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认同<br> 认知认同也叫观念认同。认知是人们加工信息、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意识形态认知认同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及其思想观点、价值理念的学习、接受、认可、理解和领悟,包括感性认同和理性认同两个阶段。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对某种意识形态产生认同之前,首先要对其有一些一般的、简单的认识和了解,是谓感性认识阶段,它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具有直接性、表面性、片面性等特征;然后,通过思维对该意识形态的概念、理论、观点进行判断、分析、推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感性认同相比,理性认同具有间接性、深刻性、系统性、全面性和一定的稳定性,它是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的结果。<br> 2.情感认同<br> 情感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意识形态进行评价、选择时所产生的满意、喜爱、肯定等主观情绪体验。意识形态情感认同基于人们对该意识形态的深刻认识,认知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基础和根据;反过来,情感认同一经形成,又会对认知认同产生巨大的催化、强化作用。认知认同可能基于外部的灌输、为了得到某种奖赏或者为了避免某种惩罚,但情感认同则完全是人们对某种意识形态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亲近与接纳。只有情感上的认同,意识形态认同才具有更大、更强的稳定性。<br> 3.内化认同<br> “内化指任何转换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外部关系、客体表象和调节形式成为了内部精神结构的一部分,这样也成为内部世界的一部分。内化的概念,我们指的是精神结构要素的运动,其来自于现实中的资源,然后与精神结构中的被视作内部身份的自我进行整合。”<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