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阅读状态,哪一种状态最佳呢?毫无疑问,应该是第三种。本来有距离,阅读后缩小了一些,还存在一些,促使读者继续思考,既有收获,又有继续探究的空间,真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种阅读状态,能不断地引领读者向广度开拓,向深度推进,让人不断地领略新的意境。<br> 《语文学习》曾刊登过著名学者张新颖先生的一篇非常独特的演讲稿《读书这件事》,其中有一节专门谈应该看些不一定都读得懂的书。他说:“人不能老是去读自己完全读不懂的书,但也不能老是去读一读就懂的书。主要要去读的,是那些能够懂一些,但是还有一些不能够懂,能够理解一些,但还有一些超出已有理解的书。应该不断地去读这样的书,这样才能够使读书成为-个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过程。”他说的实际上就是第三种状态。<br> 从现实来看,中小学的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第二种状态,基本上都是以这样的标准来评价课堂教学:学生对文本是不是全部懂得了?如果学生还有未理解之处,必定会责备教师,认为没达到应有的要求。因而,教师不敢大胆选择课外文本供学生阅读,更不敢作为教学内容。这显然是一种过于小心和保守的标准,不利于探究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既然我们强调自主探究,为什么不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机会呢?教师一讲解、一指导,学生全懂了,还让他们自主探究什么?再说,语文学习有它的特殊性,它是开放和灵活的,语文学习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强,这一篇文章读不懂,不会影响对另一篇文章的理解,可以跳跃式阅读,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地自由阅读。<br> 思语发动探究的最佳状态是:问题情境处于学生“似懂”与“非懂”之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