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左传》与有周官学
古今中外,无论是一个思想文化学派,还是一部学术著作,都有其思想资料和学术渊源。因此,研究该思想学派或著作,探讨其思想资料的来源和学术渊源是极其重要和必做的功课。研究《左传》也不能例外。事实上,前贤对此已经作了许多探讨。早在唐代,啖助对《左传》所采材料之广博就有精辟的论述:“予观《左氏传》,自周、晋、齐、宋、楚、郑等国之事最详。晋则每一出师,具列将佐;宋则每因兴废,备举六卿。故知史策之文,每国各异。左氏得此数国之史,以授门人,义则口传,未形竹帛。后代学者乃演而通之,总而合之,编次年月,以为传记,又广采当时文集故,兼与子产、晏子及诸国卿佐家传,并卜书、梦书,及杂占书、纵横家、小说、讽谏等,杂在其中……其大略皆是左氏旧意,故比馀传,其功最高。博采诸家,叙事尤备,能令百代以下,颇见本末。”及至上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学者又先后提出了“史官文化”的概念和课题,现在已经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和重视。史官文化是我国先秦时代以史官为主体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在史官职守之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华夏民族前轴心时期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夏商周三代官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左传》作者的学术渊源就是源远流长的史官文化,但是《左传》的思想资料却远远超出了史官文化的范围,这不奇怪,因为史官本是三代官学的职业的集成者和传承者。《左传》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它是夏商周三代官学精华的荟萃,是华夏民族上古文明灿烂辉煌的结晶,而这也恰恰是《左传》的作者非史官不能胜任之佐证。这就是本编所要讨论的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