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社会化的比较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教育在现代社会里被提升为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首要因素。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求的成员,在20世纪70年代关于教育的功能的研究形成了“教育社会化理论”(Socialization Theory of Education)。一个人的教育社会化质量既取决于个体的家庭环境,也取决于学校环境——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学校教育的意义更大,个人未来的就业与生活能力主要取决于教育水平与质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篇在留守与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比较上从教育社会化开始。
一、教育社会化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成长的第一站,家庭环境也直接影响到儿童整个教育社会化过程与质量,比如父母的经济水平与家庭物质条件对儿童的教育产生直接影响,家长的文化水平是家长在教育儿童过程中的文化资本,家长是否引导与督促儿童的学习是儿童过程的重要变量,可以说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儿童的学习过程构成直接的影响。
(一)经济条件与教育选择
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国家对教育总投资有限,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尤其有限,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民接受教育尤其是农村的儿童接受教育主要还是依靠家庭承担教育相关费用。我国关注“三农”与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尤其显得重要——虽然我们国家一直在努力,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农村儿童教育费用的承担主体仍然是农民自身。在我们的研究假设中,我们认为民工收入水平与子女的教育选择相关,收入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流动。
展开