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儒教三千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82682
  • 作      者:
    (日)陈舜臣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有柏杨,日本有陈舜臣,《儒教三千年(外一种:茶事遍路)》风靡日本四十年,作品销量两千万。直木文学奖,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艺术院奖,读卖文学奖,吉川英治文学奖,大佛次郎奖获得者。<br>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所谓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他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使斑斑史迹,变成生龙活虎!
展开
作者简介
    陈舜臣(1924- ),生于日本的华裔作家,他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大师人物,他一生充满传奇,获奖无数,他是一位实力派历史小说家,深受柏杨、司马辽太郎的推崇。
  他的作品风行日本四十年,他著述等身落落大满百余种,作品风靡销量多达两千万,历史小说、推理小说、随笔游记,无一不举重若轻娓娓述来。
  身居海外远观国史,历史命运带来的漂泊感,造就了陈舜臣作品中寻找身世的主题,陈舜臣已成为日本的重要文化现象。
展开
内容介绍
    《儒教三千年(外一种:茶事遍路)》是一本有关茶史茶话的历史随笔。茶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数千年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日华人、作品风靡东瀛的历史作家陈舜臣先生饱览了各种史料和诗歌文献,亲身游历考察了许多茶产地,以细腻且饱含真挚的情感、生动而又富于哲思的笔触,将茶源、茶品、茶人、茶地等娓娓道来。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许多茶诗佳作,再加上作者平易浅显的解读和考证,历史随笔《儒教三千年(外一种:茶事遍路)》有如一股涓涓细流,供读者细细品味,就像慢慢品饮一壶清醇沁心的茶一样。此书获得日本第四十届读卖文学奖,爱好茶文化的朋友不可错过。<br>何为儒教?儒教自圣天子尧舜周王的神话时代被传承至今,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年的时间,贯穿中国历史。《儒教三千年》介绍了三千年间儒教之诞生、发展和变化历程。随着儒教的体制化和国教化,其地位不断上升,最终与中国等身大。随着儒教思想的不断传播,从而对周边邻国韩国、日本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现代儒教精神的影响下,东南亚诸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盛极一时。儒究竟属于“宗教”,还是“道德伦理”?——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儒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该书将带领我们去探寻儒教之精神。
展开
精彩书评
    以外族人折服日本的只有陈舜臣!
  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
    ——司马辽太郎

  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所谓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他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使斑斑史迹,变成生龙活虎!
    ——柏杨

  像陈舜臣这样有成就的作家,可能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再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就是陈舜臣之所以陈舜臣的理由。
    ——稻畑耕一郎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此之前受孔孟思想指导,从现在开始受老庄思想指导——界限并不能划分清楚。“儒”具有保持事物多面性的特质。<br>我们习惯于将孔孟思想和老庄思想统称为“儒”,但严格来讲这并不合适。孔孟可比作红线,老庄比作白线,两者要合成一条绳,就要把它们紧紧拧在一起。老庄好思虑,孔孟好社交,因此红色便较为醒目。拧在一起,白色便容易被红色吸收。如果对这条绳命名,那么必然会将吸收力强的一方作为代表。也许所谓的“儒”并不纯粹,其中吸纳了许多其他的成分,但是我们习惯将之统称为“儒”,于是“儒”便逐渐与中国等身大了。<br>传说老庄也是诞生于古代巫祝阶层,与儒从同一条枝干上分出,因此可以将“儒”看作善于内向思考的老庄与长于外向实践的孔孟之和。<br>在被称为“诸子百家”的时代,世人都在思考时代发展这一主题。对此达成的统一共识,便是必须打破现状。儒家本来便是反体制性的,而老庄、墨子以及现在查无实证的杨子,也均属于反体制性的思想。<br>杨子的著作被流传下来,传记也不清楚。根据《孟子》和《淮南子》等书中记载,可以对其学说有大概的了解。据《孟子·尽心上》记载:<br>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br>由此便可看出杨子彻底的个人主义思想。如果做一件事情能够为天下带来利益,但对于自己无利可图,即便仅仅是拔掉自己的一根毛发,也不能接受的。这与提倡兼爱(博爱)、利他主义的墨子恰恰相反。《淮南子》中杨子对墨子进行了批判,并声称: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
展开
目录
    致中国大陆读者陈舜臣<br>儒教三千年<br>第一章 儒教的根源<br>第二章 有礼,有名<br>第三章 儒之变貌<br>第四章 中华思想的周边<br>第五章 思变之道<br>第六章 儒与近代<br>后记<br>文库版后记<br><br>茶事遍路<br>南方嘉木<br>陆羽生平<br>俭德之人<br>湖州刺史颜真卿<br>寻觅名茶<br>茶树王<br>境会亭<br>茶马与茶盐<br>荣西在宋<br>武夷三十六峰<br>铁观音<br>龙井<br>松萝山周边<br>茶风西渐<br>茶事拾零<br>附录 陈舜臣大事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