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早期儒家而论,他们并没有形成纯粹的哲学趣味,我们今天所以能看到他们的一些哲学性的思考,大多与他们对礼的阐发有关。学者讨论孔子的思想中心,有主仁与主礼两说,或者认为仁与礼之间存在着关联,不能割裂。如果可以将孔子对仁的思考看作是一种哲学性的思考,很显然,他的这个思考并没有与礼彻底脱离,其中最典型的表述,“克己复礼为仁”,直接将仁与礼挂钩。礼在早期儒家的论说中,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在哲学趣味浓厚的思孟心性学中,关于心性的哲学性论说,也可以说是为论证礼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而展开的。换一种说法,早期儒家的哲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儒家的术语来表述,是论道与行道的统一。
哲学的出现,即人类理论思维的突破,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这种突破并没有发生与此前文明的断裂,而是表现出了很强的连续性,尤其是在儒家文明中,哲学的出现并没有与此前的文化母体断裂开,而是呈现出了连续的图景,这主要表现在礼是理论哲学突破前后的文化的共同载体。当然,这种连续性限制了儒家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礼从来不单纯是仪式、礼器、身体周旋动作等可见之物的简单组合。从它一产生,其中即包含了很强的精神性的内涵。我们讲的从宗教到哲学,主要是立足于礼本身所包含的精神性内涵来说的。这种精神性的内涵,笔者认为,首先是对行为主体的德的强调。孔子说,“人而无仁如礼何”,这是理论思维突破后的人们关于礼与德必须匹配的认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