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家权力监控机制比较研究:基于多数民主模式与共识民主模式的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4657
  • 作      者:
    黄晓辉,陈诚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黄晓辉,男,1958年生,福建福州人。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宪政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福建省国际法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法学会法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科学社会主义暨国际其运史学会常务理事。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数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比较宪法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科学、现实、多模式》《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著作7部,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材1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陈诚男,1984年生,福建仙游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宪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权力监控机制比较研究:基于多数民主模式与共识民主模式的分析》从总体上分析两种不同民主模式中国家权力监控的机理与效能,对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三个重点环节一国家权力的赋予、配置、监控进行比较研究。并在上述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思路为指导,择取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三大环节一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国家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以及廉政机构建设进行现状分析与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家权力监控机制是指国家内部的权力所有者为了防止权力行使者滥用权力,保证权力按照所有者的意志有效运转,而对权力行使者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监察、制约的制度设计以及由此形成的运行系统。这里所说的权力所有者对权力行使者行使权力的监督、监察与制约,从狭义上讲,是指对行使权力的过程和结果的监督、监察与制约;从广义上讲,包括从权力的授予或赋予开始,到权力的行使及其终了的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监察与制约。我们认为,国家权力监控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广义上来理解对权力行使者行使权力的监督、监察与制约。国家权力监控机制是一个从权力的授予或赋予开始,到权力的行使及其终了的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控系统。
    上述定义,反映了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如下重要特征:
    1.国家权力监控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所有者。从理论上讲,只有权力所有者才有权对权力行使者行使权力进行监控。至于这个权力所有者是谁?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依据“君主主权”论,权力所有者是封建君主,因此,国家权力监控的主体是封建君主,一切由君主说了算。依据“人民主权”论,权力所有者是人民群众,因此,国家权力监控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民主是权力监控的重要保证。从实践上看,只有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才有能力对权力行使者行使权力进行监控。因此,国家权力监控的主体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即与国家权力的存在和行使有关的集团、组织、机构或个人,包括合法存在的各政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武装力量以及其他属于统治阶级的成员。
    2.国家权力监控的客体是国家权力行使者。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国家权力的行使包括方方面面。无论是君主制国家、贵族制国家、民主制国家,还是其他类型的国家,国家权力的行使都必须落到众多的具体的组织或个人身上,客观上产生了国家权力的所有权与行使权的分离。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比较内容述要:国家权力监控机制
一、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含义与特征
二、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政治功能
三、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运行程序
四、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重点环节

第二章 比较对象述要:多数民主模式与共识民主模式
一、从多数民主模式到民主的多模式发展
二、商谈民主与共识民主的关联和区别
三、多数民主模式与共识民主模式界别

第三章 多数民主模式与共识民主模式中国家权力监控的机理与效能比较
一、两种民主模式中权力分配对国家权力监控的机理与效能之.影响
二、两种民主模式中利益联盟对国家权力监控的机理与效能之影响
三、两种民主模式中宪法形式对国家权力监控的机理与效能之影响

第四章 国家权力的赋予——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首要环节比较
一、选举、选举制度及其一般原则
二、多数民主与共识民主下的选举制度的不同特点
三、选举制度对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影响
四、结论

第五章 国家权力的配置——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关键环节比较
一、国家权力配置的理论预设和基本原则
二、不同民主模式下的国家权力配置
三、国家权力配置对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影响
四、结论

第六章 国家权力的监控——国家权力监控机制的核心环节比较
一、两种民主模式中民主监督的特点和效能
二、两种民主模式中行政监察的特点和效能
三、两种民主模式中违宪审查的特点和效能
四、结论

第七章 关于完善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思考
一、关于选区划分和代表名额分配
二、关于候选人的提名和确定
三、关于候选人的介绍和竞选
四、关于投票的程序和规范

第八章 关于完善我国国家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一、我国现行国家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二、我国现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优势和存在问题
三、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九章 关于加强我国廉政机构建设,完善廉政机构体系的思考
一、廉政机构建设在廉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先进国家或地区”廉政机构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三、我国廉政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加强廉政机构建设,完善廉政机构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