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撇一捺:陈汉元访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0775
  • 作      者:
    石屹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一撇一捺,合在一起是“人”字。陈汉元和他的作品始终关注的都是人。<br>    “一撇一捺”也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第一集的片名,片中陈汉元把长城比作阳刚、雄健的一撇,把大运河比作阴柔、深沉的一捺,这种比喻正好契合了这两个人造工程的功用和气质——筑造长城是为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挖掘运河是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沟通。在地图上看,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这两大人工奇迹在北京汇聚。正好形成汉字里最重要的“人”字。
展开
作者简介
    石屹,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2006年赴美访问学者。2007年应邀参加奥地利萨尔茨堡国际论坛研讨。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学位。有十多年新闻传媒工作经历和纪录片研究经验。1997年到华东政法大学从事新闻学专业创办和教学工作。专著有:《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2001年8月再版。此书被列入“21世纪广播电视业务前瞻丛书”;《纪录片创作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此书被列入高校教材“现代传媒书系?影视理论”。
展开
内容介绍
    纪录片是以时代精神与文化潮流为创作背景的文化产品,是时代的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的表现。<br>    中国纪录片有别于外国纪录片,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从中国纪录片题材的选择、构思、表现手法、解说词写作等方面,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精神、人格,及其时代思想和文化追求。<br>    本书是对中国电视纪录片领军人陈汉元的独家专访。在写作体例上,作者借鉴了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风云人物的形式,但又有所不同。访谈内容涉及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br>    访谈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提问方式进行。访谈的各部分均一气呵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开启智慧之门<br>    一、这时,我开始懂得<br>    我也经历过小学、中学、大学三个求学阶段,不必细细琢磨,毋须久久回味,如同甘蔗,最甜最美的就数当中的这一段了。<br>    正是在这个“段落”,我开始懂得,人是从动物变过来的——变得多缓慢,变得多吃力。<br>    正是在这个“段落”,我开始懂得,猴子变成了人,而人还是要变的——有的越变越聪慧,越善美;有的却越变越愚蠢,越低级。<br>    正是在这个“段落”,我开始懂得,这块土养育了我,我应该以自己的全部心血尽情地去美化这块土地——可能失败,可能胜利,我才拥有平平仄仄地撰写一首小诗:《我就是我自己》。<br>    也正是在这个“段落”,我开始懂得,真理是无形的客观存在,人们之所以追求真理,是因为它拥有至高无上的美;谁把自己看作是真理的化身,谁就丑陋无比。<br>    是的,这的确是一个黄金般的“段落”,但它并不可能给我黄金,给我钱币;它给我的是如何摆平、摆正内心与外部这两个世界的能力。<br>    当年那个校园不见了,但它在我这颗不甘心衰老的心中永远存在,永远壮丽。<br>    我以崭新的孝心对我的师长们表示深情的感激,并祝愿“新沪”永远名副其实,永远富有新意……<br>    新沪中学学生陈汉元<br>    1991年5月1日<br>    这是陈汉元在上海新沪中学四十五周年校庆时写给母校的献词。<br>    1936年,陈汉元出生在浙江省乐清县靠海的一个农民家庭,是陈家第六个儿子,也是最晚出生的一个孩子。较他年长的兄弟姐妹们最多只上过两年学,因此,兄长们发誓:即使不成家,打光棍,也要把这个“小六子”培养成日后不遭日晒雨淋的读书人。<br>    ……
展开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br>    引子:一生都给你<br>    第一章  开启智慧之门<br>    一、这时,我开始懂得<br>    二、最初的愿望<br>    第二章  一撇一捺<br>    一、早期多元的创作实践<br>    成名作:《收租院》<br>    尝试故事化创作<br>    尴尬的历史<br>    另类的《下课以后》<br>    《雕塑家刘焕章》艺术形象的刻画<br>    《泰山》写出民族文化<br>    创作心得<br>    二、文化基石<br>    作品:《丝绸之路》<br>    《丝绸之路》的创作成就<br>    作品:《话说长江》<br>    作品:《话说运河》<br>    代表作:《话说长江》<br>    《话说长江》的结构<br>    确立章回体<br>    固定节目主持人<br>    爱国主义基调<br>    激情奉献<br>    充满魅力的解说词创作风格<br>    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br>    散文体纪录片解说词创作<br>    代表作《话说运河》<br>    《话说运河》的结构<br>    难题:《话说运河》的开篇<br>    回看《再说长江》<br>    三、里程碑《望长城》<br>    《望长城》在纪实手段上的突破<br>    设想<br>    招标<br>    第三章  道在其中<br>    一、创作谈<br>    纪录片就是一段有声有色的历史<br>    三个阶段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br>    客观地看待以前的作品<br>    衡量精品的标准<br>    风格嬗变:由“全景”转向“特写”<br>    创作队伍与受众<br>    部分纪录片是供少数人看的<br>    90年代的纪录片创作精英<br>    纪录片创作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br>    纪录片创作成功与否的根本原因<br>    DV大赛与DV现象<br>    东西方评委评奖时的侧重点<br>    如何看待用娱乐的方式教育大众<br>    纪录片市场化<br>    终极目标<br>    纪录片、专题片与独立制片<br>    关于“新纪录运动”之说<br>    时间对历史的记述<br>    二、人生感悟<br>    人生如甘蔗<br>    艺术创作<br>    人生是个过程<br>    读书与人生<br>    第四章  云下边的山<br>    一、绕不开的历史<br>    《河殇》引起的反响<br>    二、转折点<br>    国外见闻<br>    采访意大利总统<br>    思考<br>    难以言表的心情<br>    第五章  风流才俊<br>    一、人生际遇<br>    苦涩的心情<br>    梅地亚副总经理<br>    当纪学会会长<br>    人生的另一种选择<br>    “老爷子”的称谓<br>    二、歌词创作<br>    最初的歌写给专题片<br>    《一生都给你》的台前幕后<br>    《自有人评说》歌词的由来<br>    创作《青春之歌》<br>    为纪录片《楠溪江》写主题歌<br>    《抗战》片首歌<br>    三、电视剧策划<br>    策划《北京人在纽约》<br>    正视出国热<br>    “形右实左”<br>    《苍天在上》横空出世<br>    重塑海瑞<br>    创作农村改革题材的电视剧<br>    个人悲剧观<br>    名著改编<br>    一部好片子:27个兴奋点<br>    四、文学创作<br>    房东秦大爷<br>    第六章  睿智人生<br>    一、做客中央电视台《朋友》栏目<br>    杨澜做《朋友》栏目的中心朋友<br>    余秋雨做《朋友》栏目的中心朋友<br>    二、应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br>    做客《实话实说》第二期<br>    哈尔滨颁奖<br>    三、人性化管理<br>    报销车票<br>    制片人请缨做导演<br>    枪毙不理想的作品<br>    四、圈内人眼中的陈汉元<br>    一代中国纪录片领导人(朱景和)<br>    名士风流陈汉元(梁碧波)<br>    人黄猪老Blog(片断)(陈晓卿)<br>    向汉元老师学习:不“讲”道理(宋素丽)<br>    第七章  燃情岁月<br>    阳光卫视副总裁<br>    阳光卫视的工作方式<br>    乐在其中<br>    尾声<br>    附录<br>    附录一  欲写雁荡笔难下<br>    附录二  功德无量之举<br>    附录三  拯救黄河(一)<br>    附录四  摊主<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