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地位最高的人物就是皇帝。南面称孤,一言九鼎,何等威风。翻阅中外史书,在此高位上坐得很郁闷,甚至整日形如惊弓之鸟者,不在少数。汉献帝刘协算一个。
刘协打从九岁坐上龙位,几乎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他的高处严寒,别有一番滋味。
先是董卓擅权,带剑入朝,动辄呵叱。迁都大事,无须奏请,火焚宗庙宫阙,劫天子并后妃西去。一国之君,只有战战兢兢的份。
董卓身亡,来不及喘上一口气,雪上加霜,又遭李、郭之乱。《三国志·魏书六》裴松之注引《献帝纪》载,李劫持帝后,一路之上,仓皇凄惨,饮食不继。“诸侍臣皆有饥色,时盛暑热,人尽寒心。帝求米五斛,牛骨五具以赐左右。”遭李催呵叱:“乃以腐牛骨,皆臭不可食。”帝坐牛车至大阳,断炊,晚宿于瓦屋中。“野老进粟饭,粗粝不能下咽。”这就是他皇室生活之一斑。整个少年时代,他的记忆,唯有惊恐二字。好不容易回到洛阳,却是满目断壁残垣,“宫室烧尽,街陌荒芜”,只得临时住在老太监旧宅中,其余百官皆搭简易救灾棚栖身。尚书郎以下者,每日都得自己打樵采薇以疗饥,饿死者不计其数。此等生活,并非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
曹操迎天子驾幸许都后,献帝物质生活得到较大改善,但精神生活却每况愈下。应该说,他最害怕的,还是曹操。演义写国舅董承衣带诏泄败,曹操人宫寻仇,来弑董贵妃。当着献帝的面,命武士将怀孕五个月的董妃勒死于宫门之外。后人有诗日:“堂堂帝主难相救,掩面徒看泪涌泉。”更为惨烈的事还在后头,建安十九年十一月,裴注引《曹瞒传》叙述曹操派华歆带人捕杀伏皇后,伏后躲于房内夹壁,被华歆破壁搜出,揪伏后头髻拖出(歆坏户发壁,牵后出),经过献帝面前,伏后大声呼救,献帝有何表现呢,唯有捶胸大恸,哭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也。”曹操命左右将伏皇后乱棒打死,并将伏后所生二子鸩杀,诛伏氏族人数百。
贵为天子,一辈子都脱不开失魂落魄。后世李商隐诗“何如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说的虽为唐明皇,却也很容易让人想到汉献帝的。
明冯梦龙以佛家因果报应之说,虚构了这命运轮回之事。《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说,书生司马貌贫寒不得志,写诗骂天骂地,惊动玉帝,玉帝准他代理阎王六个时辰,审理数百年地狱积案。第一桩便是韩信、彭越、英布状告刘邦、吕后合谋残害忠臣。听罢各方陈述,便一个个发落了断:“韩信,你尽忠报国,替汉家夺下大半江山,可惜衔冤而死。发你在樵乡曹嵩家托生,姓曹,名操,表字孟德。先为汉相,后为魏王,坐镇许都,享有汉家山河之半。那时威权盖世,任从你谋报前世之仇。当身不得称帝,明你无叛汉之心。子受汉禅,追尊你为武帝,偿十大功劳也。”
接下来发落被吕后剁成肉酱的大梁王彭越做了蜀主刘备,九江王英布做了东吴主孙权。让这三位被冤杀的功臣把汉家的天下瓜分了。
又唤过汉高祖刘邦发落:“你来生仍投入汉家,立为献帝,一生被曹操欺侮,胆战魂惊,坐卧不安,度日如年。因前世君负其臣,来生臣欺其君以相报。”
唤吕后发落:“你在伏家投胎,后日仍做献帝之后,被曹操千磨百难,将红罗勒死宫中,以报长乐宫杀信之仇。”
更为荒诞的,是让项羽投胎为关羽。当年分了项羽尸体前去领功的王翳、吕马童、杨喜、吕胜、杨武等人,全部成了后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刀下之鬼。
“三言二拍”的这个故事来自《三国志平话》。这是一部成书于宋末元初的话本,民间传说加主观想象居多,文字也粗糙,连野史都算不得的。不过它所表达的老百姓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信念,给人留下的印象倒是很深。
其实从性格才干上看,献帝刘协也并非窝囊之辈,演义描绘他的言行举止,活脱脱一个冰雪聪明的阳光少年形象。当初董卓废少帝,立他为献帝,也是经过一番观察思考的。裴注引《献帝纪》中记载,卓于混乱之中寻得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卓问少帝缘由,少帝答得磕磕巴巴,不知所云。“乃更与陈留王语,问祸由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意。”
汉自刘邦立业,光武中兴,至此已是末世。汉祚已竭,天下三分,历史自有它的发展规律。且不说刘协有多大本事,就是枭雄如刘备者,加上睿智如诸葛亮者,“匡复汉室”,也只能是一个幌子罢了。
建安二十五年十月,曹丕使群臣逼宫,令献帝禅位,自称魏文帝,废献帝为山阳公。不过,表面文章倒也做到了家,让献帝自己表态,虚心向先贤学习,“昔者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常,唯归有德”。而曹丕呢,假装谦虚,作《上二书三让禅)),推来让去,实在硬要我当,我也只好“肃承天命”了。于是设坛于繁阳,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大赦天下。
不过话又说回来,相比历史上的宫廷政变,这似乎也不失为一种权力的和平更替,献帝既避免了血光之灾,生活上还得到了“给予出路”的政策,食邑万户,保留了一个“山阳公”的名号,在礼仪待遇等其他方面还享受到许多优惠,四子均封列侯。刘协本人活到五十四岁,比曹丕还长寿。死时曹丕儿子魏明帝曹睿“素服发哀”,后追谥他为“汉孝献皇帝,葬以汉礼”。
相比诸多别的人物来,刘协算是得了一个善终,应了那句“好死不如赖活”的俗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