血固冲方62

败毒排脓抗癌方62

培坤丸63

乳核散结方63

平肝降浊息风方64

阴阳双补通经方64

养阴凉血调肝方65

补肾荣胞调经方65

补肾消癥调经方65

清肝化痰散结方66

化瘀排毒止痛方66

补肾化痰助孕方67

化痰软坚散结方67

祛脂化痰助孕方68

活血化痰消癥方69

温中化痰顺气方69

益气除湿止泻方70

益气养阴固冲方70

活血化痰散结方71

养血化瘀止崩方71

益气温阳化瘀方72

宣郁清热止痛方72

养血填精止崩方73

通阳祛瘀助孕方73

养血助孕汤74

益气养血助孕方74

理气活血消癥方75

养血通经方75

清热通经方76

清热通络止颤方76

解毒散结方76

疏肝软坚汤77

调气和血止痛方77

滋阴活血调经方78

宣郁解毒消痈方78

补肝益肾止血方79

益气凉血止崩方79

延衰缓老调经方80

滋肾扶脾调经方80

凉血化瘀止痛方81

坎离互济安神方81

洁阴止痒方82

补肾养血生发方83

消癥散结止崩方84

调肝汤84

补肾填精汤85

宫颈糜烂外阴洗剂85

室女痛经治验方86

清热安营汤86

不孕治验方87

逆经治验方87

多囊不孕治验方88

内异化瘀止痛方88

温胞止痛方89

宫颈膏89

止痒霜90

宫颈癌转移治验方一90

宫颈癌转移治验方二91

温宫补血汤91

肝肾膏92

保肝膏92

清血解毒合剂92

寒凉止崩汤93

解郁化癥汤93

调经完带汤94

疏肝软坚汤94

安奠二天汤95

活络通管汤95

通任种子汤96

子宫肌瘤方96

补肾助孕方97

促黄体汤97

启宫丸98

顽固性头痛治验方98

异位胶囊98

枯仁消癥汤99

盆炎方100

异位散101

通管助孕汤101

外用消瘕膏102

调经助孕方102

平肝降压方104

加味橘核丸105

中药消白熏洗剂106

调经活血化瘀汤106

补肾化痰活血方106

养阴止血汤107

乌鸡白凤膏109

补肾活血方109

通管汤110

攻瘀方111

固冲止崩汤112

益气温肾汤112

益气活血方112

崩漏治验方113

◎简方与单方115

产后止血方115

止崩散115

三七止痛方116

龙地汤116

清喉利咽方117

和胃止呕方117

苍附饮117

乳痈外消方118

狐惑病外治方118

阴痒外治方119

当归生姜羊肉汤加味方119

益气固脱止血方119

盆腔炎灌肠方120

阴部发凉外治方120

花草核一方120

产后除胀退乳方121

三花粉121

产后癃闭外敷方121

附一:《万密斋医学全书·万氏女科》收录妇科验方123

附二: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收录妇科验方155

附三: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妇科单方、验方158

下篇荆楚古今名家妇科验案203

◎月经病医案205

闭经案(卵巢早衰)205

经前呕吐案206

少女痛经案207

闭经案207

月经不调案208

痛经案209

行经前后头痛案210

室女闭经案211

逆经案212

崩漏案212

崩漏案213

痛经案214

经期延长案215

更年期血崩案216

瘀结血崩案(子宫肌瘤)216

月经先后不定期案218

崩带案219

月经后期案220

经月两潮案220

痛经案221

痛经案(膜样痛经)222

崩漏案223

闭经案224

崩漏案225

经断复来案226

月经后期案227

痛经案228

崩漏案229

痰隔闭经案231

闭经案231

月经先期案232

月经后期案232

崩漏案233

老年血崩案234

痛经案235

月经后期案235

◎带下病医案237

白带下多案237

绿带下案238

黄带下案239

带下如水案(宫颈炎)240

痰湿白带案241

带下案242

◎妊娠病医案243

妊娠心烦案243

妊娠恶阻案(呕血)243

胎动不安案245

妊娠腹痛案246

滑胎案247

子嗽案248

妊娠腹泻案249

妊娠眩晕案251

胎中吐涎案252

子痫案253

妊娠下痢案254



胎动不安案254

习惯性流产案256

羊水过多案256

滑胎案257

◎产后病医案259

产后发热案259

产后血晕案260

产后下痢案261

产后恶露不绝案262

产后腹痛案263

产后神志失常案263

产后荨麻疹案264

产后汗大出案265

产后痹症案266

产后斑疹案267

产后舌强案267

产后癃闭案268

◎妇人杂病案269

子宫发育不良不孕案269

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案270

宫颈癌广泛转移案271

癥瘕案272

乳房胀痛案273

妇人头痛案274

颈瘿案275

乳癖案276

宫颈糜烂案276


输卵管阻塞案277

脏躁案278

梦交案279

虚热失眠案280

妇人眩晕案281

不孕案282

乳痈案283

瘿瘤案284

癥瘕案285

不孕案286

肝风欲动案286

梅尼埃综合征案287

神经衰弱案287

子宫肌瘤案288

狐惑病案289

席汉综合征案290

阴部自汗案291

阴部瘙痒案291

尿浊案292

痰饮阴吹案293

倒经案293

顽固呃逆案294

热淋案295

多尿案295

滴虫性阴道炎296

乳腺癌案297

阴疮案298

阴挺案299

腰腹疼痛案30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