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健康城市: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2099092
  • 作      者:
    周向红[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健康城市: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注意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在评价国内外健康城市的理论沿革和实践变化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如何将健康城市的概念纳入政策议程,构建组织结构,进行评估和修正,开展重点领域建设等。以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些典型事例为案例,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健康城市运动的比较,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的健康城市理论与实践的看法和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周向红,医学学士、法学硕士、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研究员(同济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导,上海市健康城市建设技术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卫生政策与医院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上海政治学会理事等。研究领域:公共政策分析,医疗卫生政策,城市公共事务等。已完成“关于制定上海平安建设指数的研究报告”、“重大体育赛事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机理和运作模式分析”等多项课题。前者已获得2007年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成果三等奖,后者也获得了上海市体育局软科学成果三等奖。目前正在进行“地方政府在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中的作用和地位”、“城市发展中的公共管理创新”等课题研究,在《城市规划》、《宏观经济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理论探讨》、《理论研究》、《中国医院院长》、《卫生经济研究》、《中国卫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期刊已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有译著《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4月)。
展开
内容介绍
    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之后,健康城市运动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减少城市化进程中健康危害的新路径。《健康城市: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结合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考察,对国内外健康城市运动进行了分析和剖解,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医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健康城市运动的背景、动力进行了探讨,并重点探讨了我国在未来健康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和战略步骤。<br>    《健康城市: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可供城市规划人员、城市管理人员、有关专业师生等阅读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健康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动力:<br>    人类历史上的城市革命有三次。<br>    第一次发生在奴隶社会末期。小农经济的诞生和奴隶对乡村小农经济的追求引起了奴隶城市的崩溃和封建城市的出现。第一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是:城市不仅有城,而且有市。城市开始成为手工业集中地和商品集散地,开始成为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城市”。另一方面是“城市乡村化”,即“乡村在经济上统治着城市”,“工业在城市中和在城市的各种关系上模仿着乡村的组织”。<br>    第二次城市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不仅使资本主义城市彻底取代了封建城市,而且使资本主义城市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第二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是城市工业化,社会生产力以极高的速度不断发展。乡村城市化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口从乡村迁入城市,享受着新的城市生活方式。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膨胀,城市环境亦日趋恶化。<br>    第三次城市革命是比前两次城市革命更为重要、影响更大、意义更为深远的一次城市革命。第三次城市革命大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时代的出现或知识经济的诞生为标志。第三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取代工业时代的“物质经济”;知识资本取代物质资本在生产力三要素中起决定作用;城市发展以人为中心,并进人数字化、个性化、分散化发展时代。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将进入共生、共享、共荣的“三共”和谐可持续发展状态,而健康城市项目即为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必由之路。<br>    2.1  健康城市的概念与特征:<br>    工业城市是一个与乡村相对立的概念,马克思曾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城市数量原来是极少的,城市的发展是在18、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随即在世界各主要工业化国家迅速发展起来。伴随特大城市、超级城市的诞生,地理空间相互毗连、社会经济结构融为一体的城市带也相继崛起。<br>    城市和城市带的发展一方面使商品经济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市场经济的构建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消费产品和服务。但与此同时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开始陆续出现,如城市大气的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噪声的污染、交通堵塞、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城市社会治安等。这些问题随城市化而来,也必将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现扩大和蔓延的趋势。
展开
目录
序<br>第一章  导论<br>1.1  研究背景<br>1.2  研究意义<br>1.3  本书的主要内容<br>1.4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构<br>第二章  健康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动力<br>2.1  健康城市的概念与特征<br>2.1.1  健康城市及健康城市项目概念的界定<br>2.1.2  健康、健康城市、健康城市项目概念的演变<br>2.1.3  相关概念的辨析<br>2.1.4  健康城市的具体内涵和特征<br>2.1.5  健康城市的纲领、阶段、步骤<br>2.1.6  健康城市的指标框架<br>2.1.7  总结<br>2.2  健康城市发展的现实动力<br>2.2.1  城市化困境的必然要求<br>2.2.2  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br>2.2.3  传统经济学发展观的衰败和新发展观的出现<br>2.2.4  疾病谱改变及新公共卫生的发展<br>2.2.5  新城市主义的影响<br>2.3  我国健康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br>2.3.1  城市化的压力迅猛增加<br>2.3.2  城市经营的策略需要<br>2.3.3  SARS危机后的反思<br>第三章  健康城市的实践与发展<br>3.1  国外健康城市实践回顾与总结<br>3.1.1  国外健康城市发展概况<br>3.1.2  欧洲及其波罗的海地区、美国、澳大利亚、亚洲等国健康城市实践<br>3.1.3  国外健康城市运动的战略和方法<br>3.1.4  总结<br>3.2  加拿大健康城市建设经验与教训<br>3.2.1  加拿大城市概况<br>3.2.2  加拿大健康城市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br>3.2.3  加拿大城市改革和发展的阶段<br>3.2.4  加拿大健康城市项目的经验<br>3.2.5  多伦多的挫折<br>3.2.6  总结<br>3.3  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的回顾<br>3.3.1  我国城市发展的阶段和主要特点<br>3.3.2  我国健康城市运动发展<br>3.3.3  总结<br>第四章  健康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构建<br>4.1  健康城市政策体系构建的理论模型和基础<br>4.2  健康城市政策体系构建关键环节——议程进入<br>4.3  经济、环境、社会领域政策配套设计<br>4.4  实例分析——我国大陆地区婚前检查政策变迁及研究<br>第五章  健康城市建设的执行模式及组织设计<br>5.1  国外健康城市运动组织结构概况及借鉴<br>5.2  台湾、澳门健康城市运动组织结构概况及借鉴<br>5.3  我国健康城市组织结构描述及展望<br>第六章  健康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br>6.1  健康城市评估方法<br>6.2  常见的评估方法<br>6.3  健康城市标准和指标体系发展<br>6.4  国内外健康城市采用的指标体系<br>6.5  健康城市指标设计的建议<br>第七章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br>7.1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开发区建设<br>7.1.1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br>7.1.2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br>7.1.3  我国目前采取的措施<br>7.1.4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开发区建设<br>7.2  面向健康的城市交通发展<br>7.2.1  引言<br>7.2.2  城市交通健康危害分析<br>7.2.3  我国传统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模式的弊病<br>7.2.4  国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经验及借鉴<br>7.2.5  面向健康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模式及构建<br>7.3  健康城市的基石——健康社区<br>7.3.1  社区的概念<br>7.3.2  健康社区概念的辨析<br>7.3.3  美国、加拿大健康社区经验及借鉴<br>7.3.4  我国健康社区建设实践<br>第八章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优先项目<br>8.1  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br>8.1.1  中央商务区的主要特征<br>8.1.2  CBD现状及其隐患<br>8.1.3  解决的思路<br>8.1.4  结论<br>8.2  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设计及发展<br>8.2.1  公共空间概况<br>8.2.2  国外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历史沿革<br>8.2.3  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分析<br>8.2.4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与公共空间设计<br>8.3  积极运用健康传播,塑造“乐活”生活方式<br>8.3.1  概念界定<br>8.3.2  传播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及表现<br>8.3.3  传播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变量——意见领袖<br>8.3.4  传播影响生活方式的代表——广告<br>8.3.5  科学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br>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br>附录<br>参考文献<br>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